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滅趙的時候,楚國和其他國家為啥無動於衷?

李成蹊


朋友們別搶,這個問題我來答:

一部春秋戰國史,各國之間的征伐始終圍繞著“合縱”“連橫”展開。各國為了自身利益是絞盡腦汁,煞費苦心。有的國家越來越強大,有的越來越弱。

其實戰爭就如叢林,弱肉強食,物競天擇時,才適者生存。在秦王贏稷時,華夏大地與秦能抗衡的無非齊,趙兩國。其他幾國無非是看人臉色,擇菜下飯罷。

贏稷為了實現祖先宗嗣的東出願望,勵精圖治,奮發圖強,大刀闊斧進行改革,休養生息屯兵練卒。準備伺機以待。

隨著範睢的加入,君臣將相同心,全國上下眾志成城。秦王釆納了範睢“遠交近攻”的建議。率先發難韓魏兩國。意在以兩國為跳板,劍指其它列國。

為何先進攻韓魏呢?主要有兩層:

1.韓魏為七國交通樞紐,南北東西都必經這兩國,為軍事要道。在則,緊鄰秦國,任何的合縱都直指秦國門戶。危險性大。而發難的目地不是馬上消滅,旨在讓兩國徹底成為秦國的友好邦交,解決東出的風險。

2.還有一個好處則是,進一寸而得寸土,不會像以往採用的“近交遠攻”那樣,徒勞無功不說,反而他人做嫁衣。

而趙國則趁著秦韓交戰,撿個大便宜,不費一兵一卒接收了韓國的上黨郡。而這一舉動讓秦趙兩個強國率先開戰。

不多久,兩國對峙長平。雙方共出動了百萬大軍。而這一戰,也是戰國期間,投入人數最多的戰役,耗時最長的戰爭。

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最終以秦軍勝利而結束。從此,秦軍威鎮四海,三晉大地無不唯首是瞻。經此一戰,趙國也由強國逐步衰弱下去,在無力與秦為敵。

七國中也就只有秦齊兩個大國了。

齊泯王時,齊王好大喜功,也好征戰,往北討燕國,往東攻楚國,往西又和韓魏趙交戰,而他這幾次也都贏了,一時風頭無幾,沾沾自喜,不可一世。終於招來五國的抱復,差點滅國。經五國合縱伐齊後,齊國也就一蹶不振了,國本大傷。

秦國本想與其決一勝負,沒想有人待勞,也樂的個坐山觀虎鬥。

至此,贏稷時的所謂秦趙齊三大國鼎立的局面就變成了秦國一家,從此一家獨大,傲視群雄,所向披靡!

講到這裡或許就能明白:秦始皇統一六國是多少代人的苦心經營。沒有祖先的累積,也就沒有後世的迸發與輝煌。

始皇統一天下總共才用了10年時間。在清除內部叛亂,集中皇權過後,君臣之間開始謀劃統一方略。

延用遠交近攻策略,先從韓趙開始。釆用尉繚計策。重金賄賂各國權臣,奸臣。離間各國合眾之策。一切的佈署方針完畢,磨刀霍霍,隨時征戰。

公元前230年,秦王率先派內史騰滅韓。接著派王翦滅趙又重創燕國。緊接是王賁伐戰魏國。在下來是楚國滅亡。又北上俘虜燕王喜,多方包圍齊國,齊地不戰而降。於221年終於滅掉六國,完成了大一統。秦始皇也成了千古第一帝。

但在整個統一戰中,最可惜是趙國。一代名將李牧忠君報國,頑強戰鬥,巧用戰法,大敗秦軍。誰曾想,沒死在戰場上,卻死在奸臣的汙陷,君王的猜疑中。而這一切都是秦王的重金離間帶來的勝利。

在整個統一中,秦國是上下齊心,精心準備規劃。反觀六國,則是各人自掃門前雪,離心離德,上有昏君,下有奸臣。

整個的統一進程中,秦國始終秉承內外結合作戰,外以武力,內以離間瓦解。使其君臣不合,動搖民心。而隨著李牧的死,趙國的滅亡。其他各國就如秋風掃落葉,再也沒有根本的力量對抗秦兵。雖說其後的楚國也戰勝過秦軍李信,那也只是曇花一現,不足以挽救敗勢。——李牧的死,就是對各國最大的打擊。李牧素來在列國中威信極高,也是戰國後期戰神級別的人物。

為何秦軍攻趙,其它各國不合縱呢?

