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美国、欧盟、日本之间互免关税,会对世界经济造成什么影响?

吴地阳光


目前美国、欧盟、日本三者GDP总值相加己超过40万亿美元,占全世界GDP的一半左右,如果三大经济体都签暑互免关税协议,世界上就会形成一个巨大的自由贸易区,对现有国际贸易体系的冲击将是巨大的,所有现有贸易规则也许会为之改变。

首先,这会降低三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成本,受其影响,其内部也会很快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进行新的产业分工。其次,为了贸易的便利化,他们还会制定新的贸易规则,建立新的产品技术标准。由于三个经济体都是科技和经济发达体,这对于其它没有加入或者落后的经济体来说,无疑是树起了一道贸易和技术壁垒,世界经济发展会更进一步向这三大经济体倾斜,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会更加突出。

但这也不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最重要的就是,欧、美、日之间从目前看来,虽然贸易额巨大,但大都是高附加值产品,产品之间互补性差,竞争力强,如果没有其它市场作补充其优势就很难发挥,如汽车、生物医疗、机械设备,电子通讯,农业产品,自动化技术等,相互之间都存在有很大的竞争关系。

如今日本与欧盟签署互免关税协议,无非是受美国高关税的影响,把在美国被挤出的贸易份额来进行相互补充,并形成对美贸易优势,这也可以说是对美国贸易战的报复措施。受其影响,美国的很多产品在欧盟和日本市场将不再有竞争优势,甚至会逐渐被挤出欧盟和日本市场。

现在大搞“美国优先”的特朗普似乎看出了其中的利弊,提出也想加入。可见欧盟和日本的这一贸易措施的影响已经很大,如果美国真的加入,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必将会成倍放大,只是特朗普会真的放下他的“美国优先”政策吗?


十八子功


如果美国和欧盟与日本实行了全免关税,实际上就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新兴经济体,而且还是一个经济总量最大的经济免关税组织,对于世界的影响当然也是巨大的。

日本和欧盟签署了自由贸易协议,让美国的贸易战争感到了巨大的压力。面对一个突然冒起来的新兴经济贸易联合体,美国既感到惊慌。又感到无能为力。

正在世界各国都为这个新兴组织进行研究的时候,美国也提出来了要和欧盟与日本进行谈判,希望自己也能加入进来。

实际上美国一直都是对于欧盟的存在抱着很大存见,在捣鼓着英国脱离的同时,也在捣鼓着法国脱离欧盟,希望能够帮助着美国把欧盟——这个美国最大的绊脚石解散。美国对外发动了贸易战争,就是希望能够各个击破。

然而,美国总统特朗普还在信心十足的时候,突然冒出了一个日本和欧盟签订了互相免关税协议。实际上就是抱团取暖,日本正式加入到了欧盟里面去了,成为了欧盟里面的一员。

这样的一个变化让美国猝不及防。美国感觉到了要搞垮欧盟已无可能,要同时制裁加强版的欧盟困难重重。于是,美国也希望能够加入其中,希望能够成为其中的一员。

当然,对于美国是不是能够加入其中,我们不作许判。但是,假如美国真正的加入其中了,对于世界的影响当然是很大的。

首先,从前是以美国为中心的经济中心将会出现改变或者是变化;其次,美国的世界第一的地位将会彻底的动摇;第三,美国加入欧盟必将让出更多的市场份额,以而失去自己的经济优势;第四,美国有许多的高科技发展也会同时要求欧盟公有化;第五,欧盟将引领世界新经济潮流。

如果美国加入了加强版本的欧盟。对于世界经济有着颠覆性的意义,而且还是非常深远的意义。





幸福地带2



如果美国、欧洲、日本互免关税,那将是远远超过TPP的贸易联盟,世界贸易组织将失去现在的权威和意义。

也就是说,我们辛辛苦苦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眼看媳妇好不容易熬成了婆,但是那个家却已经散了,这个婆婆已经当的毫无意义。特朗普抛出这个橄榄枝,如果欧盟接招,日本毫无疑问会兴奋的跟进,他们三大经济体,将组成世界上最强大、经济最发达的贸易壁垒,对我们目前在世界上的贸易地位,将是灾难性的。

