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州风情|古代军事文化的活化石——社火

社火起源于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在以农业文化著称的中国,土地是人们的立身之本,它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火是人们熟食和取暖之源。远古人们凭着原始思维认为火也有灵,并视之为具有特殊含义的神物加以崇拜,于是形成了崇尚火观念。由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中,产生了祭祀社与火的风俗。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祭祀社火的仪式逐渐增加了娱乐的成分,成为规模盛大,内容錾杂的民间娱乐活动。

代州风情|古代军事文化的活化石——社火

追溯社火其源,它与远古时的图腾崇拜,原始歌舞也有着渊源关系。图腾崇拜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原始社会的人们,把本氐族的图腾标志雕刻在石壁、木柱或刺在身上,有的还制成面具,每逢祭祀的时节,人们在身上绘有图腾图案或戴上图腾面具,边打着劳动工具,边跳着模拟图腾物的舞蹈,狂呼狂舞,祈祷所崇拜的图腾能给予他们一种神奇的力量。随着岁月的流逝,宫廷里的这种逐鬼祭祀仪式传入民间,逐渐形成民俗礼仪活动,演变为乡村祭神、娱神、迎神的赛会,并加进杂戏表演。这种古老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各地都要举行盛大的,热闹非凡的社火活动。社火规模从几十人到上百人,包括锣鼓手。群众燃放爆竹迎接社火队伍,并赠与烟、糖等礼物。社火经过之处,爆竹声声,锣鼓喧天,人山人海,气氛热烈。

代州风情|古代军事文化的活化石——社火

代县地势险要,素以关山雄固,军事要冲而闻名于世。作为边陲重镇,历代曾有无数英雄名将在此建功立业。东周战国时,赵襄子诱杀其姐夫,吞并代国。赵国名将李牧,据险保卫了赵国的江山。汉高祖刘邦岀雁门被围困平城。隋炀帝被闲代州,召李渊救驾。郭子仪、薛仁贵转戕代州。北宋名将杨业父子在此唱了一曲千秋忠义之歌。李自成在代州大战十余天后才直抵京城。有史书记载的大小战争就达1700余次。在现代史上的直、奉晋军混战,抗战时期的雁门关伏击战,夜袭阳明堡机场等战斗遗址都在代县。

代州风情|古代军事文化的活化石——社火

上阳花社火,源于春秋。据传赵国人颍考叔生于代郡上阳花,带领车队进驻上阳花时成为营寨将领。是吋传教村民习武演剧,把古代各种哉争逐渐演绎成剧,成为当时最时尚的武术与舞蹈相结合的文体活动,同时体现了古代战略思想和战术理论的发展,周平王十五年迁都时,考叔随军至郑国颍谷,便以颍为姓。考叔走后,相传白禹传承了社火的要领和套路。能记起的传承人分别是董四六、杨丁有、石丑义杨草山、石天保、石贵平。 上阳花社火,是表演社火,主要在场院布阵,斗打表演。通常以一人或一组人展现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即为一场社火。人物要画社火脸谱,穿社火服装,持社火兵器。社火表演一般是探马在前,后边跟着会旗、炮火、旗队、社火队、最后是锣鼓队。兵器存刀、枪、棍、棒十八般兵器。乐器主要是战鼓,辅以马锣,铙钹等,传承了原始特点的独特风格,节奏明快,雄浑激昂。会旗为原始羽毛旗帜,存古代原始特色。

代州风情|古代军事文化的活化石——社火

上阳花社火的特征是形式古朴、原始,体现了古代军士文化和民间文化特色。表演形式以舞蹈、杂技、武术与戏曲表演融为一体,既有剧情,亦有民间舞蹈、杂技绝活、武术对打、武术套路,表演服装个性鲜明,各方旗帜各具特色。 社火有整装、列队、祭旗、出征、行军、传丁、练兵、操马、布阵、对垒、决战,破阵等表演,每一细节都有一系列行为规范。其阵法完全符合古代军事思想。列队就是交战双方整列队伍,角色就位,按顺序两方对阵交战。行兵就是入场亮相,整队行进,边走边舞,进入指定位置。祭旗就是军士列队,主帅出场,祭奠军旗。练兵就是在主帅指挥下双方军上变换队形进行操练。出征就是双方军士交错行军,进入决战阵地。布阵就是决战双方军队变幻阵法,筹划谋略,准备决战。对垒就是双方大将之间对阵交战,士兵对打混战,场面壮观。破阵就是经过双方厮杀恶战,正义一方战胜失道一方。

代州风情|古代军事文化的活化石——社火

社火的阵法有八卦阵、传丁、珍珠倒卷帘、八卦阵法、六甲阵、演马探阵。表演剧日有《五雷阵》、《打登州》、《白蛇传》《三岔口》、《金沙滩》、《尖门阵》、《西游记》等故事。是战役演绎和戏剧传说的结合,与武术、杂技、舞蹈等表演融为一体,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上阳花社火传承地域达到原半、五台、繁峙及本县200余村,每年除了到外县表演时,元宵节前在本村表演,上午一场、下午一场,中午吃糕、喝酒,已成为岁时节令的民俗节庆,祭祀等文化活动。上阳花社火的传承人石天保,今年88岁,身体硬朗,每天坚持走步、练武。现已收徒50余名。二儿子石贵平也已成为社火传承人。

代州风情|古代军事文化的活化石——社火

2011年上阳花社火已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承人石贵平又整顿了队伍,购置了道具,成立了上阳花社火研究中心,陆续出版《上阳花社火研究子集》《社火图集》《社火影像》。上阳花社火历史久远,对历代战事起源,考证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上阳花社火属于表演祉火,将舞蹈、杂技、武术与戏剧融为一体。既有剧情,又有民间舞蹈,杂技绝活,武术对打,武术套路,具有很高的民间民俗艺术价值。上阳花社火把军事文化与民间文化有机结合,对研究古战场等军事文化具有一定的军事价值;上阳花社火在节庆期间表演,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对广大民众有很强的教育感染力。2009年非遗普查中,省普查队现场观看了上阳花社火的表演后,给予很高的评价。上阳花社火必将会继续传承下去,走出雁门,迈向世界!

(作者介绍:邢生明,退休千部,原代县博物馆馆长。《代县文物大全》的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