1.都求自保,不想與強秦為敵,存著僥倖心理與之和瞌相處。

2.確實國弱民乏,國家經濟不允許。很多列國連年天災乾旱,收成又不好!秦國不同,有巴蜀大糧食,既便關中乾旱也不打緊。

3.秦國人口眾多,兵多將廣,一直以來秦軍被稱為虎狼之師。能征善戰,兵卒悍勇。

4.後期的各國君主多為昏庸淺薄之人,加之佞臣當道,就如趙王遷,聽信讒言殺李牧。君臣不團結,不同心。

5.秦軍地理位置佔優,東出不論哪方,都佔據優越地形。進可長驅直入,敗可緩緩守之。

6.大勢己去,眾然六國合縱,強秦也並不懼怕。在這之前,秦國也不只一次的化解或渡過合縱的危機。

秦國的統一,是大勢所趨,非一日之功。歷史也沒有假設,既便沒有始皇,也有後來的劉邦。

本篇結束!


銘豪談史


秦始皇嬴政收拾掉嫪毐和呂不韋集團,抓回政權起用尉繚等人之後,對六國除了進行內亂和金錢收買分化等略策,正面上大兵壓境,以戰養戰,統一天下的趨勢漸成。到這個時候,六國已沒有一個國家能正面扛住秦國了。就算六國合縱牢固,也必然經不住利益誘惑和敵國分化,會走向破盟各顧各,形不成六國如同一國的效果,依然逃不掉被逐個擊破的下場。在滅趙之前,三晉的韓國已入秦國之手,雖有內亂,大局穩定。燕國遠在東北,還長期充當秦國遠交近攻的戰略盟友,不在趙國背後捅刀算好的,齊國在五國攻齊後,灰心消極閉關鎖國不問世事。這三個國家作不得數了。

剩下的能騰出手的只有魏國楚國,長平之戰能打成秦趙單挑,韓趙的騎牆是促成因素,從這裡可以看出魏國遷都後的國策,以守為主,秦國不打他就暗自高興了。雖然在邯鄲之戰魏國合兵擊退秦軍,後來還有信陵君率兵追擊秦軍到函谷關前等事,但那是因為魏國有信陵君在,安釐王投鼠忌器,不情願的被強綁上戰車,之後對這位弟弟是深為忌憚,信陵君被軟禁鬱鬱寡歡,在秦國派出王剪進攻趙國,與李牧相拒時,信陵君已死了十多年,魏國無人,親秦媚親大行其道,在趙亡之後,還與秦國合兵進攻楚國,自不敢出手前去搭救將亡的趙國而引火燒身。(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趙國被秦國打殘之後,六國能正面接招強秦的只有楚國。對這個和自己從春秋活躍到戰國時代的國家,秦國一直沒有掉以輕心,在任何時候都防著他,從楚懷王時就開始進行分化瓦解與進攻,壓著楚國打,不讓他恢復元氣,把偌大的蠻夷大國的國都,打得從郢都遷到陳地再到壽春,可知國勢如何。邯鄲之戰後,楚國相春申君黃歇曾組織了一次合縱攻秦,六國聯軍攻打到函谷關前,被秦軍大舉出擊,潰敗而退。可知楚國對秦,已是無能為力了。(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何況,其時楚國的形勢比之前更嚴峻,春申君得到楚考烈王的信重,見楚王多年沒有生下兒子,除了為他物色美女進獻之外,還親自上陣,收了李園的美麗妹子為妾侍,待她有了身孕再送入宮,真正為大王分憂,不久生下一個兒子,就是後來繼位的楚幽王。黃歇的李代桃僵之計玩得漂亮,無奈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李園設計除掉春申君,自己大權獨攬,把國政搞得烏煙障氣,內部矛盾重重,在這樣的情況下,楚國也是眼睜睜看著趙國滅亡,無力援助。


南方鵬


我字多,看我沒錯。

秦國統一六國的第一個國家就是大名鼎鼎的趙國,在當時秦國的實力已經很強大,這時候如果幾個國家不聯合起來是戰勝不了秦國的,但是為何大家卻都眼睜睜地看著趙國被滅而無動於衷?

