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多有不如意,不如放過自己——天妒英才,“詩鬼”李賀。

人生多有不如意,不如放過自己——天妒英才,“詩鬼”李賀。


引言

在古人的“詠物詩”中,倘若純然吟詠客觀事物的情狀,而絲毫沒有詩人寄託寓意的作品,少之又少,極其罕見;而更多的“詠物”只是一種表現手法,詩中借物寄託著詩人深刻的寓意或者感慨,所謂“託物言志”,這是最常態的一種詩詞現象。


古代先賢們的說法

  • “詩言志”是我國古代文論家對詩的本質特徵的認識。《尚書•堯典》中記“舜”的話說:“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
  • 《莊子•天下篇》說:“詩以道志。”
  • 《荀子•儒效》篇雲:“《詩》言是其志也.”
  • “文以載道”出自宋理學家周敦頤《通書·文辭》


人生多有不如意,不如放過自己——天妒英才,“詩鬼”李賀。

既然如此,今天我們不妨再談談唐代詩人李賀,以及他的一首《艾如張》,因為每當品讀這首詩,不得不讓人感愧不已。

這首詩風濃豔瑰奇,多有鬼氣和奇思。詩人由於自身仕途的坎坷而有諸多煩悶,他的這首詩具有明顯的個人情感,鮮明的個人氣質。

人生多有不如意,不如放過自己——天妒英才,“詩鬼”李賀。


《艾如張》——唐• 李賀

錦襜褕,繡襠襦。強飲啄,哺爾雛。

隴東臥穗滿風雨,莫信籠媒隴西去。

齊人織網如素空,張在野田平碧中。

網絲漠漠無形影,誤爾觸之傷首紅。

艾葉綠花誰剪刻?中有禍機不可測。

但凡對李賀有所瞭解的情況,每當讀這首詩的時候,眼前便會浮現出這樣一種情景:一位纖瘦、通眉、長指爪,跡近薄命,騎著一頭瘦驢的青年,一臉憂鬱地向我們慢慢走來。

提及這位年輕人,魯迅先生的評價可謂形象,不但“文字鬼氣拂拂,相貌也是瘦得可怕,還留了長指甲,表裡如一地應了“詩鬼”之稱?”

人生多有不如意,不如放過自己——天妒英才,“詩鬼”李賀。


品讀他的這首詩,又使人感到十分詫異:

試想,一位涉世不深,二十多歲的青年人,競然有如此縝密的心態,如此老辣穩健的筆法,竟然會對社會上勾心鬥角,爾虞我詐,人心叵測,有如此深邃的認知;他以獨特的政治眼光和遠見卓識,高屋建瓴。即使在當今社會,我們的同齡人也嚴重自愧不如,深感佩服。很多這個年齡的人,還在家裡“啃老”,或者找不到工作而無所事事。

全詩從表面上分析,其表象是通過對“小鳥”要警惕捕鳥人的機巧的勸告,實則寫出了人世的險惡不測,表達了詩人對險惡奸詐現實的憎惡。

人生多有不如意,不如放過自己——天妒英才,“詩鬼”李賀。


《艾如張》詩文淺析

  • 創作背景
  1. 這首詩的成詩時間不能確考,但從內容和感情分析,很有可能是長吉應進士舉被攻擊之後創作的。
  2. 據史載,李賀到長安應進士舉,受到大詩人韓愈等人青睞,但一些政治上的小人卻“欲加之罪”,說他父親名“晉肅”,與“唐肅宗”年號有同名之嫌。所以他沒資格參加進士科舉的考試。
  3. 對於一個傳統文人來說,“修齊治平”的人生抱負,也許就此破滅。這是對一個“入世”之人多麼沉重打擊?正因為如此,也使他看到了人世間小人的險惡居心。


人生多有不如意,不如放過自己——天妒英才,“詩鬼”李賀。
  • 思想內容
  1. 詩中首先形象地刻畫出鳥兒的美麗可愛。用“錦繡”的衣服來形容鳥兒羽毛,五彩繽紛,鮮豔奪目,光彩照人。這種比喻和擬人化的描寫,在讀者極腦海中形成鮮明的形象。
  2. “強飲啄”這四句,是對小鳥勸告的第一層:努力尋找食物,哺育自己的幼雛。東邊稻田裡禾穗倒伏,足夠你尋找食物。雖然要經受風雨的侵襲,但千萬不要聽信籠媒的呼喚,飛到西邊的那片田壟上去。
  3. 這一規勸,其實寄寓著自己沉痛的教訓於其中。在現實生活中不能滿足人的理想要求,總是想另外找一種自己理想的生活。然而正是這種追尋往往適得其反,使自己陷入險惡的境地。


人生多有不如意,不如放過自己——天妒英才,“詩鬼”李賀。


4. 詩中“齊人織網”這四句,作者巧妙地運用這一典故,描繪了網雀的險惡,“齊人”的網潔白透明,無形無影,表面看不見,可也實在存在。

5. 它張在野外田壟上,在平坦的草地上,加上偽裝,紅花綠葉,實質上卻是陰森的陷阱機關。當你觸及那無影無形的網,就會碰得頭破血流,傷痕累累。

這裡對捕鳥的機詐設施,十分生動,讀之使人產生一種恐懼心理。最後兩句點明瞭禍機四伏,深不可測的詭譎奸詐境界,以總結全篇——那綠葉紅花,竟是精心設計的陷阱。

人生多有不如意,不如放過自己——天妒英才,“詩鬼”李賀。
  • 藝術風格
  1. 這一首《艾如張》,詩名似乎有點費解,此乃是用的“漢樂府名”,意思是“割除草木,張網捕鳥”。
  2. 從詩題上就可以看出,這首詩有關“捕鳥”之事。當我們看了詩歌內容,才知道李賀所寫不是想要“捕鳥”,而是勸告小鳥離開羅網。
  3. 這首詩中的“小鳥”只是比喻,可以代指那些被權術籠絡的讀書人,可以代指那些被富貴迷了眼的生意人,也可以代指被紅塵滾滾暈了頭的你和我。


人生多有不如意,不如放過自己——天妒英才,“詩鬼”李賀。


如是說(結束語)

  • 這首詩雖然說的是幾千年前的往事,但如今也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在紛擾複雜的滾滾紅塵中,人作為一個個體,其實很渺小。在歷史的長河中,即就是那些千古風流人物,也不過過眼煙雲。


人生多有不如意,不如放過自己——天妒英才,“詩鬼”李賀。


  • “網絲漠漠無形影,誤爾觸之傷首紅。”——雖然不是千古名言,絕對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芸芸眾生,不管是飲食還是男女,踏上這條人生之路,有時看似繁花似錦,其實遍地危機。
  • 這也正是雖然這首詩過了千年,依然有無限的象徵意義,值得後人銘記深思。
人生多有不如意,不如放過自己——天妒英才,“詩鬼”李賀。



【溫馨提示:兵法天下,詩詞文化。尊崇原創,不忘初心。自古讀書本難,行文不易;既然頭條有緣,文筆相見。如果您認可“兵法天下”,敬請贊轉分享,雅評留言】


大家好!我是 ,很榮幸與大家分享唐代詩人李賀的《艾如張》。贈人玫瑰 ,手有餘香;奇文共欣賞,疑意相與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