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985大学双选会现场,出现遍地被遗弃的非名牌大学生简历,只招985毕业生算不算歧视?

四筒爸爸


作为大型招聘平台,前程无忧一直时刻关注着求职者的情况和诉求。关于企业只招985学生这一点小忧来说说真实的体会和情况:

虽然嘴上说着“我们更看重人才的个人实力,学历不是最重要的”,但HR们还是在发OFFER的时候很诚实...有许多朋友为学历论愤愤不平,质疑歧视的企业,委屈只是因为学历,就被拒之门外;“985毕业有什么了不起”,其实,985毕业是挺了不起的,以下是他们的一些明显优势,也是企业优先用人的主要原因:

1.国家通过高考帮我筛选了人才,我何必再花时间

朋友在某大公司做HR,每天要看的简历数不胜数,用她的话说

“国家通过高考帮我筛选了人才,985出人才的比例比别的学校高吧,我何必再花时间去看其他普通学校极少数可能的人才”

除掉个别特殊情况,在大部分地区能考上985211是一件需要很高毅力,耐力和智力的事,许多985的同学在中学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据统计985大学在许多地区的录取率只有2%

从某种程度上这项学历的隐含意义是,拥有它的人有很大比例是具备高毅力,高耐力和高智力的人才,平均素质较高,而这些优点与企业的基本要求相符,HR为了节省时间就会直接从这个范围开始筛选。

同时,优秀校友有影响效应:HR偏爱在自己公司干的很好的生源学校

2.不要以为名校生都是死读书,他们能玩的很溜

很多人会说,名校出来好多都是死读书,书呆子,实际不会干活,再举出几个清华学生找不到好工作的极端例子,然而事实是,名校中不仅死读书的人少,很多都很能玩,不仅爱学习,还爱文艺,在985大学中很多人的付出比率很高

名校中有很多学生有一个大优点,也是企业非常看重的一点,就是

他们的学习能力都很不错

学习能力不仅只是说背书做题的能力,而是融会贯通,快速摸清某个不熟悉的东西的能力,说实话企业招应届生,不看工作经验就是看你的学习能力和潜力,也就是看你在职场能不能快速上手

我认识某学霸,电气专业,学习努力,考试成绩专业前5%,与此同时,人家还在大学自学了吉他,加入户外骑行团,也拿过校园歌手十佳,还有很多学霸都是这样保持学习的同时提高个人兴趣爱好

3.极高的危机感和不停歇的努力

很多人觉得名校生都是骄傲的,有优越感;其实身处其中你会发现,他们很多保持着极高的自我危机感和不停歇的努力。

211的同学知道还有985的同学,985的同学知道还有TOP10高校的同学,TOP10高校的同学知道自己不是清华北大的

在这个环境中,危机感无时不在;因为知道身边的人,以及全中国厉害的人有多多,所以一刻不敢骄傲,懈怠,即使进入名校,上进和努力也不敢停止

一个一直保持着高竞争状态的人自然有很多优点容易被企业青睐

也就是传说中的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

当然,中国人这么多,各种环境都会有人品不好的人,也有贪图玩乐混日子的人,所以

985也有很多混不出头的,普通学校也有优秀人才

不要听信学历无用论,也不要觉得学历就是一切,你能走到多高的地方,还是取决于自己的态度和努力

喜欢请点赞关注,前程无忧,陪你走过求职路~更多精彩文章和问答可看前程无忧头条号


祝你前程无忧


现在正是毕业招聘季,题主说的这种情况,可以说,全国到处都在发生,天天都在发生。如果说是“歧视”,那么,这种“歧视”几乎一直存在,而且从举行双选会的地点就开始了。

题主也说了,是某985大学的双选会,为什么是在985大学开双选会呢?因为那些招聘单位从一开始就是奔着985学生来的,或者说,是奔着重点大学的学生来的。

我们很难看到在普通院校举行双选会,而985大学双选会可能天天都有,就是因为招聘单位他们的目标就是985学生,不在985大学(或者211强校)开双选会,他们可能根本不会来呢。

因此,在双选会现场收到成堆的简历,招聘单位工作人员要“减负”,扔掉普通院校的学生简历,不是自然而然的道理吗?

