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驰援,只因一袭白衣

青海省红十字会赴武汉救护转运队医疗分队队长 王学军

千里驰援,只因一袭白衣


2020年春节来临之际,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打响。

“疫情就是命令”。当不少人还被恐慌笼罩着的时刻,我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到武汉抗疫最前线去!因为参加过汶川救援、玉树抗震救灾等抢险任务,我对突发灾害中救护患者积累了不少经验......


很可惜,囿于专业限制,青海省监狱局中心医院(青海红十字医院)援医分队第一批入选的队员中没有我。每天看着疫情扩大,心中的焦虑一日重似一日。我知道,这是建国以来没有过的一场大疫,不管从危害程度还是从危险性上讲,都是前所未有的。没有足够的医疗力量支援武汉,结果可想而知。

我受党教育多年,已有18年党龄,而且在省监狱局中心医院从事麻醉工作26年,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省监狱局中心医院援医分队赴武汉执行任务不久,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要求青海省派遣政治可靠、技术过硬的队员组建救护转运队赴武汉参加疫情防控。青海省红十字会第一时间想到了我,他们深知这项任务的风险与责任。经过慎重考虑,青海省红十字会2月7号中午给我打电话,通知去武汉抗疫,并被任命为青海省红十字会赴武汉救护转运队医疗分队队长。接到通知,来不及准备,匆匆忙忙放下正在和研究生远程视频讨论的实验工作,下午5点便奔赴武汉。

到武汉以后发现疫情形势很严峻,每天都有同行被感染,时而还听到医护人员牺牲的消息。困难和危险远胜于以往我的救灾抢险经历。

“我来值了。”我深知,困难和风险有多大,我们来援助的价值就有多大!

到武汉后,我被安排到整个湖北最大的重症病区,这里安置的都是重病号。我暗下决心,一定要用用生命与忠诚去践行一位医务工作者的使命。

我们的团队一共10人,其中5名党员,作为赴武汉救护转运队医疗分队队长,我有着特别的责任和担当。经上级党组织同意,救护转运队医疗分队成立了临时党支部。一个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我们将党建工作和疫情防控紧密结合起来,牢牢地将党旗插在疫情防控前线。

千里驰援,只因一袭白衣

我们团队的工作直面病毒与感染——主要负责转运确诊重症患者转运,需要与患者零距离接触。坦率地讲,心理压力很大,我们在工作时,时不时就有战友被感染的坏消息传来。

但在工作的时候,压力和担心全都忘了,心中想的,就是全力抢救患者。作为一名麻醉医生,我负责患者转运和途中的安全。虽然急救复苏是我的强项,但因为穿戴着护目镜和防护服,丝毫不敢大意。我困难地通过弥漫雾气的护目镜时刻关注着监护仪、转运呼吸机的参数……截至3月12日,我和青海省红十字会赴武汉救护转运队的战友们共安全转运患者2218人,无一人在转运途中发生意外。看到我们不畏风险、不辞辛劳,被转运的一位患者动情地说:家人都远离我们了,而你们却把我们拥在怀里。一位因重症连说话力气都困难的患者,艰难地向我们翘起拇指:“感谢青海人民!”……这些情景让我欣慰无比,切身感受到了国家的伟大与人民的真诚朴实!

千里驰援,只因一袭白衣


在武汉,我努力尽一份本分,而这场战役却给了我太多感动与收获。我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履行了一个医者、一名党员的初心和担当。我有幸作为支援武汉4.2万医护人员中的一份子,数万逆行者中的一员,与大家同舟共济,共赴时艰,是我一生的幸运与财富。

千里驰援,只因一袭白衣!

这也是我对亲人不辞而别的最好告慰!

新闻链接


千里驰援,只因一袭白衣

王学军,男,50岁,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共党员,从事临床麻醉工作26年,青海省监狱局中心医院(红十字医院)疼痛管理中心行政总监、技术总监;青海省麻醉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国家麻醉专业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主持和主要参与的10项科研课题通过成果鉴定。主要从事临床麻醉和疼痛治疗工作,擅长危重、疑难病人及各年龄段的麻醉急救复苏、麻醉恢复、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及其各种急、慢性疼痛治疗。2月7日,作为青海省红十字会援鄂救援队的一员,赴武汉援医,这是省监狱局中心医院继1月28日派出第一批驰援武汉援医分队后,再次选派医务人员奔赴疫区。在组建第一批援医分队时,他就积极报名参加,但由于专业原因未能首批出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