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全南县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指导健康扶贫

江西省全南县被称为“江西南大门”。该县辖9个乡镇,86个行政村,总人口21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3.9万人。目前,该县有省级贫困村8个,其中4622户、14916名贫困户已建档立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患病人数3212人。此外,因病致贫1709户,是全县贫困户的36.97%。

为积极开展脱贫攻坚任务,狠抓落实,切实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问题,助力健康脱贫攻坚,现已实施以下几点工作安排。

一、完善“四道医疗保障线”,提高了贫困人口健康保障水平。由县财政补助资金838.15万元为全县贫困户购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疾病医疗补充保险,全县实现了符合享受“四道医疗保障线”人员应保尽保。对少部分贫困人口个人住院自付比例超过10%的,由县财政兜底保障,补齐差额,确保全县贫困人口个人住院自付医疗费比例控制在10%以内。

二、落实医疗惠民政策,减轻了贫困人口医药费用负担。(一)落实“先诊疗、后付费”措施。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县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均可享受“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即免交住院押金,待办理出院结算手续时,只需缴纳住院医疗费个人承担部分,切实解决了贫困人口住院资金困难问题。(二)落实“三免四减半”措施。所有公立医院全部落实对贫困人口就医全面实行三免四减半政策(门诊免挂号、肌注、换药手续费,住院三大常规、B超、胸片、床位费各减免50%)。

(三)落实“目录外费用5%”由医疗机构负担措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县乡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费用,目录外医疗费用由县内定点医疗机构负担5%,并在出院时直接减免。(四)落实“一对一”健康管理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一是开展了贫困人口一对一健康管理。目前已为1491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建立了健康档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实行“一对一”健康服务,定期为贫困户开展随访管理等服务,对贫困人口中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65岁以上老年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重点人群开展免费健康体检服务,随访次数由每年4次增加到6次。二是实行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规定签约医生定期上门为贫困户开展医疗保健、健康教育等服务。(五)落实“重大疾病”免费救治措施。继续实施“光明·微笑”工程、儿童两病、妇女“两癌”、尿毒症、重性精神病等10类重大疾病免费救治,全面开展城乡贫困人口15种大病专项救治工作。

三、实施健康扶贫便民措施,方便了贫困人口看病就医。(一)实施贫困人口“一站式”结算服务。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设立“一站式”综合服务窗口,同时设立“贫困人口优先”标识,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补充保险、医疗救助“四道医疗保障线”和“一站式”信息交换和即时结算,贫困患者只需负担自付医疗费用。

(二)设立扶贫病床贫困人口优先服务。县内各医疗机构专门设立扶贫病房,设置专门的扶贫病床,优先保证贫困人口住院治疗。县级医院按照扶贫病床占总床位的5%,乡镇卫生院不少于2张的要求均设立了扶贫病床,全县共设扶贫病床95张,其中县级医院39张,乡镇卫生院56张。(三)开通绿色通道,贫困人口慢性病即时审批。按照市医保局门诊特殊慢性病审批要求,参保对象申请门诊特殊慢性病时间为1季度审批一次,为减轻贫困人口经济负担,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发生,我县为贫困人口申请门诊特殊慢性病设立绿色通道,贫困人口持相关慢性病申批材料即来即办,及时享受医疗待遇,从根本上解决了贫困人口就医看病困难问题。(四)加大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一是大力推进公有村卫生计生服务室建设,未来将实现86个行政村公有产权村卫生计生服务室实现全覆盖。二是落实乡村医生各项政策补助,对年满60周岁且从业满20周年的在岗乡村医生按每人每月80元的标准每年年底发放养老生活补贴,对在册在岗乡村医生从事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予以每人每年2100元的补助资金。(五)全面开展“万名医生进万家”活动。
制定下发《关于开展健康扶贫万名医生进万家活动通知》,按照对口帮扶乡镇卫生院名单,对县级三大医院任务进行合理分配。从启动“健康扶贫万民医生进万家活动”工作以来,各级医务人员,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心贴心”沟通交流,将政策宣传、健康知识、人文关怀送给基层群众,服务百姓健康。

四、补齐健康扶贫工作短板,提升了贫困人口享受健康服务获得感。一是继续创新工作思路,进一步深入开展健康扶贫再提升工程。结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任务,全面开展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医联体建设等工作,积极探索重大疾病、慢性病、精神病、失能病人护理保险制度,推进健康扶贫再提升,完善“四道医疗保障线”,进一步巩固健康扶贫取得的成效。二是继续严格督导机制,进一步解决贫困人口医疗问题。完善健康扶贫联通联动制度,强化卫计、扶移、人社、民政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围绕健康扶贫工作任务、政策落实和扶贫成效等方面,进一步严格督导机制,扎实做好健康扶贫各项,切实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问题。三是继续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扩大贫困群众政策知晓率。多渠道、多形式,加强对健康扶贫项目政策宣传,扩大贫困群众政策知晓率,同时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成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