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立国”也没有永远的中立

  作为二战的爆发地,欧洲可谓是最严重的受灾区了。一场战争使欧洲诸国都卷入灾难,世界的秩序也由此彻底改变。不过,有些国家却作为“永久中立国”置身事外,使本国百姓幸免于难。提起“中立国”三个字,大家也许第一时间就会想到瑞士。

瑞士这个国家,从13世纪开始就一直被和平眷顾。早在1291年,瑞士永久同盟成立后,瑞士就几乎没有遭受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侵略。虽然后来被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统治,瑞士也是尽可能地服从,避免卷入任何一场战争。后来法国大革命进入高潮,瑞士曾一度被迫做了一些不太光彩的事情。直到1933年希特勒上台,事态开始发生急剧变化。


“中立国”也没有永远的中立

希特勒一上台,就开始大肆传播“种族论”和民族论,声称“在第三帝国边界附近的人,与德国人拥有共同的始祖,都是德意志人”。这一手段对拉拢瑞士非常有效,要知道,瑞士的人口中,有60%以上的都是德意志民族,德语也是瑞士的主要语言之一。所以说,瑞士本身对德国的认同感就很高。被希特勒这样一搞,瑞士民间便开始不安分了。

种族主义愈演愈烈,瑞士很快就出现了不少支持纳粹的组织,著名的如“瑞士国社党人”、“国民阵线”等。希特勒适时地给这些新崛起的组织以极大的支持,这股亲纳粹的潮流很快就席卷瑞士全国,闲了很久的瑞士人一受鼓动,立马变得激动起来,其热爱和平的理念也开始动摇。

1939年8月30日,瑞士一会决定坚守中立立场;1940年,德国制定了入侵瑞士的“冷杉行动”,不过希特勒最终却叫停该计划。

“中立国”也没有永远的中立

这难道是元首发的慈悲吗?显然不是,德国没有进攻瑞士的原因很多,这里简单说一说。

首先,瑞士大部分地区是说德语的(大概60%以上),还有意大利语和法语区,和德国的关系不错,大部分德国人对瑞士也有好感,(虽然看起来没有卵用)两国间几乎没有什么冲突,德国的很多高官冬天都喜欢来瑞士度假。在个人感情方面,德国和瑞士的关系不错。

其次,瑞士对于德国可能进行的进攻也是有准备的,瑞士是全民兵役制(直到现在也是)拥有足够的兵员和装备,而且瑞士处于阿尔卑斯山区中,地形易守难攻,如果进攻瑞士德国不是不能胜利,而是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而且瑞士本身没有什么资源,对于德国来说不合算。

再次,就是德需要一个可以进行外交活动的地区,虽然发生了但是的外交活动并没有100%中断,对于这种外交活动,作为中立国家的瑞士就是一个完美的地区。

还有一点就是交通运输,瑞士因为阿尔卑斯山隧道的原因,是德国通往意大利最快的方式,瑞士一直在运输方面很配合德国,如果对瑞士开战,那么这条交通要道会被中断,这也是德国不愿看到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德国对瑞士经济活动上的依赖。这条看起来很奇怪,德国那么强大,怎么会依赖瑞士?其实问题很简单:

二战前,德国马克严重贬值,贬值到大家用货币取火的地步,国际贸易上,也几乎没有国家认可德国马克,二战的爆发更加深了这个问题,因为对德国禁运的原因,很多国家无法向德国出口商品,但是德国依然需要从其他地区进口商品,于是,瑞士就成为了德国的贸易中转站,瑞士成为德国的贸易中转站并不是偶然,首先瑞士的金融系统十分发达区,瑞士的货币,瑞士法郎在世界范围内的认可很高,而且瑞士的运输业很发达,瑞士虽然是内陆国家,但是瑞士也有自己的远洋船队。

“中立国”也没有永远的中立

1940年6月,欧洲霸主法国沦陷,瑞士瞬间陷入法西斯势力包围。为了保持国家主权完整,瑞士立刻决定奉行一贯的政策——妥协德国,以防止战火烧到本国国土上。

从这时开始,瑞士就多次为德国提供贷款。仅1940年,德国就从那儿获得超过1.5以瑞士法郎的资金。而德国更是规定,瑞士产品进出口都必须通过德国,这其中巨大的收益尽数被德国获得。

另外,瑞士也是欧洲首屈一指的制造业强国,德国不少先进武器的制造研发,都少不了瑞士的帮助。而这些武器都通过圣哥达隧道(著名的公路隧道,曾经为世界上最长的公路隧道)运往德国,这条战略意义重要的交通线,对德国和意大利两个轴心国核心来说,几乎像是一条生命纽带。

如果说这些都无伤大雅,但对犹太人做得事,瑞士就差的有些离谱了。截止1939年9月二战爆发时,犹太人在瑞士银行的存款多达60亿美元。战争爆发后,犹太人寻求中立国瑞士的帮助,将大批财富都转移到瑞士。然而,瑞士不但侵吞了这笔财富,反而帮助德国迫害犹太人。这笔财富中的很大一部分,都被德国拿去打仗了。

为了获得巨额利润,瑞士的金融机构也不顾后果,为纳粹进行了大量的黄金交易。德国从其他国家攫取的财产,大多在瑞士变为外汇以维持战争。而当犹太人从德国逃往瑞士申请避难时,瑞士政府却拒绝帮助,还将不少犹太人又送还给德国。在瑞士,私下帮助犹太人的,会被视为犯罪行为。

作为“中立国”,瑞士的行为确实有些偏颇。按照当时人们的说法,“瑞士就差没跟第三帝国结盟了”。实际上,瑞士人的做法目的也很明显,就是为了避免战火烧到自己身上。

不过,瑞士人的本性还是善良且热爱和平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瑞士联邦政府对这段历史进行了反思。1995年4月3日瑞士外交部长科蒂首次代表政府为瑞士在二战中的表现作出道歉。他说:“我们不能、也决不否认瑞士在战时与难以用语言表达的野蛮行为有牵连。虽然一个被纳粹和法西斯世界包围的小国要生存下去非常困难,但这也不应当使我们原谅自己当时严重丧失立场与软弱——我认为尤其不能原谅我们当时对受迫害的犹太人的政策。” 当时他还发表了一个经联邦委员会(即瑞士政府)通过的声明,表示瑞士在二战中有负于纳粹受害者。瑞士政治家勇于正视和承认本国政府半个多世纪以前所犯的严重错误并就此道歉,这一立场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