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上海的回憶:江南


高考志願被上海高校錄取後,我加了一個大學校友群。那時我在廣西唸的高中,就在群裡說要去北方唸書,還挺激動,結果跟人起了爭執:上海哪是北方?

在兩廣人的地理概念中,出了自己的省界基本都是北方,稱外來人為“北佬”或“撈佬”。我在廣西沿海呆了三年,這種地理觀念也潛移默化到自己身上。去上海唸書,自然成了去北方唸書。

全國人民的眼中,上海是不折不扣的南方,和江南、江浙滬的地理概念捆綁在一起。

事實上在上海的生活與鄰省的江蘇、浙江完全分不開。蘇州、無錫、嘉興、杭州都在上海的兩個小時交通範圍內,比我從市區回學校還快。

吳儂軟語,輕風細雨。江浙一帶的方言對官話區的我來說是噩夢,剛來的時候根本不適應,聽起來簡直就是東南亞少數民族的語言,直到今天我也無法完全聽懂正常語速的上海話。

上海菜叫做本幫菜,偏甜,喜歡放糖,對於四川胃口的我來說是另一個噩夢。對於江浙的同學來說再親切不過了,還會有很多河鮮、海鮮,有點像粵菜的鮮,但又不一樣。總之,江浙滬的食物從一開始完全就不對我胃口。

地理、文化與語言的相近,讓上海的生活與江南密不可分。

這五年裡,杭州我去了四次,蘇州去了三次,南京去了三次,在遠一點的紹興、寧波也去了兩次。去杭州的理由很簡單,想看看自然景觀,在西湖邊讀讀書裝個文化逼,畢竟上海城區的自然景觀是奢侈品。

去蘇州的理由也簡單,週末出門散散心,在平江路聽聽評彈,到金雞湖邊散散步,當天去當天回,來回交通的時間跟上海市域通勤也差不了多少。

江南的景觀大同,卻又有小易,幾個出名的水鄉古鎮去兩個開發得最完善的即可,其他就是爬爬山、逛逛湖,找個山莊跟朋友租民宿玩。上海城區是由鋼筋水泥扛起來的國際都會,想要找到最純正的江南鄉土還得到江浙。不過上海轄區的一些郊區小鎮也能有鄉土風味,跟普通人所理解的上海形象截然不同。

有一段時間我很喜歡跟朋友去朱家角喝茶,從學校過去單程三個半小時,坐穿三條地鐵。我們在一家臨河的茶館喝茶嗑瓜子,老闆會教怎麼泡茶,我去了三次,老闆都認識我了。朱家角有一種小吃叫做“扎肉”,甜甜的,肥肥的,膩膩的,咬一口下去都會流油,浙江的朋友說在他們老家也有這玩意兒。

我們最喜歡的是喝完茶後到城隍廟前面的店家吃草雞湯和酒香草頭,真的草雞好吃,很喜歡這個店老闆阿姨,在我們不知道點多少的時候她會給出建議,點多了還會建議我們減少一點菜。

在回學校的路上會路過新場古鎮,這是一個更加冷門的江南古鎮,由於地處浦東郊區的郊區,很少有人來,《色戒》曾在這裡取景。經常有木匠、農民在河邊擺一些自己的手工品或奇奇怪怪的本土作物,他們連普通話都不會說,只說浦東南匯當地的土話。在我的世界觀中,上海轄區範圍內應該不會有人還不會說普通話。這種鄉土文明竟然還能保存,那時我還被震驚到。

城郊古鎮大多都是本地人自家原來的舊宅,名氣不如江南六大古鎮,開發也算合理,店家的生存成本相對較低,可以說是一種別緻的江南體驗了。消費體驗和上海城區截然不同。

在上海城區吃飯一般都在商場,裝潢華美,服務周到,明碼標價。外面的小店,小作坊,大都走單量,比較千篇一律,很難有跟老闆交談的機會。城裡也能找到獨立的私廚小店,只是價格大都不菲。這些城郊的江南小鎮,才是我熟悉的淳樸鄉土氣了。

上海市的轄區內江南氣息的城區,像松江、嘉定和惠南,以前都有古城,城市的護城河都還保存著,因為行政建制而劃入上海轄區。上海市區曾經有個區域叫南市,是舊上海的華界,是洋人進來之前就存在的江南縣城,也是今天著名的旅遊景點城隍廟區域。這一區域已經成為寸土寸金的市中心,但江南的傳統文化還保留得很好。

大多遊客只會去著名的城隍廟和豫園,很少有人知道上海的城隍。城隍在江南民間很流行,可以理解為古代中國官方封的城池守護神,各地都有自己的城隍,大多是中國歷史上的名人,比如杭州的城隍是文天祥,蘇州的城隍是春申君黃歇,南京的城隍是三國的孫策。他們大都與本地的歷史文化有關。

上海的古代歷史文化遠不及江南古城豐富,但城隍竟然有三個。

第一個是漢朝明相霍光,據說是吳國後主孫皓面臨金山的水利問題無法解決,夜晚夢見霍光來幫他,第二天醒來就給霍光立了廟。三國時期的上海還在海里,沒被長江衝出來,雖然是元代封的,但感覺讓霍光當上海守護神好像不是特別靠譜。

第二個城隍是秦裕伯,他是元代的上海縣人,不肯為朱元璋效力後死去,朱元璋說:“生不為我臣,死當衛我土”,就給他封了神,讓他幫忙守上海。等到清代滿人打過來,在江南製造了“嘉定三屠,揚州十日”,傳說攻到上海縣城的清軍降臨夢見了秦裕伯,最後也就沒有屠上海縣城。城隍爺保佑了一方百姓。

第三位城隍是陳化成,晚清時上海的官員。在抗擊英軍時犧牲,上海人在今天的老城廂給他修了祠堂,後來又有小刀會、日軍等各方動盪,許多人在他的廟裡躲過一劫,就更加相信陳化成了。他是唯一一個沒有皇帝策封的城隍。

在洋場上海聽見傳統的中國故事的確很不容易,雖比不過江南古城,但上海還是依然努力地保留著自己江南本土韻味。

南市老城廂裡另一個有江南韻味的是文廟。文廟是拜孔子的地方,全國各地都有。但今天的上海文廟最出名的是古著市場,每週日都會有舊物市集。商販不知從哪裡收來的舊書、老玩具、郵票和古董,拿來隨意叫價買賣,據說這個傳統以前持續了一百年了,寧波天一閣被文物販子盜的書,還曾經現身過這個市場。

我經常鬱悶的時候就跑去淘東西,看看能不能淘到一些有趣的老玩意兒,最享受的還是跟他們討價還價。

有一次,我看中兩幅老地圖,已經破爛不堪,但還能模糊地看見四川重慶未分家、廣西沿海屬於廣東等標識,非常心動,他竟然給我喊價100塊。我後來砍到了三十塊,他終於肯賣,但我也實在不想要了。砍完價後的痛快超過了我的地圖情懷,好像拿回來也沒法打開,打開也是一種損壞,就算了,過過眼緣也好。

除了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洋場小資情調,江南的鄉土也是極佳的。這種本土氣息似乎和上海的國際大都市形象格格不入,但我是實在太喜歡這種中國氛圍。

我在上海的回憶:江南

麥克

宗教/文學/文博/旅行/語言/貨運代理

沒有定位的爛寫手

敦煌學愛好者

回憶上海

旅讀特輯 · 疆

旅讀 · 城市物語

雜文隨筆

爛小說

攻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