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人统计一下数据,从滴滴上线开始。滴滴和出租车谁发生的安全问题多?你怎么看?

大地70899


做为一个从业十多年的私家侦探,以专业独特的眼光,给大家分析每一起热点事件背后的另一面。

最近出现两起滴滴司机奸杀女乘客的案件!

第一件就是今年5月8日郑州空姐乘坐滴滴专车被害案。

2018年5月5日晚上,空姐李明珠在执行完郑州-连云港-郑州-绵阳-郑州的航班后,在郑州航空港区通过滴滴叫了一辆车赶往市里,结果惨遭司机杀害。

第二件就是就是最近几天的温州滴滴顺风车司机奸杀女乘客案件。

其实大家找找出租车司机杀死乘客的案件信息,每年都有发生,要比滴滴公司的同类案件要多的太多。

出租车的管理很松散,和滴滴公司的管理不是一个档次。每当出租车司机犯罪的时候,也没见整个舆论导向去讨伐出租车公司;也没见哪一家出租车公司出来道歉,或者停业整顿。

滴滴公司在整个事件中做得基本上没有过错,案发后滴滴公司能准确的提供嫌疑车辆信息和嫌疑司机的信息,使得警方能顺利破案。

有的会说,在温州这起案件中,警方打电话让滴滴公司提供嫌疑车辆的信息和司机的信息。滴滴公司让警方发函,这样做是正确的。因为警方在工作中不论去任何单位调取任何资料,都是要求拿着介绍信警官证到现场调取的,而且必须的两个人以上,有的单位管理的有点松,发个公函也能解决问题。但是从来不会打电话让某个单位必须配合在电话中提供一些资料,对方如果认识你还好办,如果不认识正确的做法就是拒绝你。

如果通过电话就可以查询任何资料,那么现在搞诈骗的这些人就会如鱼得水。

大家还记得临沂市一名家境贫寒的准大学徐玉玉因接到骗子的诈骗电话,被骗走9900元学费,在当天傍晚与父亲报警返回时,该名女生突然昏厥,尽管在医院抢救两天多,仍因呼吸心脏骤停离世。事件发生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但是当时的媒体都是对徐玉玉的去世感到惋惜,猛批诈骗团伙,迫使公安机关加大力度破案。

当时的媒体很少有出来讨伐银行的,也没有见有关银行出来道歉或者停业整顿。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每一个诈骗集团都是和银行有关系的。因为诈骗集团的收钱和转钱都是靠银行卡来完成。

由于滴滴司机个人素质的问题去犯罪,媒体要让滴滴公司承担很严重的责任。那么所有诈骗案件的成功都进行离不开银行卡,你银行是不是应该也承担严重的责任。

银行肯定会说:只要有能提供有效的证件就可以给你办银行卡,至于有人把银行卡当做诈骗的工具,那么这是他个人行为,银行不任何责任,总不能因为有人买把菜刀不好好切菜做饭,反而去行凶,让菜刀厂家承担不该承担的责任吧!

同样,你只要提供合法有效的证件和符合标准的车辆,你就可以从事滴滴拉客了。如果滴滴司机出现犯罪行为,那也是滴滴司机个人问题。

在诈骗案件中有许多需要冻结骗子的账户,就是因为手续太繁琐。 不会因为你打个电话说你是公安局的,就会把对方的账户冻结了,所以耽误了很多时间,让骗子有一定的时间把钱转了出去。

现在公安和银行也在协商方面的事情,通过什么样的方法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冻结骗子的账户。

还有徐玉玉的个人信息泄露,使骗子能进行精确的诈骗。那么保管着信息的一些单位,你有没有出来道歉,进行整改,加强安全措施,避免以后被一些犯罪分子使用各种办法进行非法获取。

总之滴滴公司应尽的责任已经尽到了,过多的责任滴滴公司是不应该去承担的。

各种诈骗这么多,诈骗分子用的手机卡和银行卡是从哪来的,发卡的这些单位几乎不承担任何责任,那么滴滴公司就应该承担本来不属于他承担的责任吗?