其实,从招聘单位和应聘学生双方来看,开双选会这种形式,在当前的就业环境下,本来就是双方并不对等,大大有利于招聘单位而对应聘学生不利。

道理很简单,在学校开双选会,本校学生就会一窝蜂地参加,很多学生都是拿着多份简历,无论合适不合适的单位,都投一份。而且,往往附近学校的学生很多也会参加,往往也是简历到处撒,所以双选会往往人满为患,简历堆成山。

虽然对于招聘单位来说,要招聘到合适的人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但这种“简历满天飞”的景象造成的“虚假繁荣”,不但让招聘方产生心理优势,也给他们增加了很多工作负荷,所以即便是并不多好的单位,也往往在这种“虚假繁荣”中因为收到成堆简历,而无形中提高招聘的要求,985大学的学生当然是首选,扔掉的只会是普通大学学生的简历。

我们都知道,形成这种所谓“歧视”的原因很简单,也就是就业市场供求关系在起作用,因为供过于求,招聘方自然需要“择优录取”,985大学这个学生群体性相对比较优秀,而且供应比较充足,有足够的择优空间,为何还要多此一举去普通大学学生群体里面去“淘人才”呢?

放在十几二十年前,那时候就业市场的大学毕业生供不应求,很多就业单位连专业是否对口都不计较,只要是基本符合要求,就急忙收入囊中,哪儿有资格像现在这样挑三拣四呢。

现在的很多双选会,招聘单位打算招聘50人,会收到500份简历,其中985大学生简历就有上百份,你说,他们不扔掉普通大学的学生简历,又该怎么办呢?你能指望他们一个个统统认真考察吗?

所以,这事儿说来说去,就是个市场行为,就是市场供求法则在起作用,与是否歧视并无关系。

其实,就业单位也是多层次的,好单位自然要求高,特别是当前这种毕业生供大于求的现状下;而比较普通的单位,也没那么高的要求,普通大学学生一样可以就业,只是就业单位往往没有那么好而已。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市场“交易价格”由市场决定,对群体而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对于个体,重要的是,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提高“交易竞价能力”,如此而已。


燕园终身学习


有些人动不动就扯什么歧视,却根本不明白歧视到底是什么意思!

如果俩人同样学历,同样年龄,同样应届生,面试表现同样优秀,只是性别一男一女,然后公司说,不好意思,我们不要女生,这叫歧视!

如果两人同样学历,同样工作经验,同样面试表现,结果一个人是黑人,一个人是白人,公司说,不好意思,我们公司不招黑人,这叫歧视!

但是公司愿意给高管百万年薪,却只愿意给看门大爷千元月薪,请问这也叫歧视吗?

歧视的意思是,你们能力相同,资质相同,背景相近,但是公司却对你们区别对待,现在的情况是,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招聘公司依据常识和经验,去选择在过往经历中表现更突出的人(对于工作经验基本为零的应届生而言,这个表现突出基本可以等同于学历高,学习成绩好),请问哪里歧视了?人家是择优录取啊!

如果择优也是歧视,那么请问选择学历低,成绩差的人,你觉得这不是对那些在学校努力学习的人的歧视和辜负吗?请问如果你知道,在学校的时候,你好好学习,将来在就业环境中,却要因为自己成绩好而被歧视,请问你能接受吗?请问还有谁愿意努力学习吗?

有人会说,那也不对啊,我们学历差一些,学习成绩不太好的人,可能在其他方面有特长呢?如果只凭借学历就把我们筛选掉,对我们不公平。对此我只能说,你们啊,还是太年轻!

我必须给你们说道说道这个想法里面的几个问题:

第一,你们这种想法,把学习好的人,默认为他们除了学习好之外,就一无是处,但事实一般是,优秀的人全面优秀,不优秀的人,各方面都不优秀。马太效应了解一下,老子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学习一下?