如果美欧日贸易联盟成型,那就意味着,特朗普当初抛弃TPP,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深意,意图组建一个比TPP更为强大有效的贸易、价值观同盟,遏制竞争对手。这样一个联盟如果进一步扩大,将加拿大、印度、巴西、韩国等纳入其中,对中俄将产生致命的威胁,世界贸易半壁江山已然失去……

但是,虽然看似风高浪急,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在利益面前,欧盟能不能接招,至少在目前,还是未知数。毕竟,我们已经是世界第一贸易大国和数一数二的消费市场。与世界各国已经形成错综复杂的贸易利益,几乎不可割舍。

虽然西方形成发达国家贸易联盟确实会对我们形成致命威胁,但是他们一样的要遭遇重大损失。

曾经在我们弱小的时候,欧美日比现在更团结,我们都能够在夹缝中生存下来,发展壮大。当下美国在特朗普领导下,已经失去国家信用,欧美日的团结也出现了深深的裂痕,他们要放下一切岐见,各自做出牺牲,重新糅合成一体,谈何容易?更何况,我们又岂会静静的坐以待毙?


如果他们真的要组成新的贸易壁垒,整个世界的经济秩序都将重新调整,目前的经济困境将进一步恶化,接下来就是比谁的人民更能忍耐,谁的国民更加坚韧。同时我们可以强化一带一路,加强与其他半壁江山的国家的贸易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利用我们的市场引力,分化欧美日贸易联盟的团结,撕开他们的缝隙,建立新的贸易秩序。


谢金澎


欧盟和日本已经签定99%商品零关税。现在,特朗普的美国也积极与欧盟展开贸易磋商,于7月26号晨,特朗普与欧盟主席容克达成推动除汽车产品外的其他工业品取消关税、非贸易壁垒和补贴的共识。

如果美欧盟甚至日本能达成零关税自贸区那也很好。真正无壁垒自由贸易。作为自由贸易的新旗手,我们当然欢迎。美欧日将形成一个超级大市场。然后这个超级大市场内展开自由搏杀。强者更强,弱者灭亡。美欧盟日本都做好准备了吗?当然没有。如果做的是零关税准备,那么特朗普加税啊制裁又为了什么?

欧盟日本是实现99%零关税。(报团取暖),而美国欧盟实际只是达成一个除汽车外的工业品的共识。特朗普的脑壳的确大,但特朗普绝对实惠。特朗普的美国现在是认为全世界欠他的。

现在不是互惠是收费。美国一直吃亏,提高关税减少美国吃亏。零关税不扯淡吗?

但是,为什么又达成这么一个有限的共识?

必须承认,特朗普心中是有着一盘大棋的。

我们知道他的图谋。

欧盟日本应该接触过他的大图谋。

但是,盟友们怕特朗普画个大饼给他们,却先吃他们的饼。

特朗普当然是要先吃饼。管他是谁的。

美国优先嘛!

我们还是要互惠共赢。全世界人民也还是要互惠共赢。

美国欧盟日本若能够压倒一切,早就干了。也不会是现在这个局面。



恬然滋味


美国、欧盟和日本之间短期内是不可能互免关税的。但是,这三者作为发达世界的代表,最有可能合作的是在规则和制度领域。具体而言,就是三方联手重新制定世界贸易和投资规则,设立排他性和特权性的规则。同时利用各自的政治影响力,游说其势力范围内的发展中国家加入其中,从而进一步分化和瓦解新兴市场国家,阻碍其建构新型世界经济秩序的努力,以遏制新兴市场国家群体带来的挑战。

特朗普上台以来,在贸易政策上奉行独走主义,将此前美国一手创立和维护的世界贸易规则视若无物,极力强调美国采取单边行动的权利。换言之,美国认为,现有的世界贸易规则已经束缚了美国的手脚,妨碍了美国的利益,因此果断弃之如敝履。这一举动,通俗来说,就是掀棋盘。

抛弃既有规则后,美国下一步将着力于为自己量身定做新的规则和制度,来谋求更大的制度性权力。欧盟和日本虽然仍有维护现有规则的动机与利益,但是在美国威逼利诱之下,最终也将不得不“顺应”,与美国联手攒一个新局。


