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農家無寶玉 遍地黃花是金簪

莫道農家無寶玉 遍地黃花是金簪

記淮陽區臨蔡鎮大李村克明家庭農場總經理張克明

張然

朋友,你知道“莫道農家無寶玉,遍地黃花是金簪”說的是啥地方嗎?

它就是河南省周口市淮陽區,因為只有淮陽這個地方,才能真正生產出具有本土特色的黃花菜——久煮不散,且仍生脆。

日前,記者採訪了淮陽區臨蔡鎮大李行政村種植黃花菜已有40多年曆史經驗的克明家庭農場總經理張克明。

聽聽,他對黃花菜是如何細說的。

八點前必須採摘結束

淮陽的黃花菜為啥好吃?它的採摘是有時間限制的呀!每年6月10日前後開始採摘,採摘工人需要穿著防露水的衣服,身背小揹簍或籮筐,既不能太用力,也不能不用力。太用力容易帶長把,不用力又摘不掉。

整個採摘過程全是人工,每個黃花菜需要一個一個採摘,一根一根摘取。速度快的,每個員工可摘40至50公斤;速度慢的,每個員工可摘30公斤,工錢每公斤1.6元。每畝地可採摘2000公斤左右,其工本費就需要3200元。

莫道農家無寶玉 遍地黃花是金簪

處處黃花菜顯香


為趕在8點之前採摘結束,必須用大量員工進行採摘。因為,如果8點以後再採摘,黃花菜一見陽光就開花了,而開了花的黃花菜是不能再進行深加工了。

張克明講:“採摘黃花菜與採摘茶葉有許多類似之處,只不過茶葉的工序更多一些,所以茶葉的價位比黃花菜要貴得多。”

十點前必須燜蒸結束

採摘下來的黃花菜需要及時進行加工,第一道工序就是在地鍋中燜蒸,每一鍋只能蒸上15公斤左右,時間大約4分鐘。

時間不能太長,也不能太短。時間長了,容易蒸老,再晾曬容易發青或發黑,其色相不好,賣不上好價錢;時間太短,容易夾生,再晾曬之後會出現發白現象,其色相顯得不正宗,同樣賣不出好價錢。

因此,燜蒸時間需要拿捏得很精準。“小孩娘,掌握火候有經驗,她不看錶,只看蒸籠冒的熱氣就能精準作出判斷。”張克明說。

而張克明的妻子聞秀梅笑著說:“這叫經驗大於學問,這叫實踐出真知。”

為啥必須十點之前必須燜蒸結束?因為,採摘那麼多黃花菜都堆在一起,時間太長容易發熱,一發熱再燜蒸色相不好,影響質量與價格。

莫道農家無寶玉 遍地黃花是金簪

黃花菜可做百樣飯


據介紹,每天10點之前可以所採摘出來的黃花菜燜蒸完畢,每天大約可燜蒸5至6畝的採摘量。

兩天內必須晾曬結束

燜蒸之後,開始進行第二道工序,即晾曬。在晾曬過程中同樣需要講究,決不能攤曬地上,如果在地上容易出現砂土等雜質。

晾曬過程,決不能站著將已燜蒸好的黃花菜亂撒,因為站著攤撒容易摔打出現露花心現象,所以必須蹲在地上慢慢攤撒,而且是幾根根的,既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

速度快了或用力大了,把內部花心弄出來,同樣會影響色相與質量。太慢又容易窩工,燜蒸出來的黃花菜如果長時間堆在一起也容易出現意想不到的問題。

最好的晾曬方法,就是用紗窗製成晾曬架,放在地上,下面容易透風,上面容易見風,還能保證質量。因為沒有接觸地,所以不會出現吃著發磣現象。

莫道農家無寶玉 遍地黃花是金簪

黃花菜當然還可以涼拌


晾曬時間大約是一天半,最長不超過兩天,而後立即用不透氣的塑料袋裝好。這樣以來,既可保質又可保量。

有些商戶為圖色相好看一些,專門使用硫黃燻蒸。這樣往往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客戶一聞就能聞到。因此,建議不要這樣做,色相不好可以價錢低些銷售,決不能摻假使壞。

談到經濟收入,張克明說:“每畝地除去工錢及其它費用,可以收入萬餘元不成問題,這比種小麥與大豆強多了。”

談到下一步打算,他說:“如果區裡能加大扶植力度,解決銷售問題。我可以種植更多黃花菜,切切實實讓基地成為名副其實的大基地,讓淮陽獨特的黃花菜名揚全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