遠交近攻,連橫破合縱

在戰國早期幾個國家之間還是有著蘇秦作為中間人保持聯合的,確實在這段時間內雖然秦國的實力已經很強大了,但是依舊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所以在沒有張儀來秦國前,秦國一直是被動的。

當時齊國和楚國是兩個大國,並且暫時跟秦國離得還是比較遠並沒有太多的利益衝突,所以秦國就採取了議和的措施,秦國和齊國之間進行通婚,秦國是最西邊,齊國是最東邊,這樣一來,在中間的三晉就被趁機吞掉,起初齊國還會幫助趙、魏、韓這三個國家,但是在和秦國通婚之後就再也不管不顧了。

於是從這裡看的話,不是不幫而是不能幫。

各懷鬼胎

燕國的位置是處於趙國之後,趙國因為經過“胡服騎射”這一輪的改革後整體實力大增,但是燕國依舊是一個小國,所以趙國就經常攻打燕國,燕國沒有實力只能忍受這樣的屈辱,但是在長平之戰後趙國實力大弱,作為一隻仇恨趙國的燕國怎麼會選擇出手相助?要不是能力有限,我想肯定會支援秦國攻打趙國。

至於和趙國接壤的魏國和楚國,這兩個國家沒有燕國那樣弱小,所以平時跟趙國在戰場上也是頗有來往,關係談不上好壞,但是如果你出現狀況了,那麼我一定會選擇落井下石而不是去幫你。

其實這時候主要是因為大家還沒有意識到秦國早已經今非昔比了,在趙國滅亡之後大家才發現秦國已經這樣強大了,只能說當時的各個國家太為自己著想從而忘記看長遠的利益。

虎狼之爭,分食其肉

在當時趙國的實力在六國中可以說是僅次於秦國,所以在其他五國人眼裡,這就是虎與狼之間的爭霸,無論是哪一方輸贏皆對自己有好處,事實如此,秦國和趙國確實實力雄厚,一個長平之戰打了三年之久,雖然秦國在此戰中獲勝,但是在兵力上也是傷其筋骨,可以說是達到了其他五國想要的目的。

總結

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出戰國中這七個國家真可謂是各懷鬼胎,生怕自己吃虧被別人給吞併,於是最終就造成了這樣的結局,只顧眼前的利益,最終被秦國統一天下,可悲啊。

感謝閱讀,如果覺得不錯,關注、點贊,這些您的隨手之舉,就是對文青最大的鼓勵和支持,謝謝你。


文青聊史


在大秦帝國橫掃六國之前,第一個被滅的是趙國,可以說戰國當中的所有國家都明白,秦國是虎狼之師,大家不聯合起來一定會被滅。可是在秦國滅趙的時候,楚國、魏國、燕國卻無動於衰呢?

很多時候,大家總是從習慣當中尋找規律,秦國自從商鞅變法之後,實力空前絕後。

原本能跟秦國對抗的趙國也在長平之戰後,直接將自己的優勢打沒了,從此淪落為二流國家。

可以說戰國當中的燕國、楚國、魏國和齊國都看著秦國把趙國給打殘了,但同時秦國也受到了巨大的傷害。

也就是說當時的秦國與趙國,看似秦國佔了上風,可實際上屬於兩敗俱傷,並且趙國之後修身養息了二十年時間。

大家都以為趙國再次回到了自己最強盛的時刻,雖說秦國依然強大,但是這些國家並沒有當回事。

這就好像狼來了這個小故事一樣,趙國長平之戰被打慘了,然後跟周邊的國家各種求救。

等大家拼命的支援趙國的時候,卻發現趙國並沒有達到快滅國的地步,也就是說趙國依然還有實力。

這個所謂的實力就是把北方的燕國給狠狠的揍了一頓,當時大家就不爽了,看來趙國還是很堅挺的嗎?跟秦國拼了個兩敗俱傷,還有實力把燕國揍一頓。

於是大家就開始提防起趙國,畢竟之前的趙國經過胡服騎射之後,也是數一數二的強國,雖說經過長平之戰,誰知道這其中是不是有什麼陰謀呢?

