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實開展黨支部規範化建設 把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落實到基層

丹東市現有黨(總)支部8995個,黨員16.3萬名。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把全面從嚴治黨落實到每個支部每名黨員、抓實基層支部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按照省委“兩個全面”決定的部署要求,我們從黨最基本的組織入手,紮實開展黨支部規範化建設。

一、市委高度重視,把黨支部規範化建設作為一號工程抓緊抓實

丹東市委把黨支部規範化建設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作為全市基層黨建工作的龍頭任務。市委書記葛海鷹親自部署推動,先後3次主持召開市委常委會專題研究。制定了《全市黨支部規範化建設實施意見》和6個領域《黨支部工作細則》,規範了“4個名冊、5本臺賬、8項制度”。去年12月,全市召開黨支部規範化建設工作部署會議。今年7月,市委又召開推進會議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堅決扛起抓好黨支部規範化建設的責任。

各級黨委層層壓實責任,向所屬基層黨組織下發“三項清單”,即問題清單、任務清單、責任清單,通過集中輔導、現場拉練等方式,對全市所有黨支部書記進行業務培訓,讓每名支部書記都明白“幹什麼、怎麼幹、達到什麼標準”。基層黨委採取“掛圖作戰”“銷號管理”的辦法,建立“一帳一圖一表”,即銷號管理臺賬、工作推進圖、綜合考評表,做到按時間節點有序推進。

我們堅持“示範區、示範領域、示範點”同步打造,選擇“一縣兩區”和市直機關示範先行,確定6個領域121個黨建工作基礎好、示範帶動作用強的黨支部,作為市級示範點,下撥121萬元黨建工作經費,重點扶持、精心培育。總結了標牌小區、上趟子村黨支部等一批典型經驗,選擇11個單位在全市推進會上做了交流發言,做到可學、可看、可借鑑。截至目前,全市85%的黨支部達到規範化建設標準。10月底前將全部達標。

二、堅持分類指導,統籌推進各領域黨支部規範化建設

我們推進黨支部規範化建設,既有統一規範,又有分類標準。統一規範就是按照組織健全、制度完善、運行規範、活動經常、檔案齊備、作用突出6項標準,明確普遍性目標任務。分類標準就是針對不同領域的特點,確定不同的“硬槓槓”,做到有內涵、能落實、好檢查。

在標準上堅持分類指導。對機關、事業單位黨支部要求質量更高,為全市其他領域示範打樣,強調要有好班子、好隊伍、好制度、好作風;對農村黨支部,注重政治引領和作用發揮,在實現好書記、好班子、好隊伍的基礎上,做到集體經濟發展、社會和諧穩定;考慮到小區黨支部書記年齡普遍老化,基礎比較薄弱,重點在制度規範運行、建設場所陣地方面下功夫,努力做到要有好書記、好制度、好陣地、好氛圍;對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首先做到有組織、有制度、有保障、有活動、有作用,再逐步提高標準。

在推進上堅持分類指導。市委組織部制定出臺《鄉鎮(街道)黨委委員聯繫指導村(社區)黨組織的安排意見》,810名黨委委員均聯繫指導一個基層支部,組織25個市級黨員活動站和34個基層黨建工作指導站先後3次深入村、社區黨支部開展督查;市直機關工委成立6個檢查組,每季度過一次“篩子”,先後約談14個推進工作不力單位的負責同志;市教育局、衛計委黨委統一印發《黨支部規範化建設工作指南》,推進班子建設專業化,黨員活動經常化,檔案管理精心化,作用發揮示範化;市兩新工委先後4次專題研究部署,在東港市召開非公企業黨組織規範化建設現場會,做到難點領域重點推進。

在評定上堅持分類指導。市委制定出臺了《黨支部星級評定暫行辦法》和6個領域《黨支部星級評定細則》,確定每年市縣鄉三級分層分批分領域,逐級評定星級黨支部。星級評定實行百分制,不同領域考核側重點有所差異。對機關、事業單位,分值側重於黨支部規範運行和黨員立足本職崗位完成中心任務等方面;村和社區注重強化政治功能,重點是能否發揮政治引領作用,能否嚴格落實組織生活八項制度,能否促進村集體經濟發展、推動社會和諧穩定;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更注重基礎建設,重點考核組織是否健全、制度是否完善、活動是否經常。目前,全市在6個領域共命名了50個五星黨支部,實行動態管理,建立長效機制,堅決防止“一陣風”“半拉子”工程。

三、以規範強功能,充分發揮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

通過開展黨支部規範化建設,我市黨的基層組織進一步夯實,支部組織生活更加嚴格規範,黨員黨的意識不斷增強,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得到充分發揮。

一是黨支部成為教育黨員的學校。組織生活八項制度落地生根,黨日活動融入經常,基層黨員積極主動參加黨的活動、按時交納黨費已經成為自覺行動。各支部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認真學習黨章黨規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紮實開展專題研討。今年,全市共創作12堂市級情景互動式黨課精品課,進行菜單式點學,1200餘名副縣級以上領導幹部帶頭堅持雙重組織生活,平均為所在支部黨員講黨課3次以上,黨支部的教育陣地作用日益突顯。

二是黨支部成為團結群眾的核心。黨組織建強了,在群眾心中更有分量了。有困難找支部,有事找書記已經成為黨員群眾的口頭禪。寬甸縣南荒溝村開展黨支部規範化建設以來,大力推行“支部+黨員+農戶”的服務群眾模式,帶領農民發展板栗、燕紅桃、大榛子等產業,全村410戶群眾基本實現了戶戶都有致富產業的目標。村黨支部書記杜元東說:“現在村裡號召點事兒,老百姓都能夠積極響應。平時有個大事小情也都找我們,黨支部真正成了老百姓的主心骨。”

三是黨支部成為攻堅克難的堡壘。支部堅強有力,黨員作用充分發揮,直接助推了丹東經濟社會振興發展。全市抽調532名幹部組建119個駐村工作隊開展駐村扶貧工作,已幫助42個貧困村“摘帽”,24110名貧困人口脫貧。東港市推行“支部+黨員+協會+電商”模式發展草莓產業,年收入49億元,12000多戶群眾受益。振興區小區黨支部引領黨員成立自管委員會,破解了困擾多年的老舊小區管理難題。市交通局把黨支部建在了項目工地上,市漁政處把黨支部建在了執法船上,黨支部推動事業發展的主體作用明顯增強。

四是黨支部成為強邊固防的基石。市委制定了《關於進一步加強邊境地區黨建工作的實施意見》,深入開展“鴨綠江畔黨旗紅”活動,各基層支部普遍建立民兵應急、政策法規宣傳、民間情報收集、社會治安維護、便民服務五支隊伍,與駐邊軍警共同擔負起強邊、固邊、興邊的重任,廣大黨員在漁船管控、防汛救災、邊境安全等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全國基層組織建設工作情況通報》刊發了我市這一經驗做法。

下一步,我市將認真貫徹落實好這次會議精神,按照正譜部長講話要求,借鑑其他地區的先進經驗,不斷提升黨支部規範化建設水平,讓黨旗在鴨綠江畔高高飄揚。

丹東市委組織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