莱茵的黄金


首先,解释一下关税是什么意思。关税现在大多是之进口关税,也就是说把进口的东西收一部分税,进去市场的价格就会变高,失去了和本土产业的竞争力,以保护本土产业。

美欧是盟友,美日是盟友,但是欧日的关系并没有那么亲密。美国绝对不愿意让东西方的小弟走的太近,其次美国特朗普现在实行贸易战,简单来说就是在增加关税,以保护自己的本土产业,也就是特朗普口中的“让美国再次强大”“美国第一”。毕竟美国福利高,人工成本高,欧洲、日本的制造业抢了美国饭碗,才有了现在特朗普逆全球化潮流。


假如三方可以互相取消关税,虽然这根本不可能。美国在制造业的劣势会必然凸现出来,大量工厂倒闭,为啥?卖的东西太贵,拼不过欧洲货和日本货。进而引起大量的工人失业,恐怕到时候美国就会产生内乱。

那么美国被削弱了,日本和欧洲就一定会变得更加强大吗?那也未必。美国都已经被日本和欧洲掏空,没有强大的军事和政治,怎么可能有一个强大的经济。

所以说一旦三方形成关税互免,也就如同形成了一个经济合作体,但是这个经济体并不会简单的通过关税互免就可以进一步得到发展。短期来看美国巨大市场可能会被日欧霸占,其他国家再美经济受损。长期来看这种经济体很难会形成一个像欧盟一样的经济联盟,不确定因素实在太多,即使欧盟也是一步一步走到现在。

美日欧突然取消关税,不论能否实施,结果只能带来国际上的动乱(步子迈大会扯蛋),世界格局必然会进行一场大的洗牌。


虎贲军huben


美国、欧盟、日本三家目前贸易量合起来的贸易总额,占世界总量的35%-40%左右,如果三方互免关税,则意味着这个形成的新市场将占据世界贸易的主导地位,同样也意味着这三个经济体相关产业将通过整合之后主导整个世界的相关产业话语权与产业链上游。同时还将吸引其他经济体的合作意向,大幅度弱化新兴经济体的合作与发展。

但是以目前的世界政治形势来看,还是很难这一点的,三个经济体各有各的小算盘。日本之所以同欧洲签订自贸协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特朗普贸易保护主义导致日本产品无法公平地打开美国市场所进行的“备胎”选项。而欧美签订贸易协定也是有条件的,外加在美国和欧盟内部也存在多股不确定性,也决定了欧美自贸谈判并不一帆风顺。

最为关键的是,西方选举民主制度决定了各国政府的执政基础,各执政党的票仓与金主来自不同经济产业和领域的选民和组织,各执政党出于对选民利益与选情的考量,仍然或多或少的存在保护主义行为,这也充分说明了美、欧、日三方自贸谈判的矛盾性。

所以如果达成三方而不是双边的自贸协定,说明美欧日在巨大的外部矛盾下,已经充分解决了内部矛盾,这将意味着届时的国际政治局势将会相当微妙。


马克观察


这个假设很有意思呀。

首先,美国、欧盟和日本之间互免关税,三者形成一个自由贸易区,这件事完全有可能发生。目前日本和欧盟在17日已经签订了自由贸易协议,而美国在昨日特朗普和容克见面的时候也明确表示了,他希望美欧之间互相没有关税,也就是说美欧之间存在成立自贸区的可能。

其次,如果美国、欧盟和日本三者真的成立了自贸区,那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我们来看一下美国、欧盟和日本,他们的优势都在哪些领域。美国的重点发展是农业、能源、制造业、科技和投资,不得不说美国发展真的很全面;欧盟包含国家众多,其中主要的还是德国、英国(尚未脱欧)、法国和意大利,而其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制造业,特别是汽车制造;日本这个国家不容小觑,它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重点发展科技、制造业。

很明显的,三个全球主要的经济体彼此的交叉点很多,一旦它们形成自贸区的话,先不论其体量必然是全球第一的,单说产业竞争、技术壁垒和生产成本这三样,都会大大提高。这样一来其他国家的产品则会出现在制造业、科技等多个行业内几乎毫无竞争力的情况,全球资源会逐渐向美欧日这个自贸区倾斜,全球发展会越发不平衡。