畢竟戰國時期實在是太亂了,大家打來打去,從來沒有真正的聯合過,如果不是西方的秦國在一邊虎視眈眈,也許中原這個國家早就打出狗腦子了。

北方的燕國跟在趙國的屁股後面,經常被趙國用拳頭說服教育,內心早就對趙國不滿了。

當時的長平之戰,雖說燕國也被嚇了一跳,可是最開心的就是燕國了,因為機會來了。

說實話燕國的地盤處在北方,不論是農業還是人口都不怎麼樣,如果有機會吞併了趙國的地盤,也許燕國也可以發展成戰國實力最強的前幾位當中。

於是小翅膀打算展翅高飛的燕國,直接讓趙國教了一下如何當一個安分守己的好人,所以說趙國如果出事,燕國可能是開心的一個,能在關鍵時刻不落井下石就已經很不錯了。

而齊國自從被當初的東方五國給合縱過一次之後,可能是直接被打傻了,屬於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在自家搞發展的典範。

從頭到尾齊國就是看著大家一起打生打死,哪怕趙國被滅了,齊國也無動於衰,用我們的話說,齊國已經被打成了植物人。

而魏國、楚國等國家,一直以來跟趙國的關係說不上壞,但是絕對談不上好,只要有機會能吞趙國一口就是一口。

說白了就是這些國家幾乎都是各自為戰,從來沒有真心的想要聯合過。

其實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像魏國這樣地盤比較小的國家,跟其他國家聯合的時間長了,很有可能直接被吞併,畢竟自己的地盤實在是太小了,經不過太多的戰爭。

一直到趙國被秦國滅掉了,這個時候,大家才反應過來,原來秦國已經如此強大了嗎?

於是大家就開始慌慌張張的搞聯合,可是我們也知道這些國家並非個體,很多事情就算大家想要聯合,可是各方各面的安排依然要大量的時間。

畢竟這件事實在是太快了,已經快到大家沒反應過來,當時的趙國在被來之前,還跟秦國來了一場大戰呢,雙方都是投入了幾十萬的大軍。

如果不是李牧被趙國猜忌,或許趙國依然還可以再堅挺一段時間,很可惜趙王的腦子可能被殭屍給吃掉了吧,除了自毀長城之外,幾乎沒有幹一件有用的事情。


虎頭山小妖


您的這個策略很合理,而且這個策略早在戰國時期就被人提出過,並且取得了一時的效果,這個人就是蘇秦。因為秦國地處西陲,六國防禦秦國,只需要六國全力構築一條南北的防線,所以這個策略稱為“合縱”之策。

沒有瓦解不了的聯盟

古今中外,但凡出現一強多弱的格局的時候,弱國聯盟抗強似乎都會成為最直觀的對策。但是聯盟抗強取得成功的案例卻不多,原因無非兩個字“私利”。

當時蘇秦遊說六國“合縱”的時候,秦國確實處於被動,十五年沒敢出函谷關。但很快秦國就找到了破解“合縱”的“連橫”之法,秦國派犀首去遊說魏齊兩國,約定一起伐趙,利益共享。貪婪是人類固有的頑疾,取得趙國土地的現實利益,遠比唇亡齒寒的崇高說教更有誘惑力。於是魏國與齊國很快跟秦國達成合約,攻打趙國,聯盟被瓦解。

秦國的對策談不上多麼高深,稍有戰略眼光就能看破其意圖。但這個對策的高明之處就在於它直指人性的弱點,明知意圖卻無法破解。

在其後各國的政治角力中,“合縱”、“連橫”的策略始終貫穿其中。我們以戰事最為頻繁,並最終奠定秦國統一基礎的秦昭襄王時期為例,看一下“合縱”、“連橫”的靈活運用。

  1. 秦昭襄王四年,齊、魏、韓三國與秦國結盟,共同攻打楚國。楚國無奈遣太子到秦國做人質請求秦國救楚,秦軍立刻調轉馬頭,殺向韓魏。攻佔了魏國的蒲阪、陽春、封陵三城和韓國的武遂。
  2. 秦昭襄王五年,六國又要合縱之時,秦王與魏、韓兩國在臨晉會面,秦國歸還蒲阪給魏國。合縱聯盟瓦解。
  3. 秦昭襄王六年,秦、韓、魏、齊四國聯合攻楚國,在重丘大敗楚軍。
  4. 秦昭襄王二十二年,秦楚,秦趙分別結盟,攻打齊國,攻陷九座城池。
  5. 秦昭襄王二十三年,燕國的上將軍樂毅聯合趙國、秦國、韓國、魏國五國攻齊,連下齊國七十二城。
  6. 秦昭襄王二十四年,秦趙結盟攻打魏國,攻陷安城
  7. 秦昭襄王三十四年,魏國、趙國聯軍攻打韓國,秦國救援韓國,大敗魏趙聯軍

