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明星食材”到底應該怎麼吃?

“抗癌明星食材”到底應該怎麼吃?

一篇名為“這個東西連皮吃,可防99%的癌,才2元一斤”的視頻刷爆朋友圈。視頻中列舉了4類“抗癌明星食材”:紅薯、番茄、大蒜和洋蔥、十字花科植物。

“抗癌明星食材”到底應該怎麼吃?

那麼,這些食物是否真的如傳說般神奇?又該如何食用才能發揮功效?今天,就帶大家一探究竟。

紅薯

紅薯抑制癌細胞的比例在90%以上,可以殺傷身體內的腫瘤細胞,保護正常細胞。

早有研究表明食用紅薯能夠降低乳腺癌、結直腸癌、膽囊癌和腎癌的風險,紅薯可謂是家喻戶曉的“抗癌明星”。

紅薯中富含多酚、維生素A、維生素C、葉酸、微量元素硒等物質,都有抗癌的作用。

“抗癌明星食材”到底應該怎麼吃?

但紅薯食用不當會出現反效果,應注意:

1. 不能帶皮吃

紅薯皮含有較多的生物鹼,雖然部分生物鹼也能抑制腫瘤細胞生長,但食用過多容易刺激胃腸。尤其是長有黑斑的紅薯,已被黑斑菌感染,容易引起中毒。

2. 切忌過量

紅薯易產氣,含糖量高,過量食用會導致腹脹、胃酸分泌過多,因此即使紅薯好吃又抗癌也不建議多吃,尤其是腸胃功能較弱的人。

番茄

番茄紅素可預防前列腺癌、乳腺癌等。番茄紅素是目前植物中發現的最強抗氧化劑之一,能夠有效地清除自由基。

美國哈佛大學研究發現常吃番茄的人比不常吃番茄的人,患前列腺癌的機會減少了45%。

番茄紅素是一種脂溶性物質,烹飪的過程中更易於番茄紅素的溶解,從而提高其吸收率,

因此更建議熟食番茄。

大蒜

蒜素能夠阻斷致癌物質的產生,抑制腫瘤細胞增殖,有預防胃癌的作用。

但食用大蒜應注意最好將蒜瓣搗碎,在空氣中放置數分鐘,使大蒜中的蒜氨酸和蒜酶充分混合,生成蒜素。

此外,腸胃功能弱的人應注意控制食用量,每日不要超過一瓣。

十字花科植物

十字花科植物(西蘭花、甘藍、蘿蔔等)中多含蘿蔔硫素,能夠預防胰腺癌。

蘿蔔硫素只是眾多具有抗癌活性作用的異硫氰酸酯衍生物中的一種,早在1992年科學家就發現蘿蔔硫素能夠降低老鼠胸部腫瘤的形成,抑制致癌物質的活動。

還有哪些抗癌食物?

上圖為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發布的抗癌食物金字塔結構圖,建議每天食用金字塔中3~5種食物,以增加機體的抗癌能力。

互助君提醒

眾多研究表明,這些抗癌食材的確有抑制癌細胞生長的功效,在日常膳食中適當多吃這幾類食物能夠提高機體免疫力。

然而,食物中的抗癌成分是有限的,因此不可過度迷信食物抗癌。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WCRF)和美國癌症研究所(AICR)組織專家進行了大範圍的科學研究,提出了一些明確易行的防癌措施,其中包括:

1. 在正常體重的範圍內,儘可能瘦。

這裡要用到一個概念,體質指數。體質指數(BMI)等於體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

正常的 BMI 範圍是 18.5~23.9,例如,一個人體重 55 千克,高 1.6 米,那麼 BMI = 55 / (1.6 * 1.6) = 21.5,就是在正常體重範圍內。

2. 每天至少運動 30 分鐘。

3. 少喝或不喝含糖飲料,少吃能量密集型食物(尤其是含糖高或纖維素量低或高脂肪的加工食品)。

4. 多吃蔬菜、水果、全穀物和豆類食品。

5. 限量吃紅肉(如牛肉、豬肉和羔羊肉),少吃或不吃加工肉(如培根、火腿等)。

6. 戒菸戒酒。

7. 少吃鹽(鈉)。

8. 不要通過「吃補品」來防癌。

最後還有兩個針對特殊人群的建議:

  • 最好純母乳餵養 6 個月,再給孩子添加其他食物;

  • 癌症患者接受治療後,也可以採取前面的一系列預防措施。

你看,關於癌症預防,其實我們能做的事挺多,也很簡單,而且看起來毫不神奇。

總之,千言萬語匯成那句話:

合理搭配,均衡飲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才是預防癌症唯一靠譜的途徑。

“抗癌明星食材”到底應該怎麼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