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遇到這3類面試官,去了腸子都悔青……

面試是面試官通過筆試和麵談來確定應聘者是否符合職位要求的一種途徑,同時,面試也是應聘者通過現場觀察和與面試官的溝通,來確定這家企業是否符合自己的職業規劃的重要方法。面試給公司和應聘者提供了進行雙向交流的機會,能使公司和應聘者之間相互瞭解,從而雙方都可更準確做出聘用與否、受聘與否的決定。

面試遇到這3類面試官,去了腸子都悔青……

作為應聘者,要如何辨別一家公司是否值得去呢?其中最直接的一種方式就是觀察面試官的表現。如果遇到以下3類面試官,記得千萬別去

面試遇到這3類面試官,去了腸子都悔青……

  1. 電話邀約時,對應聘者的問題表現出不耐煩。

電話邀約是面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和應聘者之間建立的第一次“面對面”的溝通,從電話中可以得知公司對招聘 的重視程度,公司的人文氛圍。

近日,正在找工作的陳琳接到了某公司的面試邀約,因為有些信息不確定,於是就在電話中問了下對方,沒想到電話那端就表現出了極大的不耐煩,大意就是希望她不要問問題了,如果你要參加面試,就等面試的時候再問。掛完電話陳琳就在猶豫是否要參加這場面試,從電話中感受到的是沒有熱情和希望,在一番猶豫後,陳琳還是決定去這家公司看看,果不其然,這真不是自己理想中的工作,沉悶的辦公氛圍,格子坐裡的每個人臉上都是一副痛苦和不情願的表情,偶爾能聽到員工給客戶打電話的聲音,也都是沒幾句就啪一聲掛了,緊接著一段牢騷:這客戶什麼素質,話都沒說完就把我電話掛了。面試結束,陳琳快速的離開了這家公司。

2.面試官只問問題,不正面回答應聘者的問題。

面試是建立雙方瞭解最直接的途徑,雙方如實回答對方的問題是對這場面試最起碼的負責和尊重。

陳東是一名網絡工程師,最近準備換一家公司,便投遞了幾份心儀的公司開始面試,在一場面試中,因為應聘的崗位需要較長時間的初查,就問面試官出差補貼和加班調休的問題。面試官聽到問題了,臉上浮現出一絲嫌棄說這個問題要等入職後,在入職培訓中,有專門的人會說到,然後直接繼續問自己的問題。陳東沒有選擇這家公司,後來從同行中瞭解到,這家公司因為長期超時長加班及拒絕支付加班工資被員工實名舉報。

3.面試結束後,讓應聘者無限期等待。

面試結束後,根據行業、公司大小、內部流程的不同,給到應聘者的反饋時間也自然不同,不過,無論長短,成熟穩定的公司基本都會告知反饋結果的時間,不會讓應聘者毫無期限一等再等。

陳晨最近去一家公司面試了一份銷售總監助理的工作,從電話溝通到現場面試、複試感覺都比較滿意,面試官也表現出了對她的滿意,告知她一週後會通知面試結果,於是她就把其他的面試邀請都婉拒坐等通知,可是,一週後根本沒有等到企業的通知,於是她主動給企業打電話詢問結果,企業給出的回覆是因為某個領導出差還沒批覆,需要再等一週,所幸,一週後真的收到了企業通知,通知她第二天去入報到。帶著滿腔熱情入職了這家公司,1周2後HR就找到了她,和她協商轉到另外一個她並不喜歡的崗位,這周的工作無論是工作熱情、任務完成、和同事的關係都沒有任何的差錯,就想找公司要個說法,公司乾脆找了個牽強的理由讓試用期的她離開了公司,後來才得知,原來她那個崗位是要留給一個關係戶的,中間好似發生了一些什麼插曲便有了陳晨的那一週工作經歷。

面試遇到這3類面試官,去了腸子都悔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