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为何大跌?全球危机模式再次来临......

立足价值、做多中国,大家好,我是孙文胜,欢迎大家来到【纯正价值投资家园】

,这里我们一起成长、共赢牛熊!


A股为何大跌?全球危机模式再次来临......


今天为何大跌?事实上原因很明确,就是全球已经陷入了恐慌状态,特别是美联储一晚上几乎打光了所有的子弹,引发人们对情况严重性的无限想象之外,又失去了利好预期的基础,可以说美国正在制造一场金融海啸。


01 全球重回危机模式


3月16日凌晨,美联储宣布下调联邦基金利率100个基点至0-0.25%,同时还宣布推出7000亿美元量化宽松计划,其中购买美国国债5000亿美元,购买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2000亿美元。


零利率+量化宽松,这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标准救市动作。这意味着,时隔12年之后,全球正在重回危机模式。


这次大规模降息,不仅意外而且突然。谁能想到,仅仅半个月,美联储联邦基金利率就从1.5%直接降低到零利率区间,论降息幅度之大、速度之快、市场波动之剧烈,纵然是2008年金融危机都难以企及。对于市场来说,任何超出预期的大宽松,都容易导致更大级别的恐慌,美联储的这一系列动作,只会让市场以为危机已至。


可以说,零利率和负利率,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零利率和负利率的出现,说明常规性的降准降息等政策已经没有空间,任何正常政策都不足以提振经济和市场信心。


原因是虽然融资成本更低,但在全球疫情蔓延的情况下,企业恢复信贷的意愿并不强,同时存款储蓄不再有吸引力,降息的政策利好无法真正传递到实体经济,反而会损及金融稳定。甚至有可能使经济,经济会陷入流动性陷阱。


当然如果中国降息,那反倒是一个利好,我们的企业正在复产复工,嗷嗷待哺。


对于股市的影响,从短期来看,美国负利率和量化宽松的出现,相当于释放了明显的危机信号,导致市场预期更为悲观,股市不涨反跌。但在中期,当放水的能量漫灌到市场之后,股市会随之上涨。然而到了长期,任何放水效应都会复归于零,经济如果不能明显提振,股市又会重回大震荡模式。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决定股市最终走向,这一点上我们对中国充满信心。


02 苹果关闭全球零售店的启示


我们先看这样一则消息——《苹果将关闭全球所有零售店,中国除外》!


这是今天A股电子类股票大跌的导火索。苹果手机全球2019年销量将近2亿台,但在中国销量仅为2750万台,中国市场占比只有14%,如果苹果关闭全球零售店,那么苹果的销量会下滑多少?苹果的主要产业链就是在中国,所以相关供应链公司股票大跌。


但如果继续发挥,三星作为全球第一大手机厂商,销量会下滑多少?华为作为全球第二大手机厂商,它的销量会下降多少?推而广之,中国出口行业会下降多少?


按照张文宏教授的说法:“按照当前全球的抗疫情况,本场疫情在今年夏天结束基本已经不可能。”


我们相信张文宏教授的专业判断,那么全球性的人员流动仍然会被管制,全球经济仍将在不正常的环境中运行,因此全球经济在整个今年都会在一个比较低谷的阶段去运行。


目前,欧洲是负利率、日本美国是零利率、韩国0.75%,世界主要经济发动机基本上已经打光了自己所有的子弹,下一步他们怎么办?再加上欧债危机事实上还没有结束,美国国债债台高筑,他们敢不敢放开手脚用财政政策去刺激?


因此我预计在未来一年,全球人们的平均收入会下降,特别是发达世界经历了疫情之后,很多中产阶层会退化,全球需求会降低,所有出口产品类的企业、全球产业链企业会受到较大冲击(医疗大行业除外)!


所以,千万别追热点!


03 中国的相关机会在哪里?


经过全国人民的努力,特别是医护人员的奋斗与牺牲,中国的疫情已经基本得到控制,全国的经济活动正在逐步恢复正常。但在全球需求减弱的情况下,中国经济怎么办?


疫情发生扩散并在全国引起高度重视后,中央有六场重要的会议,专门讨论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在一季度经济增长压力明确的情况下,中央对于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志坚决,在未来将会通过更大努力,弥补逝去的时间。


概括而言,我认为政策重点施力方向是:


金融角度通过降准降息的稳定市场预期、保障流动性和降低实体成本;同时加大财政投资以专项债发行带动重大项目推进(新老基建),并且大规模降税减费保障企业生存;进而最后向强调恢复消费转变。


在这种政策取向下,今年最有希望的行业是新老基建和银行(大医疗属于需求导向今年还会发力),他们会率先于全国经济面来企稳,这些行业中相当多板块长期滞涨,部分股票估值极低,未来有进一步挖掘的空间。


而现阶段很多和国际市场接轨的行业,比如电子产品、汽车等会承担比较大的压力。


我的建议是大家尽量围绕在业务主要在国内的行业和公司布局,比如中国的银行业,主要业务在国内,大部分股票价格低于净资产,这是比较好的防御性板块;再比如一些基建环保等,因为政府的投入会加大,他们的主要业务也在国内,不受国外疫情的影响,在系统性风险后,也会有所表现。


另外,医药领域的医疗器械、疫苗等相关股票,或在这一波大跌之后会有一个比较好的介入机会!


总而言之,安全永远在第一位。


本文观点由孙文胜(执业编号:A0600611010005)编辑整理,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意见!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