這一系列眼花繚亂的操作,將六國玩弄於股掌之中,哪裡還有什麼“合縱”之盟。

秦滅趙之戰時魏楚兩國形勢

秦滅趙之戰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公元前236年——公元前232年,這個階段秦趙雙方各有勝敗,秦國沒有取得預計的戰果。所以也無所謂救援。

第二階段為公元前229年——公元前228年,秦國施反間計算計了李牧(趙國總被秦國反間,不長記性啊),最後秦軍攻克邯鄲,俘虜趙王遷,趙國事實上已經亡國。

第三階段為公元222年,王賁滅代,俘虜了趙國公子嘉,名義上的趙國也滅亡了。

綜上所述,最有價值的救援時機是在秦滅趙之戰的第二階段,也就是公元前229——公元前228年。

如你所說,表面上看此時有可能救援趙國的也只有楚國和魏國了。那麼我們看看這個時期楚國和魏國都在做什麼。

魏國

按說魏國最有救援趙國的動機和便利,看地圖就知道,這時唇亡齒寒已經不再是崇高的說教,而是迫在眉睫的威脅。可惜,經過秦昭襄王多年的鯨吞蠶食,魏國已經被打殘,連自保的能力都沒有,拿什麼去救人呢。更重要的是魏國上下連抵抗意志都失去了,成為了秦國的屬國,只能靜待自己被吞併了。

(秦昭襄王)五十三年,……秦使摎伐魏,取吳城。……魏委國聽令。《史記 秦本紀》

我想魏王只盼著亡國後能給自己及家族爭取個好點的待遇吧,應該不敢冒然激怒秦國。

楚國

楚國的實力比魏國稍強一些,但楚國和中原國家的關係一直不好,信任上就有問題。而且楚國內部派系林立,矛盾很多,難以統一思想。

在秦滅趙之戰第二階段的時候,楚國自身也在內耗著:

哀王立二月餘,哀王庶兄負芻之徒襲殺哀王而立負芻為王。是歲,秦虜趙王遷。《史記 楚世家第十》

這場宮廷政變早在公元前238年楚幽王繼位的時候就開始演繹了,春申君黃歇因此被滅族。到公元前228年,負芻為楚王,李園被滅族,整整內耗了十年。楚國哪有精力和勇氣管趙國的“閒事”。

三國聯合未必能阻擋秦國

我們先說楚、魏聯名保下李牧的問題

李牧被殺的罪名是“謀反”,對於君王來說,這個罪名是非常敏感的。兩個國家力保本國的一名“逆臣”,這個行為對趙王來說會產生何種作用力實在很難預料。

另外我們評論歷史人物誰忠、誰奸;誰庸、誰賢,無非都是事後諸葛亮。處在當時的境況下,人們未必會認為李牧不可替代。難道趙王會故意自毀長城?

秦攻趙受挫不是實力問題

長平之戰後,趙國已經不是個旗鼓相當的對手了,秦國之所以受挫,不是實力問題,而是李牧戰術得當,以弱勝強。我沒有查到關於秦滅趙所用兵力的記載,但想來不會超過長平之戰。因為長平之戰趙國損失了四十萬大軍,已經是元氣大傷。此消彼長之下,秦國沒理由投入更多兵力。

要知道幾年之後王翦滅楚足足帶了六十萬大軍,也就是說,在滅趙的同時,秦國仍然有能力抽調軍隊來抵禦楚魏的進攻,至少防守楚魏攻打韓國還是可以做到的。

秦統一已是大勢所趨

商鞅變法之後,幾代秦王畢生都在勵精圖治。而縱觀六國君王,或聲色犬馬,或昏聵無能,要麼見利忘義,要麼嫉賢妒能。不說全是昏君,但也沒出幾個明白人。

到了秦王政時期,秦國統一已然是大勢所趨,滅六國只是時間問題。無論是“合縱”還是李牧,都來的太晚了。


老曹講史


秦國滅趙大概是從公元前229年到公元前228,差不多歷時兩年在這兩年的時間裡,列國沒有一個來救援趙國的,這是為什麼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要根據當時的列國形勢來討論。