特别是对于我国而言,美欧日均是我国的主要出口国,一旦三者组成自贸区的话,以来不利于我国产品的出口,进而影响我们经济的增速;二来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产业转型升级将会受到极大的限制,甚至是三者为了一致的利益对其进行打压。

而为了避免这种不均衡的加剧,摆脱之后被美欧日“支配”的危机,其他国家也会自发形成一个组织或是几个组织,合力对抗其自贸区。这样一来和二战之后的“冷战时期”又有什么区别?一旦三者真正形成自由贸易区的话,那好不容易形成的全球贸易体系距离崩溃也就只剩一步之遥。

以上就是我对于该问题的看法,个人观点不代表君银投顾官方观点,如有不同的想法或是建议,可以直接在下方留言或是关注我的头条号进行交流。


民众投顾


美欧贸易战停火的消息在国内舆论场引起了巨大的波澜,尤其是美欧自由贸易区、零关税等概念的出炉,以及“美欧经贸联合声明”中关于“推动WTO改革,去解决不公平贸易行为,包括知识产权窃取行为、强制性技术转让行为、工业补贴、国有企业造成的扭曲以及产能过剩问题。”的表述,被广泛解读为美欧即将联合向中国开刀——而不出意外的话,这种联合在未来还会扩散到日、澳、加等所有西方国家。在中美贸易战已经引发国内神经高度紧张的当下,反华阵营将扩大到整个西方世界,这无疑让国内舆论舆论更加惊惶。

那么,西方联合反华,真的有可能实现吗?面对这种局面,中国应该如何应对呢?云石君在这里做个解读。

首先要说明的是,美欧自由贸易区,这个其实还比较遥远。很多媒体将这次容克与特朗普的联合声明,当成美欧已经达成协议,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错误。其实仔细看,这不过是双方的一个共识而已,意味着接下来大家会向自贸区、零关税的方向去努力,至于最后能不能成,多久能成,这都还是个未知数。

而从现实来看,美欧真要实现零关税,其实是相当困难的,

所谓美欧自贸区,说白了就是当年的TTIP,也就是“跨大西洋贸易及投资伙伴协议”。这玩意早在奥巴马时代就开始力推,试图以此推进零关税和消除贸易壁垒,但由于这套东西对欧盟产业伤害巨大,所以招致强力反抗,收效甚微。

当然,这次特朗普还是厉害,软的不行来硬的,直接锁定德国的汽车产业,从这个德国经济命脉开刀,一下拿住了这个欧洲领袖的七寸,逼得德国不得不做出妥协,这才有了欧盟这次与美国的共识(特朗普收拾德国,进而挟持欧盟的经过,参见云石君上一节《海外风云1661:欧贸易战停火,国际格局面临大变,谁是最大输家?》)。

但问题是,德国愿意,并不代表欧洲其他国家就愿意。德国虽是欧盟老大,但它只是个弱势领袖,经济上的优势仅仅是相对的,并不具备力压群雄的绝对力量,政治和军事上更是废柴一个,离开欧盟的框架,德国自身的政治影响力连二流都不到。此外,欧盟毕竟不是一个国家,而仅仅是个国家联合体而已,加盟各国都保留有相当的独立主权,并不完全受欧盟中枢控制。

德国为了保全自己的汽车等核心工业的最大出口市场,不得不对美国做出妥协,但一旦美欧自贸区成型,其他国家那些经济产业,势必受到美国的严重冲击,这严重侵犯了它们的利益——这意味着它们会坚决反对。实际上,就在特朗普与容克联合声明出台后的第二天,欧盟二元核心的另一家——法国总统马克龙,既表态对此坚决反对。而南欧东欧那些工业体系缺乏有效竞争力,或者农业占重要份额的国家,它们对美国工农业产品的恐惧更是可想而知。

这意味着,就算搞定德国,欧盟内部还有一片乱战。以前TTIP时,美国在欧盟内部还有一个英国帮腔(英国是极力推动TTIP的),可现在英国已经脱欧了,管不了欧盟内部的事。至于德国,虽然被强绑上船,但它身份尴尬,推起来肯定不如英国那么卖力。这意味着,美欧自贸区,就算在美德两大巨头这里达成共识,但真要推下去,搞定欧洲,也绝非一日之功,还有相当很长一段路要走——甚至最后半途夭折也不无可能。

