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爆发的疫情,对孩子们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千里烟云


我想应该是学到的知识和开学后的成绩,很多孩子自学能力差,也不能上补习班,因开学延迟太久老师上课会讲的快很多,自然会导致很多自学能力差的学生跟不上。而对于自学能力强的孩子来说,这次疫情对他们影响会很小的,更可能会逆袭。对于小升初、初升高及高考的学生来说这次疫情对他们机遇与挑战并存,就看谁能抓住机会了。


商丘伙伴


对于小朋友来说主要是作息时间没有规律,待在家里感觉无聊。从早上起床开始到晚上睡觉。我家女儿上幼儿园,我很庆幸的是还好她上幼儿园,没有正式进入小学。因为天天待在房间里面又不能出去,怎么办呢。除了给她写点作业就是看电视,不给看电视就说好无聊,一天到晚该做什么呢。还好我家女儿喜欢做家务,然后每天扫地啊,洗菜啊,洗衣服晾衣服什么的。今天还特意给她制作了一张作息表。让她按照上面的来安排时间。这样就不会无聊了。她也很乐意。就看后面的表现了。



曦宝爱我


今年的疫情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我是湖北荆州的,疫情控制了所有人及车辆,但保了我们平安,我们整整60天没下楼了。我孩子4岁,疫情前每天出去几趟,自从不能出门,有一星期都要出去玩,各种办法来哄。

现在习惯了不出门,幼儿园学校上了2星期网课,就通知不能上网课,孩子小,网课对孩子视力有影响。于是,我们在家给他排了课程表,早上7.40起床背诗;9-10点学习手指游戏,儿歌,下午3-4点学习算术,练字;晚上9-9.30阅读绘本,听故事,10点准时睡觉。这个规律一直在持续着,目前孩子也能接受,按时完成。但总感觉父母不专业,教育模式不规范,还是希望孩子去学校学习,希望疫情早点过去,回到车水马龙,欢声笑语的日子里。


荆州小小七


有很大的影响,我家宝宝刚刚五岁,疫情在家不能出门,作为家长也不知道怎么样去解释不能出门,根本听不进去,在家蜗居着,每天得和宝宝斗智斗勇,陪着玩,零食也成问题,不过也发挥了宝爸宝妈的才能,就地取材做蛋糕小点心 ,天啊都是逼的,在就是学习,好像只听老师的,在疫情期间我们也练就了百变大咖秀 ,有耐心有恒心,就是奉陪到底咯,不过也收获了不少,夫妻之间更和睦了,和宝宝也有更深的了解



十三号街何书


个人觉得有几点。

一是作息时间。

不用上学了,自然高兴。可是一高兴,外加家长没有严格按照学校作息时间要求孩子,作息时间自然就会紊乱。我隔壁就是睡到中午才起来,看书写作业拖到大人下班回来还没有做好,每天基本上都是到十一点多才休息。如此恶心循环。

二是学习氛围。

目前电子类产品特别多,可以玩的东西也多。孩子本来就是贪玩,自然不能专心学习。好别如我小孩。因为我是两个小孩,大的上小学三年级,小的刚刚上幼儿园。大的要看空中课堂,小的看到也要闹看动画片。要不就是搞捣蛋。大的自然没有办法专心学习。效率很差。

三是身心健康。

天天关在家,哪里都去不得。我们大人都受不了更何况是小孩。

所以建议有条件的尽量避开人群,在合适的时间带小孩适当出去透透气。这样子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通信汪的历程


1、有更长时间和父母待在一起,弥补了相对缺失的亲子时间。

2、把之前孩子形成的作息规律完全打乱了,我5岁的女儿每天中午午睡的习惯,从假期延长之后就没有再好好的执行过。

3、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了,现在一提回学校上课就哭闹。

4、恐惧和爸妈的分开,我女儿每天晚上睡觉之前必问“妈妈你明天上班吗?我上学吗?”

以上,与其说是对孩子的影响,倒不如说是我们做父母的没有把工作做到位,他们是第一次做孩子,我们也是第一次做父母,互相体谅、互相学习着彼此努力吧。


大福子的美好生活


我认为今年的疫情对孩子最大的影

响,第一个是他眼睛的视力,因为他们没有外出活动,整天在家不是对着iPad就是对着电视,要么就是手机,所以对视力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第二个就是作息时间完全的混乱了,现在开学了,还好一点,之前没有开学,没有上网课之前每天睡到自然醒,然后很晚才睡觉,

第三个我觉得就是体能的问题,因为疫情的原因,他们整天呆在家,没有一个活动的空间,所以对他的一些体能啊,消耗啊,我觉得还是有影响的,

总之一句话,这么长时间在家憋坏了,希望疫情快结束,能够正常的上课


金鱼妈妈520


因为今年疫情的爆发,对于小孩子来说。不能出去玩,呆在家里动个不停。还有就是对于小孩子学习,虽然现在上网课。对于有些家庭来说也是一个问题,而且对小孩子眼睛不好。有的时候他什么时候打游戏,你也不知道。对于小宝宝来说,预防针不能按时打,奶粉纸尿裤啊都有点影响


努力紫云园


要说今年最让家长头疼的是啥,当属熊孩子入学时间迟迟未定啦。往年的这个时候,学校早已是欢声笑语一片,而今只有冷冷清清。疫情的爆发,对孩子的影响有如下几点:

一、开学时间不确定。在无外界条件影响下,每年两学期的在校学习时间,一个暑假一个寒假,在一年中具体的时间基本都是固定的。今年因为疫情,开学时间至今不确定,这势必会打乱今年所有学校在校学习时间和寒暑假放假时间,对孩子们的课业会有一定影响。

二、孩子们因疫情被禁足在家,对家长是一大考验。这意味着家长要辅导孩子的所有课业,爸爸妈妈此时就成了全科老师,这在脑力上是一大挑战。而在生活中也会存在不少矛盾。要是遇上叛逆期的孩子,那真是分分钟想逃离。

三、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因疫情,不能到处走动。为了让孩子自己乖乖玩耍,很多家长就直接让他们接触电子产品。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不仅对眼睛不好,更会让孩子沉迷其中。加上长时间不外出、不运动,孩子体重也会暴增,容易出现体重超标。长时间困在房子里,身心得不到解放,容易抑郁。


生活向阳125


这些天你在家是怎么过的呢?很多人说憋疯了,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招数来应对时间的无聊。

但是我看到有更多人在热衷于做美食,做运动、读书学习,因为无法外出,反而可以在家里更专注地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我们相信,如阴云笼罩般的疫情总会过去,阳光明媚、自由自在的春天终究会到来。

这几年特别流行自律,在这个非常时期,就更加显现出自律的重要性了。我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趁着这段时间让自己变得更好一点,那么疫情过后,我们每个人都更积极更乐观更自信,反而还要感谢这段日子里没有松懈的自己。

这段时间,钟南山院士成为热搜人物。只看照片和他说话的神态,我们完全想不到这是一位84岁的老人。他的眼睛炯炯有神,精神矍铄,讲话有逻辑有说服力,即使每天的行程被排得满满的,依然状态良好。

能够在84岁还奔赴一线抗击疫情,除了有强大的心理素质、过硬的技术能力之外,还得有强健的身体。钟南山院士表示自己能够保持头脑清晰以及年轻的体态,这跟自己每天的运动健身是分不开的。

是的,钟南山院士从未停止过锻炼,日复一日的高强度工作下,他对自己严格要求,每天还是和家人一起打球、一起游泳。家里更是改造出简易健身房,跑步机、双杠、哑铃、动感单车、拉力器……随时运动。

这种自律,怕是很多年轻人也做不到。

很多人都熟悉牛顿的故事,1665年伦敦爆发鼠疫,20多岁的牛顿不得不回到乡下庄园过起了养老一般的日子,但也就是在这“穷极无聊”的18个月里,他完成了万有引力定律、力学三定律、光的分解、微积分等重大发现和研究,奠定了他在人类科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这听起来像一碗熬了几个世纪的陈年老鸡汤,况且高山仰止,几乎没有人会拿牛顿这样的天才来自比。

我们不是牛顿这样的天才,却可以学习他的自律,当我们身处非常时期,既然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无聊也不能让生活更充实,与其浪费着大把大把的闲暇时光,不如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抓住当下的每时每刻,做一些提升自我的事情。

不能出门的日子里,学生开始在家上网课,家长开始居家办公,自律对这样的家庭来说更是一种考验。

有很多家庭,都有很强的自律意识和自律习惯。按时起床,按时吃饭,按时学习,按时上网课,按时锻炼身体。

反观有些家庭,却极度缺乏自律精神,大人孩子都任着自己的惰性走,毫无约束,放任自流。晚上不睡刷手机,早上睡到上午十一点还不起床。晚上不是晚上,白天不是白天,没有一点自律意识和能力,整天浑浑噩噩地过日子。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毁掉一个孩子,就让他放纵地过一个假期。或许,放纵一个假期,就是孩子一生的差距。

可见自律对于一个家庭,一个人来说,该是多么地重要。大凡做出一番成就的人士都是高度自律的典范,自律是优秀人生的最重要的标配。

去年山东省理科状元张圣一,从小就养成了高度自律的习惯,家长几乎从不过问他的作业,但是他却博览群书,知识极其广博,成为北大的优秀学子。

一个成年人,更是这样。没有自律,就没有定力,做任何事情都不会有大的起色和成功。甚至可以说,一个没有自律的人生,注定是碌碌无为的平庸人生,甚至是失败的人生。

我们身边总是有这么一类人,他们事业做得不错,生活过得有滋有味,重要的是,他们心态积极乐观,充满阳光活力。

我们总是在羡慕他们的同时对自身充满了抱怨,其实进一步了解他们,就会发现,他们都是非常自律的人。

工作不拖延、生活不将就,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抱怨,让自己活在一个自律,却又轻松、快乐的氛围中。

很多人会说,平衡家庭与工作太难了,哪里还会有好心情呢?

但其实,只要你每天把该做的事情做好,再给自己一些独处的时光,尝试去做一些喜欢的事,久而久之,当这种自律成为习惯,你也会觉得生活很美好。

坚持自律,才能做大事。当你知道自己想要去哪儿并且全力以赴的时候,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趁着这段日子,让自己和孩子成为一个自律的人吧,它会让你发觉生活之美,感到幸福快乐、淡定从容,永远充满积极向上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