在攻打趙國之前,韓國已經在公元前230年滅亡了,因此除了韓國之外,還有齊、楚、魏、燕四個國家可以救援趙國。下面我們分別說說這四個國家沒有救趙的原因。

魏國是距離趙國最近的一個國家,也是最有必要救援趙國的,雙方是唇亡齒寒的關係。魏國不救趙國的原因就是,當時的魏國已經非常弱小了,僅僅擁有以首都大梁為中心周圍的一小塊地盤。魏國自己已經是苟延殘喘了,救趙無疑就是天方夜譚。

楚國作為一個南方的大國,戰國後期還是擁有一定實力的。但是這時的楚國內部極其不穩定,楚哀王在位不到兩個月就被其庶兄負芻所殺,這次政變正好是在秦國滅趙國的同一年,因此楚國是無法有效組織一支軍隊去救趙國的。另外,即便楚國能夠出兵,由於兩國距離太遠,等楚軍到了,趙國差不多也滅來。



剩下的齊國和燕國,則採取了自保的國策。齊國自從五國伐齊在之戰後,除了與秦國有聯繫外,與其他列國幾乎沒有太多的來往。而且當時齊國君臣被秦國所迷惑,與秦國交好,齊國不可能去救趙國。燕國在戰國後期與趙國的關係一直不好,趙國幾次為了彌補秦國給自己造成的損失,而轉過來拼命的攻打燕國,這使得燕國是巴不得趙國被秦國滅亡的。

以上就是列國不救趙國的原因。


浮沉的歷史


從之前的幾件大事來分析一下吧。

1.長平之戰,為什麼大家不幫趙國?原因很簡單,對於其他國家來說,趙國跟秦國一樣是個大威脅,都是王八蛋,他們最喜歡這種鷸蚌相爭的事,等到某一方輸了趁機撈一筆就好。結果也沒讓人失望,趙國元氣大傷,秦國損失也很巨大。於是乎,就有了後來燕國偷襲趙國反被狂草的故事。韓國和魏國那真是有心無力,之前的伊闕之戰被白起幹了24w,對於這兩個國家來說,這個數字有點太高了(從那時起,韓魏兩國就再也沒能掀起什麼波瀾了)。楚國也一樣,鄢郢之戰被白起打的都城都沒了。

在這裡必須說一下齊國,我真是給他跪了。長平之戰秦國是很在意齊國的立場的,如果齊國願意幫助趙國,秦國是不願打這一仗的。結果,齊王建拒絕出兵,甚至連糧食都不出(趙國是軍事強國,但不是經濟強國,長平之戰一大敗因就是經濟。趙王:tmd,連一百塊都不給我!)。

2.邯鄲之戰,為什麼大家願意幫助趙國?原因也很簡單:不能一家獨大。本來勢均力敵的秦趙,長平一戰之後這種平衡被打破了,如果趙國真的被滅了,唇亡齒寒,大家都沒好日子過。於是乎,有識之士如趙勝、毛遂、魏無忌費盡心力組織了一個聯軍,跟秦國幹了一架,贏了。但這裡有好多好玩的小細節:韓國初期沒有出兵(後來秦國敗了他才出來撿了幾座城),魏國也是不想出兵的(竊符救趙後的魏無忌都不敢回國了),楚國也是不願出兵的(被毛遂一頓罵罵醒了),燕國鳥悄的蟄伏著(事後又被趙國揍了),齊國還是三拳打不出個屁來(齊王建是屬烏龜的)。

其實從這個時期,就能看出這些君主的態度了:齊國是“你們玩你們的,我就看看,不插嘴”,趙國是“臥槽,這怎麼打啊,在線等挺急的”,魏國是“搞毛啊,你趙國先頂著,我殿後”,楚國是“好容易不打我了,讓我先喘口氣”,韓國是“這咋又來了啊,不是說好的不打嘛”,燕國是“瓜子啤酒火腿腸,收收腿啊”。

自私自利,這才是這幫君主們的本性。他們深知唇亡齒寒的道理,但是,出兵是會被打的,出兵是要花錢的,出兵是容易被人趁虛而入的;不出兵秦國是會給我送錢的,不出兵我可以用更多錢玩女人的,不出兵我可以天天尋歡作樂而不是去看那些前線戰報的。

別以為那些君主都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也不要覺得合縱連橫這種東西可以改變歷史。“上兵伐謀,其次伐交”,趙亡於郭開,齊亡于田建,這兩個臥底才是決定勝負的人。如果把郭開換成肥義,趙遷換成趙雍,後勝換成鄒忌,田建換成田因齊,你看看你那遠交近攻還好使不?

