「軍旅文學」夢迴吹角連營,甘當軍中“仙人掌”


——評軍旅新生代詩人王小明和他的詩

■ 唐雪元

新世紀以來,軍旅詩歌的發展依然處於艱難的爬坡階段,上世紀90年代所形成的落寞生存特徵在這個階段繼續延續著並且變得更為凸顯、醒目。如果說“落寞”是新世紀軍旅詩歌的一個刺眼的關鍵詞,那麼另一個關鍵詞“堅守”的出現則賦予了軍旅詩歌一種可貴的品質。這其中,軍旅詩壇湧現出了一批優秀的青年詩人,比如說王小明之類。出生於90年代的他們既沒有太多的歷史重負,也沒有過多的現實磨難,他們更多時候是源於自身生命感覺去理解世界、現實、軍隊乃至軍人生活,在藝術儲備方面也擁有比前輩更為豐富的營養資源。從這個角度而言,他們無疑是幸運的。

「軍旅文學」夢迴吹角連營,甘當軍中“仙人掌”

王小明是一位軍旅新生代的青年軍旅詩人,曾就讀國防科技大學,也曾上榜2015年十大新派作家詩人排名榜。作品散見《解放軍報》《國防時報》《軍嫂》《青年文學家》等報刊。著有合集《中國詩歌大觀2015(卷)》(白山出版社),《那一夏》(四川民族出版社),人文歷史地理合集《品讀織金》(中國文聯出版社)。

“明”者,其本義是日月交輝而大放光明。《說文解字》中解釋為“照也”,後延伸出照亮、點燃、公開的、天亮等含義。

「軍旅文學」夢迴吹角連營,甘當軍中“仙人掌”

人如其名,王小明的確是一位活得光明磊落,為人處事有始有終、有所擔當的“明亮”人。比如從軍,他以詩記之《軍裝》:“……轉身撫摸你的臉/07式常服/像魚兒遊翔海底……/此刻 我的心在顫抖/胸膛像中槍一般被秒靶十環/讓我再一次擁抱你/我最摯愛的軍裝”,既是面對現實,也是心懷理想。我以為這是他給自己塑造的一個理想的軍人形象,而這個形象的核心是什麼呢?表面的描摹要簡單得多,而核心的表達就困難了。然而,王小明的另外一首詩,則替他透露了心跡嚮往,這首詩名曰:《仙人掌》。他在這首詩中,這樣寫道:“長在沙漠裡/毫不起眼/像刺蝟一樣/穿著厚厚的刺衣/沒有茉莉濃郁醉人的芳香/沒有玫瑰千嬌百媚的外表/沒有參天之樹威武不凡的身軀/他默默無聞/貢獻著自己的不平凡”。

說心裡話,我是看到這首詩後,才從心眼兒裡開始認同這個與仙人掌同心同質同品的戰友的——擁有如此之情懷,愛寫詩的他,自然也就毫無疑問配寫詩,並且肯定能寫好詩。

「軍旅文學」夢迴吹角連營,甘當軍中“仙人掌”

為什麼這樣肯定呢?因為“沒有茉莉濃郁醉人的芳香/沒有玫瑰千嬌百媚的外表”的生在“沙漠中的仙人掌”被他王小明視為勵志與踐行的榜樣;爾後是“默默無聞/貢獻著自己的不平凡”,這又是可以與上句等量齊觀的、惟此惟大的首當其衝之事。

這位青年才俊以詩概括自己理想的一生,且概括得這麼幹脆、利索,凝心聚魂,使我不由得仰望之至。斯志之美之宏,實為我望其項背而汗顏之。

同為軍人,也同樣一如“沙漠中的仙人掌”,可我此前從未認真思考過自己這棵仙人掌要怎麼樣地活,怎麼樣地做,真該好好謝謝王小明,他讓我一下子清晰了自己的奮鬥目標和工作生活的姿態。看來我的判斷不錯,從他的詩中,我看到了他人生的每個階段的初始,都留下了詩的標記。他是一位踏踏實實工作、認認真真做人、老老實實學習的人。這樣的人,我喜歡,一如我喜歡他的這首詩。

