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水口寺:變廢為寶 竹子“挑”起脫貧擔

陽春三月,草木蔓發。從思南縣一路向西,楊家坳鄉水口寺村漫山的竹子連成竹海,在陽光照射下,青翠欲滴,風光怡人。貧困戶安德洪和安德江兩兄弟正忙著去竹山上為自己的殯葬用品加工廠選擇合適的原材料,以確保今年的產值。

“去年廠裡的毛利潤達到近30萬元,下一步打算投入更多資金進一步擴大廠子的規模。”從小和毛竹打交道的安德洪沒想到,幼時常做成玩具的竹子,如今成為自己脫貧致富的寶貝。

思南水口寺:变废为宝 竹子“挑”起脱贫担

水口寺村山多,遍植綠竹。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竹籃、背篼、簸箕……這些竹編制品曾是尋常百姓家裡最常見的生活用品,不少人掌握著竹編技術。可是,由於地處偏遠,交通落後,竹編制品大多隻能用於滿足百姓的生活和務農需要,沒法產生更多的經濟效益。

人們常說“靠山吃山”,可面對著滿山的竹子卻還要“守著竹子愁飯吃”,資源優勢難以轉化為經濟優勢,安德洪深知,要想脫貧致富,還得在竹子上下功夫。

思南水口寺:变废为宝 竹子“挑”起脱贫担

早在幾年前,安德洪就著手開始重拾竹編工作,但他發現隨著工業化的發展,生活用具不斷更迭,人們對竹編製成的生活器具並無太大需求。

於是,安德洪另闢蹊徑,把眼光放到了殯葬用品的加工上,一來可以充分利用村中原材料充足的優勢,二來,殯葬用品的市場行情好,能夠產生較好的經濟效益。

起初,安德洪把工作地點選在了自己的家中,並動員全家開始殯葬用品的製作,主要生產花圈、花材等竹製品。但因為村裡交通不便,製成的成品大多隻賣到周邊的村子,生產規模不大。

思南水口寺:变废为宝 竹子“挑”起脱贫担

2018年,思南縣脫貧攻堅戰全面打響,作為農村經濟的“生命線”,交通是農村居民生產生活的保障。立足於此,思南縣著眼長遠,聚焦薄弱環節,整合資金,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通村通組路的完成也為安德洪的事業帶來發展契機。

“交通便利了,我就能放開手幹了。”安德洪說,當初一直考慮交通的問題,不敢批量生產,怕賣不出去。在楊家坳鄉黨委政府的支持下,安德洪的殯葬用品加工廠正式成立,並吸納周邊群眾就近就業,得到村裡人的一致好評。

思南水口寺:变废为宝 竹子“挑”起脱贫担

今年,安德洪的加工廠積極響應號召,於正月二十二日復工復產。走進加工廠內,工人正嫻熟地對竹子進行切開、劈絲。

67歲的貧困戶安大金是廠裡的工人,他的作業是劈竹切條,每天能拿到100元的工錢,談起現在的工作很是滿意:“年紀大了,重活幹不下來,現在有了安穩的作業,一年3萬多元的收入。”在廠裡,像安大金這樣的還有10多人,多是老人婦女等半勞動力。

思南水口寺:变废为宝 竹子“挑”起脱贫担

“除了在廠裡務工,廠裡還以1元一根的價格收購群眾手裡的竹子。”安大金說,要知道在水口寺村,竹子在大家眼中,連柴火都算不上,能變成錢,群眾對安德洪是打心底裡感激。

安德洪的殯葬加工廠不只處理了水口寺村“竹多價賤”的難題,還招引了貧困戶供竹。在當地行成了集加工、出售於一體的產業鏈,逐步成為脫貧致富的新路子。

“竹子不是錢,但要想辦法把它變成錢。”正如安德洪所說,是竹子托起了大夥兒的致富夢,“挑”起了脫貧擔!(潘佳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