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社火游艺系列:《独树一帜马排子*上》(32)


陇南社火游艺系列:《独树一帜马排子*上》(32)

陇南社火传承发展,以组织阵容庞大,表演形式多样,节目数量繁多,曲词博杂见长,具有非常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因而享誉在外。它与当地历史上的军旅生活、风俗民情、社会风貌、文化观念、艺术情趣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好些还是昔日民众生活的样相写真,集体智慧与艺术才能的完美结晶。马排子便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代表之一。

“会看了看门道,不会看了瞅热闹。”何谓马排子?就是挑选一批精壮小伙子扮成古代武士、探马模样,人人身背数杆靠旗,斜挎一串马项铜铃,左手持马灯,右手举马鞭,脚登缨穗麻鞋,以此进行联络、组织、维持秩序及各类表演。靠旗,象征将士出征;挂铃,象征胯下战马;马鞭,又叫麻鞭,既可作催马之鞭,又可当兵器使用,功用多多。人马合一,艺术地再现昔日征战生旅,暗含千军万马,故此得名。马排子,实质上就是探马,只要不过人数多了许多。马排子,古老文化意识强烈,人员多寡不定,少则由十六人组队,多则二、三十人不等。它一直遵循一定的表演程式,粗犷豪放,古拙质朴,甚至非常原始,似乎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始终洁身自爱,很少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与冲击。西和境内马元、兴隆、何坝、石峡、十里、洛峪、六巷等地曾多有流行,尤以石峡、十里的马排子表演最引人入胜,别有特色。

陇南社火游艺系列:《独树一帜马排子*上》(32)

闹马排子社火,选择的是农民一年中最清闲、温馨、喜庆祥和的正月间,通常在初八开始,也有因特殊情况在初三或十四开始的,但元宵灯节是不变的高潮期。因为是古老传承,轻车熟道,筹装、排练用不了很多时日。当然,是与其它社火形式并存,并不是孤立的。据石峡镇坦途关民间老艺人唐东亮讲,出灯之前,炮手持三眼铳首先登场。第一声炮响,演出人员上脸着装,检查道具。第二声炮响,演出人员在村中固定场地集合。第三声炮响,马排子列队飞跑到灯官家,跪请灯官出场。这灯官口齿伶俐、出口成章,就像当今电视台的晚会总策划人一般无二,从筹办到倒灯一直由他全权主持。灯官纯属是德能兼备者,有春倌的村子通常由春倌头(即官相)担任,没春倌的村子一般由公众民主推选,并由其物色几个小头目分工督办社火。灯官接受特殊邀请后,便用糖、茶、烟、酒简单酬慰马排子演出人员。接着,在灯官家院里表演掌灯舞《送财》、《晋状元》,灯官“打茬”说一些吉祥祝福辞后,便宣布正式出灯。

天天如此,古风使然,俗规不倒。

陇南社火游艺系列:《独树一帜马排子*上》(3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