秦國能滅六國,如果非要從外交上找原因,不是他遠交近攻玩的多好(因為在那種環境下即使剩下幾國合起來也打不過秦國),而是秦國地下工作做得好,收買到了一幫子可以影響決策的人。

遠交近攻不是根本原因,合理利用腦殘才是根本原因。


大明湖畔的二狗


秦滅趙的時候,趙國已經歷了長平之戰,雖全力抵抗但國力已大不如前,滅亡只是時間的問題了。那這時楚國在幹什麼呢?這時的楚國已經歷了懷王之敗,實力已與懷王之前天壤之別。雖仍不失為一個大國,但發起對秦國的決戰需要極大的勇氣。當時楚國與趙國心隔閡,為了趙與秦國對立沒有感情基礎。再說楚國內部:當時楚國仍頑固地實行分封制。早期吳起改革夭折,他用自己的死消滅了七十多個封君,緩和了分封制給楚國帶來的弊端。但到了秦滅趙的時期,這個問題已十分突出。中央政府已難以作出大的決策和實施大的措施了。


九日共由


這問題可是冤枉了楚國


春秋戰國時期中國社會極為混亂,當時,舊有的奴隸制開始崩塌,新興的封建制度在秦國生根發芽,並最終使得秦國國力超過了東方六國,始皇帝嬴政也是在此基礎上開始自己一統八荒的雄途偉業

趙國是秦國後期的主要對手,這時齊楚都已經衰弱,趙國是唯一能與大秦對抗的國家。所謂唇亡齒寒,為何秦滅趙時五國不能統一支援趙國以求滅亡秦國,其實道理很簡單。


秦滅趙之戰發生在公元前236年(秦王政十一年)至公元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這個時候韓國已經被滅亡,齊國和秦國交好,魏國害怕秦國,二者不願出兵,而楚國在此前就被秦、晉攻破了好幾次國都了,但因為楚國人口太多沒能滅國,而且秦在公元前226年已經開始發動對楚國的決戰,換句話說,趙國覆滅的時候楚國也快要滅亡。這時候楚君哪來的兵力去救趙呢?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秦王一日與李斯議事,誇韓非之才,惜其已死。李斯乃進曰:臣舉一人,姓尉名繚,大梁人也。深通兵法,其才勝非十倍。王乃以賓禮召之。

尉繚見秦王,長揖不拜。王答禮,置之上座,呼為先生。繚因進說曰:夫列國之於強秦,譬猶郡縣也,散則易盡,合則難攻。夫三晉合而智伯亡,五國合而齊湣走。大王不可不慮。王曰:欲使散而不復合,先生計將安出?繚對曰:今國家之計,皆決於豪臣。豪臣豈盡忠智,不過多得財物為樂耳。大王勿愛府庫之藏,厚賂其豪臣,以亂其謀,不過亡三十萬金,而諸侯可盡。

秦王大悅,尊尉繚為上客,拜太尉,主兵事。其弟子皆拜大夫。於是大出內帑金錢,分遣賓客使者,奔走列國,厚賂寵臣用事者,探其國情。王復問繚兼併次弟,繚曰:韓弱易攻,亦先;其次莫如趙魏。三晉既盡,即舉兵而加楚。楚亡,燕齊又安在乎?王曰:善。

時韓已附秦稱藩,則趙失助之半矣。趙之豪臣郭開收賂三千斤,始譖廉頗,今復譖李牧,皆為開所害,韓趙已為秦囊中之物。

燕遣荊軻刺秦未遂。秦王謀於尉繚,繚奏曰:燕棲於遼,趙棲於代,譬之遊魂,不久自散。宜下魏,次及楚,燕代可不勞而下。

楚國地盡東南,號令一出,百萬之眾可具。秦一戰定淮南北;二戰平吳越。楚祝融之祀遂絕。

初魏使人結好齊王,說以利害。言:魏齊乃唇齒之國,唇亡則齒寒,魏亡,則禍必及於齊。願同心協力,互相救援。齊相國用事,多受秦黃金,齊王聽相國之言,不救韓魏,每滅一國,反遣使入秦稱賀。及聞五國盡滅,今誤信奸相,至於亡國,悔之何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