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谷科技搶抓智能化改造“窗口期”

記者 殷聰

鄞州區委報道組 楊磊

自2月10日企業復工以來,浙江文谷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葉朝偉已經接到幾十家企業的諮詢,都是關於自動化、智能化診斷和改造等方面的需求。“疫情讓更多企業意識到自動化、智能化改造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作為一家數字化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的當家人,葉朝偉意識到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在我看來,此次疫情對很多企業來說是一場嚴峻的挑戰,但對於另外一些企業來說,卻是智能製造發展的新機遇。”葉朝偉說,疫情讓不少此前舉棋不定的企業下定了自動化、智能化改造的決心,智能製造或將迎來新的拐點。

面對新一輪智造風口,文谷科技針對企業智能製造需求量大,卻不得不顧忌換型、換線成本過高的問題,正著手讓智能製造變得更加柔性。一方面,通過軟件、硬件的配合,實現更為柔性的工藝流程調度,一條線將不再單一地生產一種產品。另一方面,藉助人工智能,工裝夾具也將擁有一雙慧眼,通過識別產品的尺寸,自動調節抓取的力度與精度……

“藉助5G、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這樣的柔性生產已不再遙不可及。”葉朝偉說。

事實上,文谷科技已與不少企業開展合作。位於鄞州的寧波天閣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內,1500平方米數字化生產車間即將啟用。預計項目完成後可以減少70名員工,其生產效率也將提升30%,良品率提升10%。

不僅如此,實現柔性化生產後,該數字車間既可以生產天閣汽車零部件的固定產品,也可生產客戶的各類定製化產品。

針對疫情暴露的供應鏈協同問題,文谷科技也在著手打造供應鏈智能製造協同新模式。葉朝偉告訴記者,此次疫情,將供應鏈管理再次送上了熱搜。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智能製造不光需要一家企業的“內部改造”,同時也需要整合產業鏈上下游,進行全方位的升級。

“企業陸續復工後,我接到了不少客戶的邀請,希望我們儘快協助其完成上下游企業的自動化、智能化改造。”葉朝偉說。目前,文谷科技已著手為製造業企業量身定製工業鏈上下游智能製造的立體式解決方案。

“疫情讓我們看到了智能製造新的發展方向,也讓我們堅定了高質量發展的信心。”葉朝偉預計,文谷科技今年的銷售額與去年相比將提升30%左右。

2003年“非典”疫情是消費互聯發展的爆發階段,新冠肺炎疫情也引發了工業互聯和智能製造的奮起。文谷科技作為一家智能製造服務企業,按下了為製造業企業提供疫情下復工復產數字化綜合解決方案的“快進鍵”,把先進製造和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的工業互聯智能製造新模式展現在我們面前:生產線柔性製造,一條生產線可以滿足客戶多種定製產品,解決企業換線成本過高的問題,進一步推進“機器換人”;網絡協同製造,解決疫情造成的空間阻隔、人員隔離、交通隔離,打造無縫的“社交工廠”,緩解企業上下游、內外部協同壓力。文谷科技在服務製造業企業應對疫情危機的同時,也站在了工業互聯智能製造產業“快車道”的風口,必將收穫化危為機快速跨越的成果。(市工商聯副主席 石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