第二,我们退一步讲,有些学历不太好,成绩不太好的人确实骨骼清奇,就是学习不好,其他各方面都优秀,那么我认为,如果真的是这样,请问他还需要凭借学历这块敲门砖吗?他还需要和成千上万学历高,学习成绩好的人挤这条独木桥吗?何不凭借自己其他特质来给自己找一份好工作?如果做不到,那只能说,他其他方面的优秀也不过尔尔。

第三,在就业环境如此恶劣,招一个人,有几百号人来投简历的情况下,请问招聘公司会有精力去认真考察每一个人吗?他们凭什么愿意去过往表现不够优秀(学历不太好)的人堆里去发现人才,而不去过往就很优秀的人群里发现人才。换你,你愿意吗?

社会永远没有绝对的公平,指望社会公平给你带来机会,那么你永远只会是一个弱者,祈求社会的可怜,为什么不选择自己去争取?做生活的强者,做命运的主宰!学历不好,就去考研考博;不适合学习,就在其他方面发展自己,创新创业,培养特长,总有一份适合你!

愿世间少一些抱怨,多一分拼搏!

(补充一点:将简历直接遗弃是招聘公司极不负责,极不专业的表现,这样的公司,不去也罢!)

以上~


大脑给排水工程研究员


先说一下,本人毕业于某985学校。在高中时,老师跟我们讲,好好学习,等考上大学就轻松多了,只要不玩得太离谱就行。到了大学时,发现错了,不努力学习还真不行。周围的同学都很聪明,也不是书呆子,能力都比较强,关键是比你牛的人比你还要用功。大一正式上课第一天晚上,我舍友就喊我一起去上晚自习,我当时心中大惊:“这是什么操作,不是说上了大学不要再上晚自习了吗”?不仅仅是我舍友,所有同学几乎都是这种状态,学校里学风很好,每天晚上在教室都能看到很多学生安静地坐在那里,汲取书中的知识,学校对上晚自习没有要求,完全自愿。

我们学校对功课要求高,如果哪一门挂科后是没有补考这一说的,只能够参加重修,就是等到下一年和学弟学妹们一起学习,和他们一起参加考试,也就是说,挂科了就要等一年才能重新考这门课。挂科多了会劝退,毕业之前要是还有不及格科目,是不允许毕业的,要延迟,且最多延迟两年,两年一到,就没有本科毕业证书了,会发大专毕业证书。

那些名企一般都去985、211实施校园招聘。在我们学校举办的双选会我们去的人很少,都是外校去的多。

之前看过一段话,意思是简历太多了,筛选太困难,为了降低成本,只能先在学校层面上筛选出一批,然后情况就会好很多。道理大家都懂,普通高校里牛人也很多,我认识的就有好几个,工作之后,事业发展非常好。可这是传统的习惯,也许不太好,但会一直存在,因为每年毕业生数量在增加。


谷棉


说歧视,我曾经也受过,那年我博士毕业,某大型电力开发企业招聘,我师弟去参加了招聘会,被录用了,让他继续推荐人,结果师弟让我跟对方人资联系。


联系结果是,对方让我发简历,我硕士、博士也是在国内最牛的985读的,但是大学既不是985也不是211,因为我考大学时,眼中就两个概念,北京大学第一,清华大学第二;然后其他都差不多。考不上清华北大,其他随便了。


然而,简历发过去,对方立刻说他们不招人了,我想去那家公司,也不太在乎工作如何,因为当时海洋大学海洋一位教授问我去不去他的课题组,只是我觉得做科研太累了。


但是,这也不能怪别人,要怪就怪自己,当初为什么不是985的大学生。 客观的看待这个问题。

1、我在普通大学读过本科,也在中国最好的大学读过研究生,我爱人在最好的财经类学校读过书,作为一个学地质的,我还考过了他们学校的会计研究生。不同学校的学风的确不同。

在清华,你可以看到有思想、有办法,由努力的学生,在普通的大学,也有很棒的学生,我又好多个师兄,非常优秀。

但也有很多同学放纵自己,曾经不止一个同学让我去替考,还有好几个同学毕业证都困难,所以不要怪公司不要。


2、每个人在每个阶段都有要干的事,高中时代很关键的就是考大学,那么考的不如别人好,说明的就是有不如人的地方,如果不服气,那么继续努力,做出超越。


3、宣讲会直接丢了人家的简历是有点过分,但是网面、一面、二面丢了我觉得正常,面试官被面试的人有所了解,自然知道这个人是否是公司需要的,如果是需要的那么再留下作必选。


