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員的髮際線 無休息加班的文化印記

程序員加班是國內互聯網公司當中特殊文化,程序員的髮際線變遷也深刻記錄著加班的傳承和發展。曾有美國研究人員調研,科研人員,程序員,戶外工作者,銷售人員及運動員是脫髮最多的職業。


“頭禿”的情況在程序員當中普遍存在的,加班用腦也是促成這一個現象的原因之一。

在編程界,加班就是潛規則。程序員加班還有加班費,一個月下來薪資收入頗為豐厚。

程序員的髮際線 無休息加班的文化印記

掙錢很容易,就是容易頭疼


程序員為什麼總加班呢?為什麼總要折磨自己的髮際線?


U妹先來分析程序員加班的幾個原因


1、公司風格

大部分公司覺得能員工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

時間不夠?加班!

需求變更?加班!

難以實現?加班!

程序員解決問題,問題交給加班。


程序員的髮際線 無休息加班的文化印記

加班並非我自願


2、自願加班

初入職場的小白,本身經驗不多,能力也沒有多強,再利用時間努努力,那怎麼比的過別人呢?當然這些是自己是心甘情願的,為了學習新的技能,,為了為公司貢獻自己的光和熱,加班算不了什麼。

還有一類比較特殊,上有老婆嘮叨,下有孩子鬧騰,家庭的矛盾往往伴隨著生活的壓力,能晚回家一分鐘,就多快樂一分鐘。


3、加班文化

有些公司流行加班文化,如果別人都留下來加班,而你並沒有加班,是不是會覺得自己有種於世俗格格不入特立獨行,周身隱隱散發著不夠努力工作的倔強,恨不得隱身偷偷溜走時,懼怕同事突然跳出來那世俗的提問:咋走的這麼早?


程序員的髮際線 無休息加班的文化印記

上班龜速,下班光速


4、出現bug

有時候,線上出現一個令用戶急劇下降的bug,工蟻不得不勤勞的加班很晚,甚至要犧牲一整晚的睡眠,為的是回退代碼,或者是這個可愛又可憎的小bug。

5、項目要上線

當項目上線的日期臨近,就像是自己辛苦女兒出嫁的前夕,也是開發人員最忙碌, 欣喜,卻又折磨。

測試一定會給你找出三天才能修復完的可愛小bug,亦或是甲方爸爸和產品經理偶爾提出的小小需求,讓你懷疑一下經歷過人生




對此,眾猿們眾說紛紜,一邊擔憂著自己日漸稀疏的髮際線,一邊控訴著加班文化。那這些問題為什麼會存在呢?↓↓↓


為什麼不通過增加人手來解決開發週期的問題呢?

01

從老闆的角度出發,比如現在有兩個人,但是能幹五個人的活,少發三個人的工資,這樣的買賣怎麼不划算呢?

說到底錢還是個主要問題,程序員們工資不低,多招一個人的成本 就會多增加一個人頭的基礎成本,捨得花加班費的錢,再招能幹的人就行了的人就行了,商人畢竟不是慈善家,老闆更在乎的是其個人利益,而不是你該不該準時下班,頭禿不禿的問題,還能不能找到對象。

02

產品經理和項目經理對接的人越多,管理起來難度就越大就越大,跟五個人的相互磨合溝通的難度,要比摸清楚兩個人的脾氣難度大得多;

寫程序實現功能,多一個人就多存在一份犯錯的機會。每個人的代碼習慣不同,就像個人簽名一樣有特殊的標誌,你寫的代碼自己最熟悉,別人可能看不懂,要改起bug豈不是麻煩的多。

所以,讓一兩個人去完成一項工作就好過分給五個人去,人越多越容易出錯。

03

增加人手的成本遠高於加班費用,而且每增加一個就意味著獎金要多一個人來分,活還是那些貨,人越多,分到的錢越少,團隊整體的收益下降,所以項目經理會掌握一個平衡度,只有超過這個度的時候才會找一個新人來分擔工作。

畢竟新人需要時間來進行磨合,加入一個成熟的團隊需要時間和精力,如果磨合失敗新加入的程序員不能適應則會嚴重影響項目進度,然後再重新招人重新磨合,多以新員工的招聘培養,本身也是一個不小的成本開銷。

綜上,要想做一個能在公司持久發展的程序猿,就算不加班,也要有完全強勁的競爭量,當然企業高效的管理,員工嚴謹的態度才能支撐這個結果。

但是那些標榜狼性,榨取能力,管理低水平,行業不自信的企業加班,才是對員工極限索取。


雖然頭禿很苦,加班很冷,但還是得精神的面對每一天的挑戰,薪水喚醒每天的工作活力!


萬水千山總是情, 點個關注行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