欧盟尚且如此,日本就更不用说。上周媒体热炒美日自贸区,而且美欧谈判过后,日美谈判也箭在弦上。但仔细想想,欧盟好歹本身还算一个大型消费市场——这意味着美欧自贸区,美国还能从里面刮到油。但日本不同了,日本本身经济体量远不如欧洲,国内经济颓靡多年,消费持续不振。而且它是一个典型的外向型经济体,靠外贸混饭吃。美日要搞自贸区,如果真的不加条件的去推零关税,那等于是放任日本去吃美国——这不符合特朗普贸易保护、重振美国制造的理念。所以美日自贸区,就算真去谈,也肯定是有无数附加条件的,这些条件必然会对日本有诸多约束和限制——而日本是否愿意为此接受,还是未知数。就算接受,也少不了拉锯扯皮。

总而言之,美日欧自贸区,这个理想很丰满,但真要干成,绝非一朝一夕之事。而且就算干成了,是否能如大家所猜测的那样,以全方位贸易战的形势来针对中国,也不太好说——毕竟欧洲在中国市场的收益也不小。

当然,按照美国贸易战的逻辑,受伤只是暂时的,只要能扛下去,中国撑不住先缴械投降,西方获得了重新书写规则的权力,这些暂时的市场放弃所造成的损失,后面都会补回来。

但问题是,这仅仅是一种可能而已——这种收益的取得,必须建立在自己最终获胜的情况下。如果最后没胜,那这种战争就成了没有回报的自残。这本身就意味着风险。

而且,欧日可不是美国。美国家大业大,又可以全球剪羊毛,他们当然是够条件去撑,但欧洲和日本,他们现在一个内忧外患,一个高度依赖海外市场,都经不起太大的折腾。也许到最后美国还能顶的住,但他们俩先就有可能受不了了。

当然,总的来说,无论欧洲还是,都在经济层面与中国有着很大的矛盾。但这种矛盾是否大到要通过贸易战的方式来解决,这个是需要各种因素综合考量的。如果仅仅只是贸易摩擦和技术封锁,这个没问题——不用美特朗普来咋呼,欧日现在就已经在做了。但全方位贸易战,各国自身国情的不同,决定了欧日还是有些顾虑,不会美国振臂一呼,就立马响应。

最后,西方的经济体系,尚没有做好的对华贸易战的充分准备。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中美贸易战热火朝天的当下,美国参议院在没有争论的情况下一致通过一项议案,降低或取消烤面包机、化学品及其他大约1660种美国以外地区生产商品的关税——其中一半是由中国生产。

这是很中国完整工业体系的优势。中国的廉价劳动力、体制、文化、基础设施、产业积累等等,造就了中国制造的性价比优势——这是西方现阶段很难将之取代的。

但是,话又说回来,虽然美欧日自贸区组建依然有相当阻力,对华态度上也各有考虑,但这仅仅是阶段性的,从长远来看,这种联合制裁恐怕难以避免。

毕竟中国崛起带来的冲击太大了。说直白一点,这地球上现有的资源,根本不足以支持这样一个大国,再涌入发达文明这个高富帅的圈子。如果非要实现,那只有一个结果,既中国在崛起的同时,把部分原属于现有发达经济体的资源给夺为己用!

这是从宏观上来说的,而说的具体点,中国经济的崛起,已经夺走了很多原属于美日欧的市场,而且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启动,如果中国产业升级计划顺利,核心技术这个现有发达经济体的最大优势也将受到严重威胁。从这一点来说,中国与现有发达经济体,已经在根本层面构成了极为尖锐的竞争关系。基于这种现实威胁,纵然现在美日欧内部有各种分歧,但长远来看,随着中国挑战的越来越大,他们内部协调的动力和紧迫性也会加强。

至于对中国制造的需求,随着西方的逐步调整,一方面可以自我替代;另一方面也可以逐步转移到其他愿意遵守西方新规则的后发国家。虽然这种调整后的产品,性价比可能未必能完全比得上中国,但只要差的不太多,对自己的负面影响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西方还是能承受得起的。

所以,最终守擂方形成经济层面的遏华联盟,依然还是会大概率出现。

从来就没有哪个大国能一帆风顺的崛起!就算现在武斗不流行了,但文斗却绝对是不可避免。中国要想突破中等收入国家陷阱,迈入发达国家行业,就必须要面对既得利益者的贸易制裁,迎接这份挑战!