4、所谓的自信不是嘴上的说的自信,是要拿出成绩说话的,简历上说自己做了社工、自己做了兼职,但是这些太普通了,而且很多也无从考证。如果你拿出一个你给学校赛事拉来20万赞助的合同,看看招聘的会不会把你的简历丢了,简历要要突出重点,你那些跑步、读书、足球、音乐的爱好可能对公司毫无价值,HR根本不关心这些玩意。反而你写一个跟做销售跟客户吵起来的事件,更引人注意。


5、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当然我读大学那个年代更容易写,介于我们读书早,不管是否毕业,不管成绩好坏都能找到工作,而且很多成绩差的学生,最后收入反而比我还高。

举个例子 我高中同学,读的是专科,实习期就被单位留下做营销了,本意只是想有口饭吃,但是未曾想一年半后,业绩很好,单位就给配了专车和驾驶员。


另一个例子,西华大学土木系20年前一位同学,成绩也很差,肄业,中铁某局招人,问他:“你有什么特长?”


他挠头想了想了,自己没什么特长,就说:“我能吃,能喝(酒)、能睡,能打架。”

招聘的直接说:“人才,我们就需要这样的人才。”

事实证明,他确实也是个人才,能在工地上呆得住,能镇得住场子,很多人工人要靠吼才管得住的。


当然以上只是个例,更多的是靠努力,我那些更努力的同学又当了机长的,有开了公司的,有当了单位一把手的、有进了机关当了领导。


6、不是金子也要做金子,既然上了大学,不管是什么大学,必须要努力,不努力别怪人家歧视,不但要努力,还要找对方向。运动、图书馆、做兼职(哪怕去发传单,摆地摊,这些我都做过哦,最多一天还能卖不少钱,做多一天卖3000多),能降下身段,才能看见最好的自己。感觉被歧视,还是身段太高。


大笨new易数学


真心不算歧视。咱们一点一点的来说。

我不是985,211的,若干年前,我也有这种愤慨,觉得被歧视了,这些企业太欺负人了!

若干年后,我还是我,但是我在单位招聘的时候,也是只想招985,211的毕业生,其它的,不到万不得已,不会随便招。

曾经因为急需人才,招了几个一般大学的毕业生,真是感觉给自己找麻烦。

学习能力真心不好。新人到单位,不懂都很正常,问题是教了三次,等客户到单位,要拿资料,这些学生仍然不知道资料在哪里?资料上的名称还说不清楚。

不会做表格,不会做PPT,有些英文单词不知道。

标书不会做,教他们做标书,其中一个坐在边上打瞌睡。

下午2点交待的工作,不问不回话,等你5点想起来问他,他说已经做好了,放在桌上,你自己不来拿?

根本就不要谈主动学习了。如果要他们多做点其它事,意见大的很,说与自己无关,为什么要做?

没有时间概念,几乎天天迟到,理由是:起不来,堵车。不想再说了!

心里有一万头草你吗飘过!

真心体会到区别太大了。

首先,能考进985,211的学生,从读书开始,成绩就不错,不错的成绩不是天生的,是一直努力的结果。聪明人有,但是离不开勤奋和拼搏。

而且,他们还会学习。学习的方法也很重要。会学习,会安排自己的生活。这样每一门课都是平均的,没有听说偏科的能考上985,211的。

这样下来,是不是整体成绩都好,各方面综合素质就比一般的好。

其次,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目标明确。从还没有读大学的时候,就给自己定下目标。有目标的人,做起事来是不是更有原则性。

而不是被别人推着走一步看一步的。你的人生要别人来帮忙。

目标明确的人,都会主动学习。在职场上,学习的能力超过了你手里现有的东西。

最后,企业花钱不是来培养你的,培养一个人才,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就是培养你,也是有一个时间限制的。

在读书的年龄不好好读书,到了工作的年龄,就想到好的单位,拿高的工资,享受好的福利待遇。这是对读书辛苦奋斗了十几年的,考上985,211点学生的歧视。

你咋不上天呢!