「軍旅文學」夢迴吹角連營,甘當軍中“仙人掌”

王小明的詩作雖然質量參差不齊,但其中確有不少上乘之作。如《打靶》《生命的天空》《遠眺》《又過年了》《夜,是我一個人的堅守》等等。這些詩作中不乏雄風之句,如:“槍聲響起/如震天雷/天空/草地/訓練場/95-1/挎包/水壺/小馬紮/砰/扣動扳機/正中靶心/十環”殷切之情的流動中有軍人尚武崇武的昇華與提煉,把軍人的鐵骨柔情刻寫得如此蕩氣迴腸,又如:“把一顆男兒的雄心/從水村移植到遠山/思念苦時/便將思念託付給夢的船/寂寞濃時/就把漿聲摺疊成紙鶯/最好在山的極頂/種一棵消息樹/讓望鄉的馬/一日打一個來回/然後再用三角郵戳/印一個長長的吻”。

再如對母親與自我的描寫:“又過年了 /娘,兒想您/高山雪地的筆墨/寫滿魂飛夢苦/娘 您好嗎?/重重關山/高不過/您站在門口盼兒歸的身影/層層風雨/擋不住/您呼喚兒的聲音/盼望日出的故事/如同油燈噙著淚花/水井臉盆裡佝僂的夕陽/老黃曆中的節氣/在炊煙中和著汗泥/把您滿身塗成塵黃/山壓蒼了您/水濯老了您/而您唯一的莊稼/苦難一生的收成啊/卻站立成高山哨樓上/一棵挺拔的白楊”素寫照片上的情景,於自然之中用文字留住了時光,令我靈犀一閃,看到一種生命的經歷,熟悉又陌生,其中之情讓我感動。

「軍旅文學」夢迴吹角連營,甘當軍中“仙人掌”

“祖國,賜予我一雙飛翔的翅膀/我願攜著冬天的風雪飛馳/我願攜著夏天的雷雨飛馳/為祖國和人民戰鬥/我不僅播下希望的詩篇/我更要經歷寒霜與酷暑/無數崢嶸歲月/鑄造光輝歷史”詩中,一位矢志追夢強軍、勇敢智慧的英雄戰士形象呼之欲出,讀後讓人為其永不言棄、勇往直前的堅定信念而感動,詩句雖質樸但卻蕩氣迴腸,讓人從中能夠切實體會到詩人那熊熊燃燒的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精神。軍旅著名女作家張子影曾在一篇文章中寫道:“在許多人眼裡,戰爭已經遠矣,往事如黑白底片,雖有顯影,但已褪色。和平日久,今天的我軍,除了追憶與懷念、回顧與總結,如何完成對英雄情懷的召回與喚起?”在王小明的這首《生命的天空》裡,他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同樣,王小明寫得很本質,排除了表面化的意象組接,直抒心臆,寫得極其雄壯和大氣磅礴;而自己與之戰鬥的心態與無畏,也躍然紙上。在我看來,這就是抓住了詩的本質的推動力,是以情感與意象在精巧凝練的語言中機智地騰挪的必然結果。詩歌並不是分行的散文,而是在本質的推動力的造化之中渾然天成的,它需要生命的體驗與感悟,當然更需要修辭與字詞的功夫。王小明是一位具有成為優秀詩人潛質的軍人。當然,他仍須努力,這努力包括努力生活、努力擔當、努力奉獻,加之不懈地奮鬥。

「軍旅文學」夢迴吹角連營,甘當軍中“仙人掌”

曾為軍人,我與王小明有著很多相似的經歷。我們都會自覺不自覺地想到家國天下、父老鄉親,把“他者”的生存與福祉變成自己“憂思”的生命天職。毫無疑問,這種憂思的擔當是崇高的。但也要警惕,即警惕那種居高臨下的,甚至是大話連篇的、空洞無物的表達。

“不因為位置的改變而媚俗,也不因花兒的微小而猥瑣。”我希望,我與王小明一樣,能以“桂花精神”共勉,好好讀書,好好寫作,好好作詩,使自己今後的每一首詩歌,都如我們所願那樣,是上乘的、得人心的好詩。

編審:李超

通聯:國防時報新媒體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