滴滴公司只要做到司机要求实名,司机年龄符合要求;身体状况符合要求;驾驶年龄符合要求;车辆年限安全符合要求;一切按着国家的法律法规的要求去做。那么滴滴司机犯罪那就应该是个人行为,有公安机关进行处理,滴滴公司做到积极配合就可以了。


郑州联邦私家侦探调查


一切的问题都出自平台,有人说平台不应该背这次的锅,他背难道不合理吗?他不应该背吗?他考虑过司机的感受吗?他考虑过一个载着乘客生命的滴滴司机的感受吗?平台只顾自己赚钱,不断的欺骗司机,去看看哪些广告、加入滴滴司机月入上万,实际有吗?滴滴利用各种租车平台合作欺骗司机,高额的租车费 高额的车贷,孩子的教育经费,家庭的开支,你不跑也不行,可是平台抽取百分之30的抽成,还收了不知道多少的所谓保险费,滴滴跑一单到手才多少。乘客呢,同样距离每次都是付不少的打车费,司机收到的切连油费的都快补不回来的钱,你说搞笑吗?有的司机一倒霉遇到脾气不好的一路让你超速,或者心情不好的乘客,一上车就骂人,一下车就给你一星加差评。知道一星加差评司机都跑多少单才能把星升回来吗,滴滴的服务分制度完全就想欺负死司机的工具,一单一星差评,老滴滴号最少得接几百单五星好评才能赚回来,中间还不能再出现一个差评乘客,不然不止重头开始,而且不是所有乘客下车都会给你五星的 基本做完车就走人,谁会理一个,靠开车赚钱的司机的死活。如果你跑过滴滴就知道,每天服务分一更新有多少司机想杀人,有多少一直骂乘客。不是司机恶毒,不是司机恶毒,一切都是平台做的罪孽,他把司机逼的忍无可忍,把一个善良的司机逼的走投无路,最后的结果就是跟乘客玉石俱焚


我只想借过你们继续


滴滴一出事就会有人把出租车拉出来垫背,就会用出租车和滴滴做比较,把出租车的陈糠烂芝麻的事都抖搂出来,用来吸引大家注意力。滴滴自身管理是有问题的,但每次滴滴不是想着怎么提高管理水平,降低出现问题的概率,而是总想通过出租车来吸引大家的注意力,让大家忽视滴滴自身存在的问题,这样到最后问题依然还是存在,这有什么用。出租车再不好有政府,交通部门,公司的层层管理,出现问题的概率要低很多。而滴滴呢?从网约车管理办法实施以来,就没接受过政府部门的管理,中国的法律对滴滴来说毫无约束力,我不相信这样一个目无法纪的公司会比出租车更安全。与其天天黑出租车不如改正自身存在的问题更有用


售后服务技术总监


终于有人问这个问题了,个人认为,出租车问题更多,但是媒体不太关注,报道的少,滴滴事件影响这么大,是因为被舆论瞄准了。

其实滴滴事件一爆发,我就感觉有些媒体报道的苗头不太对,比如说办案人员多次沟通、辗转数次才拿到嫌疑人的资料,过程描述十分夸张,把一件正常走流程的事情夸大了,然后舆论一下就爆发了,所有的罪过一下子成了滴滴一家之罪。其他方面先不谈,这里仅就资料审核这件事进行一下简单的分析。