花妖呀


这不能算歧视,如果这都是歧视,那当初北大清华这些学校不收你算不算一种歧视?毕竟大家都是高三学子嘛。

虽然说不能一杆子打翻一船人,但是从根本上来说,不同层次的学校学生的素质差距是绝对不一样的。

很多二本三本的同学可能不服了,说我在学校里面学习排名也是很好的,也在积极的参加各种社团和圈子,凭什么不收我们?

且不说你们参加这些社团其实是本末倒置的,应该先把专业知识学好再说,我们就说两批人,一批是二本三本,一批是985的,二本,三本的学生能够参加社团混圈子,难道985的同学是歇着了吗?

同样是想要挑10个合格的人,从二本,三本的学生里面,我们可能要从5000个人里面筛选,但是重985学校里面我们可能只需要从500个人里面找就可以了。

你们说你们会比985211的同学更努力,可是在当年中学最应该付出努力的时候,你们没有付出努力,你们拼不过985211的同学,现在凭什么让我们觉得你会更努力超过这些同学?

其实企业去招聘并不是做慈善,他们是想要招合适的员工,所以是不会去冒险的,总体上来说,985的同学素质会更高,视野更开阔,这些数字实际上在和面试官接触的几分钟里面就能够感受的出来,面试官都是阅人无数的人,大家从效率和驱利的角度来讲,只会在无奈的情况下才会到三本,二本里面去找人。

现场可能面试官不好意思打击大家的积极性,所以才会收大家的简历,但这人家已经做到了道义之处了,实际上要什么人,不要什么人在开始接触的那一刻,他们已经心里有底了。


白诗诗


总有些人觉得985大学好考?我高考复读一年,第一次过重点线6分,第二次过60分。复读就是在我的高中市一中。一进复读班老师就让我当班长两门课的课代表,因为老师熟,知道我的水平(偏科严重)。复读班一年我是回家最晚的之一,打篮球最多的之一,班级活动也是我组织的。县里来的孩子们整天就会学习,别的事情和他们没关系一样。平时考试都是他们拿前几名,我最差到四十多名,结果高考我还是第一上了985,他们只是勉勉强强过重点线。到了北京之后,和清华北大的接触,才更觉得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真的是比你聪明还比你刻苦还比你玩的开。比如在我们学校挂科了就补考,补考不过就重修,然后再补考再重修,我有个同学毕业了还得回去重修大学英语(青海的),而我家这里的二本就会在毕业前统一搞一个考试让挂科的都过了。

985的大学生至少有这些特点:自学能力强,自控能力强,自信心强,眼界宽,组织能力强。985毕业加上丰富社团活动经历的简历就是进入大企业的致胜法宝。


风之子087


我朋友的孩子有个男孩一个女孩 ,女孩比男孩大两岁,女孩就是男孩的姐姐比男孩高三届她高考的时候就没有考好,上了一个很差的非名牌的大学,在学校里根本就没有安静过学校,天天没事就开paty,挂科等一系列问题,辅导员都找过家长在不教育你的孩子就开除了,当时他父母比她重考大学,问她自己还想在这舒适的大学上吗?她说不想,然后就让她回来重考大学,你猜猜怎么着了。

她最后高考在全县占105名总分635分,让她上了她喜欢的重点大学。

她之前上的大学环境都很乱 ,他父母当时也很难过一因为这就是个差大学,会毁了我孩子的,让她自我认识到现在的学习情况是不行的,如果在这样继续走下去,结果是很糟糕的。

所以说好的大学里的学生谁不想要呢?

你自己走什么样的路,结果就是你走的事实。


6门课


这个问题无论什么时候都会引起热议 我觉得吧 学历跟能力无关 主要还是看自己的发展 键盘上谁都会说 自己努力才是最重要的 我当年考了个211没去读 不是看不上它 它挺好的 而是觉得自己可以努力一下上个更好的大学 于是就复读一年 考了个10左右的985 985毕业之后呢 可以留校继续读研 我也没读 还是那句话 不是看不上自己的母校 而是觉得自己可以努力一下上个更好的研究生 于是就自己考研 考了个还不错的地方 总之吧 真没必要在网上喷这喷那 主要是自己努力 不要后悔就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