不过,大家也不必太过惊慌。如果这场西方全方位制裁是现在就开启,那中国确实会面临较大麻烦。但上文中云石君已经分析过了,虽然西方各国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特朗普甚至最先吹响了号角,但受制于西方国家内部的结构性困难,以及彼此间的利益掣肘,这种全方位的连横要形成,还需要一个过程。

而这个过程,就是中国的宝贵战略时间!中国有必要在这个时间段中,尽可能的扩大内需,形成足够的消费市场——这不仅仅是中国工业体系在应对未来贸易战时的后盾和避风港,也是与西方争夺亚非拉,甚至吸引西方国家本身,逼迫他们放弃贸易战的最大基本盘。

另一手自然是产业升级。扩大内需是巩固基本盘,让自己在面对贸易战时立于不败之地,而产业升级,则是未来转守为攻,夺取胜利的根本。只有越来越多的核心技术掌握于己手,再依托强大的工业体系升级,这样才能尽量摆脱对西方的依赖,甚至通过建立技术层面的优势,瓦解掉西方制裁中国的基石——当中国有更先进的生产力时,其之标准就成为世界主流,西方的贸易制裁和保护,不可避免的就会沦为固步自封。到时候他们越制裁,就只能让自己越小众,越与主流脱节,被时代抛弃。只有当中国在足够多的领域掌握核心技术,成为人类发展进步的代表,西方才能够放弃贸易战思维,主动与中国相容,全球化也才能重新焕发生机——当然,到那个时候,全球化的话语权,就要重新分配了。

总而言之,这就是一场时间的赛跑。中国这一边,是扩大内需和创新,西方那一边,则是内部的弥合分歧,以及制造复苏和替代,二者谁跑的更快,能抢在对方前面完成自己的内部整合,谁就能获得最根本的优势,并最终压倒对方。现在,特朗普已经开始了西方的重新整合,中国方面,国家资本主义式的产业投入,以及税法改革,也都是在沿着扩内需、促创新的道路前进。最终结果如何,就看双方谁能够跑的更快了!

这是从宏观方面来说的。那么具体到微观层面,中国面对这场竞赛,有该有哪些具体的举措呢?关注微信公众号:云石,云石君在下一节中继续为您解读。

本文为云石海外风云系列1862节。解读大国博弈内幕,剖析政治深度逻辑,请关注本微信公众号,持续收看全部云石君原创文章。


云石君


这个情况大概很难出现,关税并不是特朗普的目的,他希望的是所谓的公平贸易。什么是公平贸易呢?在他的眼中,美国对其他国家的商品征收低关税,而其他国家对美国的商品征高关税,这个就不是公平贸易。另外就是他认为欧洲和日本对于美国的商品,有官方或非官方的壁垒,欧洲和日本对于美国的农业都是不完全开放的,而美国农业的竞争力很强,这限制了美国农民发财致富的机会,而美国的一些汽车产品,在欧洲和日本也有问题,这些在特朗普眼里都是让他非常恼火的。但是美国对于欧洲和日本也有一些东西是壁垒的,虽然相比于他们要少很多。所以如果他们之间互免关税的话,对于对方国内的产业都有冲击,关键是看这个冲击是不是能够承受?如果他们之间真的达成了这样的贸易协定的话,对世界的冲击是很大的,尤其是对于新兴市场国家!这个意味着发达国家经济体对于新兴经济体的贸易壁垒,因为基于所谓的公平原则,特朗普他们肯定会要求新兴国家也降低关税水平和拆除贸易壁垒,而欧美的强势产业会对新兴国家的产业产生巨大的冲击,同时因为贸易壁垒的拆除,会导致产业要素在各国之间快速的流动,对于现有的经济格局是有巨大的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