首先,必须承认滴滴的办事流程不够好,效率太低,但也仅仅是不够好而已,还远远不到草菅人命的程度,我们从正常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滴滴要保证用户的资料安全这点是没问题的,大家想想自己每天收的垃圾短信,想想早就被人转手卖了无数次的个人资料,应该说滴滴对信息安全还是很负责的,至于办案人员未能第一时间拿到资料,我认为这是因为公安与滴滴之间并未事先建立一个信息共享的机制,这不是滴滴一家之过,毕竟一个巴掌拍不响,滴滴要想做好这一块,还得得到公安机关的配合和支持不是吗。据说美国已经有这样的机制了,很值得我们学习。但是在这个机制缺失的情况下,办案人员有必要及时主动地提供自己的警察身份证明以帮助自己尽快拿到资料,而不是说一句“我是办案人员,赶快把资料给我”就可以了,如果真的凭这一句话就给了资料,我反而觉得滴滴不负责任,因为任何倒卖个人数据的违法分子都可以伪装成警务人员,以紧急破案为由套取用户资料,那样就乱套了。现在的问题是,滴滴按流程办事,但是效率不够高,这是滴滴的罪,但是不能无限放大他的罪,因为各行各业都存在这样那样的管理乱像。

现在舆论都针对滴滴,我说这些东西可能被喷成滴滴公关,在此声明本人不是公关,我也就当个键盘侠的水平,滴滴也不稀罕我这样半吊子的公关,说这么多,一是因为晚上失眠了睡不着,二是因为一直都隐隐感觉滴滴被针对了,所以感慨一下,还请大家轻喷。觉得我说的对的小伙伴们,麻烦点一下赞,本人玩头条三年了,点赞还从来没过二百……


從容4998888


全国的滴滴快车百分之九十都是私家车在非法营运的,这车子改成营运车八年报废谁也不会去改成网络预约出租车的,一改就要从业资格证加上营运车的保险,费用就要加倍的。很多司机利用滴滴快车软件都是跑黑车,平台是知道的,他们只收取提成费用,还鼓励司机违法,说罚款平台给报销。其他的都不管,我说既然想当(小姐)就别怕逼疼。这里又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的就别想了,国有国法,行有行规的,国家政府不会让权大于法的!



xgp595388


其实最大问题是在交通运输不,你早干嘛?司机严格合法化,让黑车司机有统一管理化,可以增加上岗,可以增加效率。出事能找到人。但是交通运输部显然是只知道罚钱,不去与滴滴很好的协调。这就是在其位不谋事!另一个是要你麻痹运营证,车子自家的,又不是公司的,政策乱出。只要登记交通部,滴滴协同,再经过考试不就好了。


河马先生717


网约车5000万辆,出租车200万辆,出租车每年刑事案件数量是网约车的400倍,也就是刑案率出租车比网约车高2000倍,这就是铁一般的事实。再加上网约车破案率基本百分百,出租车只能靠摄像头,谁更安全毫无疑问,剩下的就是立场问题。 ​





Gevy


争论了这么久到底在争论什么?顺风车网约车方便了大家没错我们要指责的是滴滴公司,滴滴乘客要的是安全快捷方便便宜,滴滴司机要的是安全有钱赚,滴滴现在只做到了他自己独赢,什么时候滴滴做到了三赢没有任何一方会去指责滴滴,那些点赞滴滴公司的想想事故要是发在你身上你会怎么样,我们该拥护顺风车网约车


任性不古


我是出租车司机,我来说几句,中国出租车司机大概600万人,从事出租行业都是为了糊口吃饭,估计没有一个人为了约炮,玩女人才开出租车的,而滴滴司机大概3000万人,就按600万人问问自己身边的滴滴司机有多少没有猎艳想法的人,网约车如果不职业化,以后还会出现奸杀案例


活明白了107043541


统计不能找到实质问题,要把视野提高,展宽才能看到实质问题。一项事业如果合天性,顺天道。利益回报可能遥遥无期,但可长存不衰。有问题也是瑕疵,不影响整体。一项事业如果合人性,顺人道。利益回报可能细水长流,但可与时俱进。有问题也是局部,促使改进整体。一项事业如果是狼性,合狼道。利益回报可能急功近利,出问题就是整体,影响全部。如果这规律成立。滴滴必须重新选择事业属性,滴滴就是风投的事业,而要风投改变属性可能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