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中國:茶馬古道 斑斕鹽鄉

從西藏芒康縣城出發,翻過紅拉山,沿著瀾滄江畔向南。江水一路奔騰,在滇藏交界處的深谷裡形成了一個近似“S”形的小小拐彎,以產鹽而聞名藏區的鹽井就藏在這道拐彎裡。鹽井納西民族鄉地處西藏自治區芒康縣,歷史上這裡是吐蕃通往南詔的要道,滇茶運往西藏的必經之路,獨特的地理位置讓它成為茶馬古道上的一座重鎮。

鹽井歷史悠久,傳說早在吐蕃王朝以前就有鹽田。格薩爾王和納西王羌巴爭奪鹽井食鹽而發生的交戰,史稱“羌嶺之戰”,最後格薩爾王戰勝了羌巴,佔領了鹽井,活捉了納西王的兒子友拉。到吐蕃王朝後期,納西王子友拉成了格薩爾王的納西大臣,也成了鹽田的主人。如今,鹽田仍是這裡獨有的一道人造景觀。所謂的鹽田,其實是在洶湧澎湃的瀾滄江邊搭建的一些土木結構的平臺。這裡的居民們先用粗大的原木搭建骨架,然後在上面橫鋪一層結實的木板,最後再鋪上一層細細的沙土。沿陡峭的江岸而上,是一片片層層疊疊用木架子支撐起的鹽田。鹽田之間以簡易棧道連通。而這些錯落有致、五彩斑斕的鹽田,與奔騰的江水、皚皚的雪山、鬱鬱蔥蔥的農田和樹木,構成了一幅秀麗的山水畫。

這裡擁有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古老製鹽術。在鹽井,製鹽的工作都是由女人們來完成的。每天清晨,女人們揹著桶、挑著擔子下到江邊的滷水井取出滷水,再挑上半山腰倒在鹽田裡。一兩天後,滷水便在陽光和強風的曝曬和吹拂下成了固體的鹽。

更為有趣的是,儘管同取一江之水,兩岸的鹽田卻涇渭分明地出現紅、白兩色。西岸的加達村鹽田是紅色,東岸上下鹽井村的鹽田卻為白色,並因此被稱為紅鹽井和白鹽井。這種看似神秘的現象源於瀾滄江兩岸土質的不同——加達使用紅土鋪鹽田,而上下鹽井卻用細沙或白土鋪鹽田。每年的3月到5月是曬鹽的黃金季節,不但陽光明媚,掠過河谷的風也非常強勁,很容易出鹽,這時鹽的品質是最好的。此時也正是瀾滄江兩岸桃花陸續開放的時節,當地人形象地稱此時曬出的鹽為“桃花鹽”。

因為有鹽,原本偏僻的鹽井小村寨變成了茶馬古道上的一個最為繁華的驛站。還是因為有鹽,不少人來到這裡背滷曬鹽,成家立業,繁衍後代。

時光劃過千年歷史。今天,這裡的百姓依然有很多在從事曬鹽工作,但光陰流轉也帶來了現代化的新技術,新的生產方式,古老文明也隨著社會的發展潛移默化地發生變化。在鹽田,可以看到,百姓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已經使用了現代化的水泵在抽取滷水,機械與古老的鹽田形成鮮明對比,遠古和現代在這裡交匯。

同時,現代社會的發展帶來的新機遇也改寫著當地百姓的傳統生活方式。相較於從事傳統的曬鹽技藝,一些百姓選擇外出務工。還有些村民經營起了農家樂,一年的收入可以達到十幾萬元。

芒康紅葡萄酒遠近聞名,現在,鹽井居民戶戶栽培葡萄,家家會釀造葡萄酒,達美擁雪山腳下所產的達美擁葡萄酒被人們熱烈追捧,成了西藏的特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