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浙江支援湖北醫療專家連線青年學子,浙商大“雲團校”開講

課程由浙江援武漢第二批醫療隊隊員、浙江醫院團委副書記、浙江醫院呼吸內科醫師周曉曦,杭州西溪醫院感染科主任喻劍華聯袂主講。

“你們不學醫,或許會覺得隔離病房這扇門很神秘,其實很普通,這門的背後是緩衝區,再打開另外一扇門是半汙染區,最後一扇門之後就是汙染區的病房,病房裡和大家平時看到的病房的都一樣,唯一不同的是病房裡的醫生都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和戴著口罩、護目鏡。本來想在幻燈片里加入這些圖片,比如模糊的護目鏡、面部的壓痕,粗糙的手等等,但周曉曦想了想還是刪了,“平時我們醫生的工作也是如此,今天是一節團課,我更願意從臨床醫學、流行病學、社會治理等多角度出發,普及新冠肺炎知識,講述抗疫期間如何進行身心防護,傳遞青春的力量。”

感人!浙江支援湖北醫療專家連線青年學子,浙商大“雲團校”開講

周曉曦是1月28日從杭州出征,至今已48天,他所在的浙江二隊,一共有149人,其中女性佔了92位,同時又是一支青春的隊伍,35週歲以下的青年人為80位,最年青的24歲。講到這,直播間裡被滿滿的鮮花刷屏。看到同學們的熱情,周曉曦有些哽咽,“病人命懸一線,作為醫者衝上去救人就是本能。但是事後冷靜之後想想也是有點後怕,不怕大家笑話,我第一次進隔離病房,動作僵硬,出了病房老覺得自己心理有陰影,心裡會嘀咕著剛才是不是防護措施沒到位,脖子是不是漏了一條縫。直到後來,出入病房沒負擔,遇到重症病人時,幾乎是10分鐘會上前觀察一次。”周曉曦說,在這一次戰役前線,除了最美的護理女性同胞外,另一個群體同樣閃耀,那就是青年團員,他們把團旗插在抗疫一線。“90後,00後都長大了,右邊的這張圖是浙江醫院的小夥伴,在年前以最快的速度響應醫院號召成立青年醫師突擊隊,是第一批走進隔離病房。你們看,圖片上這個是屠曉芳醫生,她推遲婚禮,第一個走進隔離病房。”喻劍華是傳染病領域的一名老醫生,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剛開始時就遞交了請戰書,自願到臨床最前線工作。

感人!浙江支援湖北醫療專家連線青年學子,浙商大“雲團校”開講

杭州西溪醫院是杭州市新冠肺炎定點醫院,主要負責杭州市新冠肺炎確診病人的治療。作為第一批臨床醫療組組長,喻劍華負責全院疑似和確診患者的醫療質量控制工作,“那時候,電話始終響過不停,神經高度緊張,即使深夜躺著床上也可能被電話驚醒,以至於在工作逐步理順後,還需要依賴安眠藥才能入睡。”喻劍華和同學們分享了幾個感人的故事:放下女兒的請戰護士長晏定燕,當女兒肱骨上髁骨折,在醫院撕心裂肺地哭喊著要媽媽時,她只能忍著眼淚在隔離病房中汗流浹背的照顧著病人,安撫著生病的新冠肺炎兒童……兩位醫療專家在課堂上深入淺出,他們都告訴青年大學生,這場戰役,不僅僅是一場公共衛生戰役,而是一場全民動員、全民發動、全民參加的舉國戰役。每個人每一天在每一個位置的堅守,無論在家、在工作崗位或工作路上,都為這場戰役的勝利貢獻了自己力量。來自浙商大人文與傳播學院的大二學生小高是一名團學幹部,聽了兩位專家的講座後,感受到一種無私大愛在戰“疫”中閃亮,“他們是當之無愧的城市英雄,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他們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崇高精神讓我們青年大學生帶著溫暖和力量勇毅前行。”“致敬最美逆行者是一堂特殊的團校思政實踐課,既有愛國情懷、社會責任,又將人文關懷、科學精神、公民健康素養和商科教育貫穿其中。”浙江工商大學團委書記鄭曉春說,雲團校展現了廣大團員青年為打贏疫情防控狙擊戰的責任擔當,是浙江工商大學開展“共抗疫情、愛國力行”主題宣傳教育的舉措之一,將戰“疫”期間的感人故事和生命教育融入團學活動中,培養青年學生的愛國情懷、科學精神、健康素養,教育學生勇於擔當、敢於奮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