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聯軍侵華!《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試講稿

前言

《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是以英法聯軍侵華戰爭為背景的文章,被選入初中語文教材。巴特勒上尉本想利用雨果的顯赫聲望,讓他為遠征中國所謂的勝利捧場,但雨果,這位正直的作家,沒有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緒,反而代表了人類的良知,在這封信中強烈地譴責了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強盜行徑。

這裡分享給大家面試試講稿一份,可以用作逐字稿直接使用,能夠更好地幫助大家整理思路,面試順利過關。


英法聯軍侵華!《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試講稿


《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試講稿正文

同學們,上課之前老師先給大家播放一個視頻。好,視頻播放完了,剛才同學們看到的是圓明園被毀的視頻。在英法聯軍的大肆搶掠中,這個被稱為萬園之園的圓明園化為了一座廢墟。作為當時法國將領的巴特勒上尉,稱這次遠征是體面的出色的,並徵求雨果的意見。那麼雨果對這個事件持怎樣的態度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雨果的這篇文章——《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先請同學們朗讀課文,讀一讀,在這封信中,作者的主要觀點是什麼?

老師看到同學們都讀得差不多了。通過概括我們發現,作者認為——英法聯軍遠征中國並燒燬圓明園是強盜行為,是不尊重人類文明的,非人道主義行為。

那我們來看一看作者是如何表達他的觀點呢?他先寫了什麼?又寫了什麼?你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嗎?

這位同學,你來說一說。好,很準確。這位同學通過第三自然段,看到了作者用華麗的語言去盛讚了圓明園在人類文明中的地位。還有沒有其他同學來做補充呢?來,這位同學。他說,作者寫完了圓明園,又揭示了英法聯軍搶劫圓明園的罪行。二者形成鮮明的對比,從而引出譴責英法聯軍的觀點。回答得很不錯,請坐。

那我們先來讀一讀第三自然段,來看一看,作者是如何描繪他心中的圓明園的?請同學們自主朗讀,找到你認為印象深刻的句子,並分析分析。


英法聯軍侵華!《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試講稿


誰能分享一下你找到的句子呢?老師聽到有同學找到的是:“請你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銅,用瓷器造一個夢”這一句。我們來一起看一看這句話,他運用了一些詞語,一些事物,突出描繪了圓明園什麼特點呢?這位同學說,突出了他非常華貴的特點。概括得非常的不錯。

同學們還能從其他地方看出圓明園的華貴嗎?有的同學找到了,說“放上神像,放上異獸,飾以琉璃,飾以琺琅”這裡能夠體現出。還有的同學說:“一方方水池,眼眼噴泉……”這些也能體現出,圓明園是非常華貴的。

好,同學們剛才找的都很不錯。圓明園是一種無法形容的建築,作者用一系列事物鋪就了一張華貴的想象的畫面,構成了他心中的圓明園。正如原文當中有這樣一句話所說:“總而言之,請你假設人類幻想的某種令人眼花繚亂的洞府”。我們一起來讀一下這句話。

作者除了認為圓明園非常的華貴以外,他還認為這座圓明園在人類歷史上有著怎樣的地位呢?課文緊接著有這樣一句話,我們來一起讀一讀。

“為了創建圓明園曾經耗費了兩代人的長期勞動。這座大得猶如一座城市的建築物是世世代代的結晶”。

還有從哪裡可以看出來呢?後面的同學說一說,你說作者對圓明園的評價十分高,從哪裡看出來的呢?對,因為作者把圓明園和巴特農神廟、埃及金字塔和巴黎聖母院等來做比較,來說明圓明園具有同樣的歷史地位。

同學們,作者盛讚了圓明園的美,這樣寫的作用是什麼呢?好,有的同學說,是為了後文的批判提供了依據。那作者到底是如何批判英法聯軍行徑的呢?請同學們課後繼續閱讀課文,同時,找一找有關圓明園的資料做課外拓展。

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裡。下課。


英法聯軍侵華!《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試講稿


寫作背景

法國:這封信寫於1861年,當時正是路易波拿巴在位的法蘭西第二帝國。1848年6月,巴黎人民舉行革命,推翻了七月王朝,成立了共和國。開始雨果對革命並不理解,但當大資產階級陰謀消滅共和國時,雨果卻成了一個堅定的共和主義者。1851年12月,路易·波拿巴發動政變,雨果參加了共和黨人組織的反政變起義。路易·波拿巴上臺後建立了法蘭西第二帝國。他實行恐怖政策,對反抗者無情鎮壓。雨果也遭到迫害,不得不流亡國外。

中國:第二次鴉片戰爭,是1856~1860年英法聯合發動的侵華戰爭。清咸豐六年(1856年)英國藉口亞羅號事件,進犯廣州,挑起這場戰爭。次年英法組成聯軍,12月攻陷廣州。

1858年5月英法艦隊在俄美支持下攻陷大沽炮臺,逼近天津。清政府派桂良、花沙納為欽差大臣赴天津談判,6月分別與俄、美、英、法四國代表簽訂《天津條約》,11月又在上海簽訂中英、中法、中美通商章程。沙俄趁機於5月間用武力迫籤中俄《璦琿條約》,割去中國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大片領土。

1859年英、法、美藉口換約又派軍艦北上,6月突攻大沽炮臺。清軍奮勇抗擊,重創英法艦隊。

1860年英法再組聯軍,擴大戰爭。8月英法聯軍二萬五千人由北塘登陸,攻陷大沽,進佔天津,9月在通州(今屬北京市)八里橋擊敗清軍後,直攻北京。咸豐帝逃往熱河,遺留恭親王奕媾和。10月英法聯軍控制北京城,焚掠圓明園。

後分別與英法代表簽訂中英、中法《北京條約》和批准中英、中法《天津條約》。沙俄又迫使清政府簽訂中俄《北京條約》,割去中國東北和西北共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千米的領土。帝國主義的蠻橫侵略與清朝封建統治者的妥協投降,使中國繼鴉片戰爭之後又一次大量喪失領土和主權。

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法國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人道主義的代表人物,法國文學史上卓越的資產階級民主作家,被人們稱為“法蘭西的莎士比亞”。一生寫過多部詩歌、小說、劇本、各種散文和文藝評論及政論文章,在法國及世界有著廣泛的影響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