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控股的医疗投资图谱:技术创新下的产业化愿景

这场突发的疫情,让藏匿于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合力跃入大众视野,这其中最新鲜的一股力量,是生物医疗和科技的结合。

深睿医疗的自动读片技术在帮助湖北做胸片筛查;卡尤迪生物为湖北提供了大量的免提取全封闭核酸快速诊断设备和试剂;艾吉泰康研发出监测病毒变异的试剂盒,这些企业从各自细分领域出发,构建了一个从筛查到诊断再到变异监控的小闭环。

这样的闭环,靠科技企业、医疗科研工作者去实践推动,也需要活跃的投资力量去筛选、支持。正如这几个企业背后,都有联想之星的投资身影。

联想之星是联想控股财务投资板块下的天使投资机构,早在2010年就将医疗作为投资布局的重点领域。

作为国内别具特色的投资机构,联想控股战略投资+财务投资双轮驱动的业务模式中,显见对医疗的重量级投入:以天使投资联想之星捕捉生物医疗领域的前沿创新;以风险投资君联资本深度布局打造医疗产业生态圈;通过战略投资持有上海德济医院,层层递进,是其标志性的稳扎稳打,但整体的稳健却也能为每一个环节赋予更多创新的勇气、深耕的耐力。


冒险:挖掘前沿创新的价值

干细胞再生医学、基因治疗、抗体标记癌细胞……这些前沿生物科学技术在成为热议话题的同时,也为医疗行业带来了巨大发展前景,成为投资者重点关注的领域。

然而医疗行业的创新烧钱,费力,也耗时。以新药开发为例,其分为临床前的发现、研究以及临床试验工作。处在该阶段的创新药企业基本上处于亏损阶段,主要靠融资维持企业的运营。但其对行业发展的作用却显然无可替代,这类有前景、有价值的年轻科技正是联想之星的目标。

目前,联想之星在医疗领域已投资70多个项目,战略布局分为"新技术"与"新服务"两大板块,包括干细胞技术、基因技术这类极具未来感的技术耕耘者,都是联想之星的重点投资对象。

艾尔普再生医学是联想之星投资的优质项目之一,它已经成为国内领先的利用干细胞及再生医学技术实现人体细胞或组织器官再生,可重塑人体健康的生物科技公司。

去年,联想之星正式投资了启函生物,一家以基因技术为平台的生物医疗公司。据了解,它拥有世界先进的基因编辑平台,并致力于不断研发新的基因编辑技术,改进基因编辑的通量和应用场景,未来可解决中国和世界器官移植供体严重短缺的问题。

狙击:构建聚合型医疗生态圈

从2007年开始布局医疗健康至今,君联资本累计在103个项目上投资超过13亿美元,布局了生物医药以及精准医疗、医疗器械和基因技术、医疗服务及医疗IT等领域的一大批项目。

从系统性布局医疗健康领域至今,85%的融资交易中君联资本是领投方,80%为首轮进入,超过一半已成为细分行业的龙头,其中不乏药明康德、康龙化成、贝瑞基因、金域医学、信达生物、明德生物、亚心医院等业内知名企业。

做领跑者,而不是追随者。相比于赛道式机枪扫射的打法,君联资本更像是一个狙击手。君联在医疗板块投资的第一单康龙化成即是例证。2007年,君联资本成为康龙化成A轮融资的领投人,开始和公司结缘,随后多次追加投资支持公司发展。2019年1月,康龙化成在A股深圳创业板成功上市。10个月后,康龙化成又在港交所IPO,一年之内完成A+H股上市的双资本平台落地。投资合作十二年,康龙化成业绩上涨超过150倍。

在医院的系列投资上更可看出君联资本在产业链、价值链和资本链的"三链协同"。

由于全国医疗机构处于高负荷运转当中,相比于公立医院,民营医院提供的更多特色专科,实现资源互补,在市场细分的领域下逐渐展现出竞争优势。君联资本因此投资了以临床神经专科为主的上海德济医院、专注心脏病治疗的武汉亚心医院,同时围绕武汉亚心医院,君联资本积极构建上下游,先后投资了心脏康复服务、心血管诊断设备、基因诊断、治疗耗材、基层医疗心血管检测一体机设备公司等,在心血管领域构建了一个行业生态。

与疾病抗争,是人类生存史的永恒主题。我们在斗争、妥协、共存之中,一点点厘清社会的需求、弱点和潜能,然后产生卓越的技术和创新。

而投资,犹如活水之源,既为技术创新提供资金支持,分担风险,创造成长的空间;更通过对社会上下游生态的布局推动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助推高科技产业集群的形成。

这次疫情中,病毒分析检测、疫苗药物研发、AI辅助诊断、在线问诊、远程医疗……这些并不大众的概念一时间迅速普及,让人们看到医疗行业分工合作带来的无限可能。而未来,这些可能,需要更多的科技企业、医疗科研工作者、联想之星君联资本这类投资机构,共同创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