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之大源,就是天时、地利、人和也

自古以来,读《易》之争论辩解喧赞不止,深奥难懂视为天书,使人望而生畏!《易》之雏形乃是上古人祖伏羲画八卦而渐之演化所得,经历了母糸社会的《归藏易》,父糸社会的《连山易》和周文王及周公所演化的《周易》三个阶段。考查以及文史所得,从甘肃天水到河南淮阳应是迁陡来源,从两地天文、地理、人事上看,在甘肃省天水人祖伏羲就应该已有了"一画开天地"而"人处其间"的"阴阳"观念,至河南省淮阳画卦台彻底推演画出了先天八卦。而最初的八卦,人祖主要用于对天气的预报和一些人事趋吉避凶的预测。在当时以人祖为首的社会精英已经有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模糊概念,甚至已经有了64卦的推演或印象,即便当时还没有文字的出现,但是已经有了有初步语言交流的能力,却不能很好的交流和表达深奥的道理和智慧而已。那时已经有了天时不济,寻地利,趋吉避凶需人和的模糊概念,迁陡的过程和成功使人祖伏羲进一步形成了先天八卦的理论思维和初步推演及画成最初的符号。只是当时的八卦推演和预测,已经能够或说足够应对当时简单的部落社会生活,根本不需要更复杂的64卦推演或说时人蒙化无法流传应用。故而推知《易》之大源,乃是天时,地利,人和也,正是天下之至简成其至大而又易知也。 至于以人祖伏羲为首的部落当时为什么在甘肃省天水一带,不是此文要谈的内容,从许多文史资料考证来看,那里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应该是已不太适合族群生活了,于是顺延黄河迁陡至淮阳一带,这里水草丰盛,物产丰富且又气候宜居,便在河南省淮阳龙湖一带居住下来,还有一点可以肯定的说,那时的龙湖要比现在大的多! 还有一个重点需要说明的是,为什么以人祖伏羲为首的上古人类,他们是怎么知道要向河南省淮阳龙湖这一带迁陡呢? 我们都知道在地震、海啸等大的自然灾害到来之前,好多动物的"第六感"、"第七感"非常发达,能提前预感到灾难的到来。而上古人类刚从低级动物界脱离出来,同样他们中一少部分人还保留着相当一部分发达的"第六感"和"第七感",能预感到哪个方向更宜居,只不过这项特异功能后来退化了。其二,那时的上古人类由于长期的经验总结已经传承出来了一部分相当发达的天文、地理知识,甘肃省天水的大山海拨也是很高的,如果夜观天象,昼以府查地理,清浊之气还是很容易观测到的,当时西方寒凉高远,北方冷酷干燥,南方湿热障气,唯有东方宜居了。其三,也许会派一部分前去四方勘查了,东方宜行向好,故而举部落东迁至此龙湖一带。可以预测,东迁至此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也是经过长期跋山涉水的,其间少不了首领的领导和部落的团结所形成的人和之力。 对于八卦的来源,《周易》书里的《糸辞下传》中有这样的说法"古者包牺氏(即伏羲)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讲天文),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讲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讲人和),以通神明之德(讲天地之大德,曰生),以类万物之情(讲参赞天地之化育)"。这是对以上很好的解读说明,笔者亦不敢妄自揣测也! 综上所述,我们从文史资料、考古及诸多研学所知中华民族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就有了"天地之大德,曰生。" "天道自强不息,地道厚德载物。" "人道以参赞天地之化育"和美"天人合一"的思想,也正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思想的来源,也是"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理论根源。"天人合一"的概念和意义有诸多,我们别的不说,它有一个说法就是"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古人是非常重视的,比如,无论风水理论,还是人文景观理论,抑惑是正在大力重视的生态环境理论等也都是非常重视的。 说道这里不宜再泛论了,用老子的话做一个对联总结。上联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下联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横批是"天人合一"。我想这也是对《易》之大源,对天时,地利及人和思想及哲理的最好解读和总结,如果天时不济,地利失衡,人和焉存?这些思想理念,对现代社会的未来发展应该有诸多启发!

摩提微音头条号:周天瑞普,古琴新唱,龙都文顼谭,传承解读新文化,新理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