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 夏小嫌的五次“维权”让自己进了牢房

3.15 夏小嫌的五次“维权”让自己进了牢房


1


3.15 夏小嫌的五次“维权”让自己进了牢房


夏小嫌在杭州某大型超市购买了奶茶饮料,把外包装上的生产日期擦去,饮用后出现呕吐现象,他到销售超市提出索赔,威胁如不赔钱就向媒体曝光。饮料生产公司被迫赔偿给他5000元。尝到甜头后,夏小嫌在河南郑州、四川成都等地的超市内故伎重演,先后敲诈勒索12万余元。


原来,夏小嫌患有某种胃炎,医生叮嘱其不能喝过酸的东西和奶制品。没想到他利用自己这种毛病,想出了敲诈勒索的方法。


提醒:这种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如此维权,不可以!


2


3.15 夏小嫌的五次“维权”让自己进了牢房


夏小嫌发现便利店每天会清理临期食品,以防售卖出过期物品。于是,他灵机一动将一新鲜面包藏入一处角落。3天后等到面包过了保质期,夏小嫌到便利店购买了被其偷藏的面包,并在下午再次来到该店,声称购买到过期面包食用后导致肠胃不适,便利店被迫赔偿其2000元。几个月内,他以同样方式在多家便利、超市敲诈勒索钱财,先后非法索得人民币2万余元。


提醒:这种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如此维权,不可以!


3


3.15 夏小嫌的五次“维权”让自己进了牢房


夏小嫌购买了某品牌方便面,食用后出现了腹痛腹泻等身体不适,随后他发现方便面已经超过保质期一年,并且醋包里有不明物体。经检测机构检测,发现醋包中汞含量超标。夏小嫌以产品重金属超标为由索要赔偿,因赔偿款无法达成一致,他选择在其个人微博以及各类网站上发布该方便面公司产品含有工业盐,重金属汞超标,并且还宣传自己母亲在长期食用此方便面后患上乳腺癌,并以此向品牌公司索要450万赔款。


提醒:这种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如此维权,不可以!


4


3.15 夏小嫌的五次“维权”让自己进了牢房


夏小嫌经常到一电玩城玩游戏,一次游戏后输掉上千元。心有不甘的他想让电玩城退回其损失。一番苦思冥想后,夏小嫌订了一份外卖,自取后送到电玩城服务台。他在外卖单上留下联系方式,并留言要求电玩城赔偿其损失立即与其联系,否则就打110报警举报电玩城有赌博机,让其无法正常经营。在随后联系中,夏小嫌要挟电玩城经营者立即支付其人民币20000元,否则就闹到电玩城停业。电玩城随即报警。


提醒:这种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如此维权,不可以!


5


3.15 夏小嫌的五次“维权”让自己进了牢房


夏小嫌的朋友赵某略懂服装面料,他们决定以此技能干些来钱快的买卖。商议后,夏小嫌带领赵某、张某、杨某等人到杭州、上海等地大型购物中心的知名品牌、奢侈品牌专柜豪购服装,一买就是七八件甚至十多件同款。随后,以面料成分与标签所示存在误差向商家索要巨额赔偿。在一品牌专柜,他们花1880元买了两件衬衣,以标签对成分标注存在误差索要40000元赔偿。临走时还称不打不相识交个朋友,强行拿走女包两只。在另一品牌,他们以T恤实际含棉量为100%超过标签所示98%为由索要巨额赔偿。对于不同意索偿的他们就扬言让品牌倒闭,并通过在品牌专柜赶客、吃臭豆腐外卖、闹事等行为让商家无法正常经营。两年间,受害商场14家品牌34家,索偿得款80余万元。


提醒:这种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如此维权,不可以!


检察官提醒


3.15 夏小嫌的五次“维权”让自己进了牢房

以上夏小嫌案件均来自真实案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恐吓、威胁或要挟的方法,非法占用被害人公私财物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合理维权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但是如果消费者在索赔时偏离合法、合理、合情的基本准则,滥用权利为自己争取权益,就构成了过度维权。消费者提出的赔偿要求一定要合理 ,不能超越法律允许范畴。


漫画 |高飞拿米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