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生活從來不會因為你的不幸而溫柔以待,幸福要自己爭取

沒有人能選擇自己的出身,電視劇《安家》裡的房似錦,出身於一個讓人窒息的家庭,剛一出生,極具重男輕女傳統思想的媽媽潘貴雨便要把活生生的她淹死在井裡,得其爺爺救下,才倖免於難。

然而,生活從來不會因為你的不幸與艱難而對你溫柔以待。

工作後,她成了媽媽潘貴雨的“搖錢樹”和壓榨對象。

劇中,潘貴雨首先利用房似錦對弟弟的情感來要脅她給弟弟買房和還房貸。

其次利用房似錦的爸爸的“車禍事件”來壓榨。

《安家》:生活從來不會因為你的不幸而溫柔以待,幸福要自己爭取

面對潘貴雨一次次的壓榨和要脅,房似錦仍然忍氣吞聲、逆來順受,更加令潘貴雨得寸進尺,最後還利用爺爺的生命安危來敲詐她。

或許有人要問,真有這樣的媽媽嗎?

房似錦不會反抗嗎?不會逃離嗎?

如果是現實中的你,會怎樣做?

沒有標準答案,因為這個世界真的沒有“感同身受”,只能說“針沒扎到你的肉,你不知道有多疼”,只有真的被紮了,你才會有真實的感覺。

工作上,我們看到房似錦開始的人設是比較自私的,雖然她工作認真積極、一絲不苟、業務能力特強,但她多次撬同事的單,為了賣房賺錢有點“不擇手段”,但她仍然是有底線的。

後來在徐姑姑的感染下,做事做人也越來越有人情味了。

其實,房似錦的內心是善良的,有情有義的

她沒有逃離那個糟糕的原生家庭,她為的是報答爺爺對她的養育之恩。

雖然是受到潘貴雨的要脅,她才扛下了幫弟弟還房款的責任,其實她是為了報答弟弟曾經的呵護之情;過去,弟弟在潘貴雨把她往死裡打的時候會找爺爺來救她,在她受傷的時候心疼她。

滴水之恩,湧泉相報”,會感恩的人是真正善良的人

房似錦的善良和對工作的熱忱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安家》:生活從來不會因為你的不幸而溫柔以待,幸福要自己爭取

托爾斯泰說:“藝術是生活的鏡子。”

影劇故事裡,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大部分都是對現實的加工和改裝,只不過,現實中的人格要比影劇豐富、無理得多。

記得5年前,同村的一個姐姐出嫁,我看到了她除了腿上和後背有深淺不一的疤痕,手臂上還有一條從肩到肘關節長,像蜈蚣一樣的疤痕,特別嚇人,塗了好些遮瑕膏也沒能蓋住,過後問及奶奶才知道姐姐的這條疤痕的來由。

姐姐的爺爺以前是做“包工頭”的,在那個年代很賺錢,所以那時她家在村裡是數一數二的富貴人家。

可惜好景不長,在姐姐出生那年,她的爺爺奶奶雙雙出車禍離世,姐姐的父親是獨生子,繼承了全部遺產,按理來說,一家人生活無憂。

姐姐的父親是三代單傳,非常想生個男孩,可姐姐的媽媽好幾次懷胎都先後流產,夫妻因為這事整天吵架。

《安家》:生活從來不會因為你的不幸而溫柔以待,幸福要自己爭取

不知道何時,姐姐的父親染上了賭癮,更加是家無寧日,於是,姐姐成了他們倆的“出氣筒”。

姐姐的媽媽把她當成“剋星”,把生不出男孩原因歸咎於她,一生氣就打她、罵她,父親更加離譜,一輸錢就罵姐姐是“喪門星”,拿菸頭燙她。

有一次,倆夫妻因為錢的事情,又大吵一架,憤怒到失去理智的父親抓起姐姐就朝外扔,當時在二樓,姐姐被扔向了陽臺的落地玻璃窗,僥倖的是,被玻璃擋了一下,姐姐才不至於摔下樓,不幸的是姐姐的手臂被撞破的玻璃劃了一大個口子,鮮血流了一地,姐姐當時就暈了過去。

紅了眼的夫妻倆還在罵姐姐裝死,奶奶和好幾個鄰居聽到聲響都進屋來問發生什麼事,看到這個血淋淋的場面都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氣,趕緊幫忙把姐姐送到醫院。

正所謂“虎毒不食兒啊”,訴說往事的奶奶搖搖頭嘆了口氣,姐姐當時的痛彷彿還壓在胸口。

發生在別人身上的叫故事,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便是“事故”

,姐姐出了這個事故後,驚動了鄉里的領導,之後她爸媽才有所收斂,與其說驚動,其實是奶奶和幾個看不過眼的群眾舉報的。

惡夢般的童年沒有摧毀姐姐,她現在有一個幸福的家庭,有一個疼她的丈夫和一個可愛的兒子,奶奶和我都甚感欣慰。

《安家》:生活從來不會因為你的不幸而溫柔以待,幸福要自己爭取

《安家》劇中,在爺爺離世後,房似錦也決心脫離這個“吸血鬼”般的原生家庭。

生活的艱辛沒有摧殘房似錦,原生家庭裡“畸形的愛”也沒有摧毀她對愛情的感應,而是碰撞出真真實實的愛,留給她一個愛她的人與她愛的人,她和徐姑姑收穫的愛情,是厚重的、有力量的。

雖然,房似錦不能選擇自己的出身,卻可以擁有選擇自己幸福的權利!

祝福每那些曾經不被愛的孩子,都能擁有一個幸福的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