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军·师生(2)丨来了一只愤怒的小公牛,怎么拦住他?

领军·师生(2)丨来了一只愤怒的小公牛,怎么拦住他?

情境

“砰!”

所有人的心都被突然的巨响炸上了天,时间瞬间短路。

门,已经在墙上撞得不省人事,几个踉跄之后,终于凭着本能挺住,没有倒下。它的坚强身躯,挡住了X娃半张沸腾的脸。

他的壮实肩膀激烈起伏,大口喘着粗气,脸庞上略显黝黑的肤色遮盖不了已经竭力冲撞而出的血色。眼神卷起漫天的杀气,穿透所有城墙,恶狠狠的掷向无尽的远方。

他来了。

他也来了。

X娃沸腾的身体渐渐被一层冷峻的阴影笼罩,一个瘦削的身影静静在他身后站定。他凝视他,没有表情的神情却像是一条刻不容缓的皮鞭,对着跟前这头怒不可遏的小公牛发出一道道不容置疑的指令。

老师第一个回过神来,恢复了惊魂之前从容的微笑。她指指前排一张空座椅请他坐下。

带着极力克制压抑造成的颤抖,孩子坐下。

带着极力克制压抑带来的冷峻,家长缓缓走到教室最后,坐下。目光依然牢牢的拽着他。

很快就是练习时间,老师走到X娃跟前俯下身,“你是不是很生气?”

“看到你这个样子我也很难受。”

“发生了什么事?可以告诉老师吗?”

孩子什么都还没说,硬邦邦的脸开始有了点柔软的意思。

一道冷冷的声音就从后面传过来,“老师你别理他。”

冷冷的声音却把小公牛点燃了,他又一次烧红了眼,突然抬起胳膊,把面前桌上的所有东西一扫而光,它们于是哗啦啦远远近近散落在地上——其中一些属于他的同桌。

领军·师生(2)丨来了一只愤怒的小公牛,怎么拦住他?

评述

这种处理孩子情绪的方式和结果从“老师你别理他”就可窥见一斑。斗争、压制孩子的愤怒,却每每进一步激化。孩子的易怒和冲动的举止,于他而言只是宣泄——这种对抗性和破坏性的状况,其实只是本着自我保护的需要。后来咨询交流的过程中我花很大力气只细细分享了一个东西,就是共情。允许孩子,帮助孩子,用身体和言语,宣泄愤怒

不过我始终存有好奇,这种方式其实非常普遍,为何独独他这么激烈?随着交流的深入我才逐渐了解,孩子母亲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便离开了他,常年在外工作。浮想起孩子燃烧的眼,我很郑重的建议:希望妈妈回到家,和孩子一起生活。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孩子若不能自幼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无论替代的人对他多么好,都不能动摇这本身是一个巨大创伤的事实。孩子可能会带着“被抛弃”的感觉,在潜意识中埋下对自己深深的恨意——幼儿的逻辑是:父母是伟大而全能的,他们抛弃了我,一定是因为我不够好

内心深深埋藏的对自己的否定,将来则或许会产生更大的影响。

情境

X娃就这样定性了他的硬笔课:他易怒,举止容易冲动,在他生气的时候,滚滚而来的杀气让所有人惊慌。

只有一个人例外。他总是坐在教室后面陪着他。

他陪着他这件事,似乎给他带来了复杂又难以言表的感受。

有一次他上着课,突然站起身,把自己的文件包高高举起来,重重摔在桌面上。——然后向后看了一眼。

有一次他趁着老师在其他同学位子上指导,和前面男生打打闹闹几秒钟,——然后回头向后看了一眼。

有一次他上着课突然深深吸气,再连续用力的咳嗽,——又向后看了一眼。

他一次又一次回头看他,确认他的存在,确认他看见自己的行动。

一眼又一眼,意味深长。

捉摸不透的意思,有一天,陡然简单清晰。

那时候他从教室后面走出去,快到门口的时候,按下电话的接听键,顺手带上门。他立刻抓住时机,紧跟着窜到门边,干脆利落反锁门闩,“啪”的一声,胜利者的微笑浮上嘴角。

那一丝微笑在告诉我,他终于赢了。哪怕只是片刻。

领军·师生(2)丨来了一只愤怒的小公牛,怎么拦住他?

评述

和家长咨询的过程中我渐渐了解,这个家庭对孩子的期待和要求都相当高。生活的规则——回到家先做什么而后做什么;学习的要求——吃饭前要做完什么而吃饭后要继续做什么,等等不一而足。愤怒情绪和严格要求相加的化学反应是简单而剧烈的:无处不在的对抗和斗争。在这个想法的基础上再来看孩子一次次回头的眼神,一个很清晰的意思就是:你,没办法,控制,我。

如果给他闩门的动作配一个内心独白,那可能会是:“我要把你赶出我的世界!我是独立的!”——和人类历史上每一次为追求自由而发起的伟大战争没有两样。

但孩子终究是孩子,孩子就会很自然的担心因为对抗而带来的进一步惩罚。因此说眼神意味的复杂,正因为其中混杂着这害怕——愤怒的背后,常常伴着恐惧,只要你静下心来觉察。

当然这样的战斗经验对孩子也有很大的帮助:他的强大的自我意识,就在这一次次冲突的锤炼中得到点滴的强化。在未来,或许他会比同龄人更强烈的冲破层层阻碍追求自己向往的东西,无论是事业或是生活。他从小就练就了

守护自己的意志的。

孩子,祝福你。

后记

有一天X娃的老师突然对我说,他这一期课上到后半,状态越来越好,上课依旧积极,但很少生气发怒了。我抬起头看她开心满满的样子,决定再找个机会和他家长聊聊。

最近他们对孩子的方式确实发生了一些变化,越来越多的事情让孩子自己去安排。虽然过程会磨蹭,马虎,各种担心,但从结果来看,并没有差多少。也就乐得自己也轻松一些。

“哦,还有一点。”他好像突然想起来似的。

“他妈妈最近回来了。”

哦?

意外,但是,由衷的为孩子感到高兴。

作者


郑瀚

小满和小沐的爸爸

领军书艺“心理·家庭”负责教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福建省儿童心理发展专业委员会

受训于中英儿童青少年情绪心智化发展精神分析取向连续培训项目


文 | 郑 瀚

插图 | 郑雅龄

整理 | 陈锦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