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很老的高考题有用吗,比如零几年的卷子?

Anne_心语


所谓的老题,就是以前考过的题,现在没有再考,但是我们都知道老题还会过几年之后再重新再考,所以并不存在这种老新之说,只是说去年考过的题目,今年一定不会考这个是一般比较常见的,所以我们说应该做一些老题,以防止老提重新再考,再一个从考试的题目上再从考试的大纲上,再从考试的教材上,我们都知道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所以只要是高中的知识点,初中的知识点,这些都可以烤,不论他是老题还是新题,并不所谓的老题,就是你认为老,其实他是我们的重点和难点,所以有些题目其实是年年考的,大家可以发现

我是一名高中数学教师,我在头条号上出版了一些高中数学的专栏课程,如果能帮助到部分的同学学习,这也是我的一个荣幸,那么我都是按照专题性的去分模块来进行录制,这个专栏,这个专栏主要适用于高一,高二和高三的学生,如果你需要的话,尽管去课程中去学习



梁景发奥数中考高考


我去年刚高考完,不太推荐做零几年的高考题。

现在高考题题目较零几年简单不少,但是它很灵活多变,而且题型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多是对综合能力的考查,你应该做近五年的高考题,这样可以把握题型,寻找命题规律,快速找出需要提升的地方。


花陌黎小姐


我是从事15年一线专门带高考的英语老师,做很老的高考真题其实没用。我的看法如下。

一)时间太久,很多题型都已经发生变化或是直接取消,比如英语中单项选择题再2014年之后几乎都已经不考了,去年开始改错也取消了,这几年还在改革,作文讲增加内容,从一篇变成两篇。

二)出题的目的也在不停的变化,20年前的高考题,难度系数很大,近几年的题目,比较与时俱进,现在高考题越来越偏向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也就是举一反三的能力,而不再是死记硬背。

三)做很老的题会浪费太多有效时间,应该集中精力做近五年以内的高考真题,反复研究,精做精炼,找出自己容易做错的知识点,吃透它。一天进步一点点。

总而言之;现在离高考越来越近,不要浪费时间去做古老的高考真题了;多花一点时间把近几年的真题反复分析,找出规律。夯实基础,高考必胜!






姬红波英语老师


历年高考的考题往往是考生参考的标准,可以通过做题夯实基础知识,考生可以从2009年的高考题做到19年的高考题,如果你认真细心的做过来会发现历年题型的变化规律,从而从前几年的试题中找到2020年出题的方向。这也是老师们一在的强调多做题的目的。

做完后从头翻看可以将知识点常出内容整理一下不难发现高考出题规律。但是做题的过程中要总结,不会的不理解的要做到完全理解才算做过,不然就是浅进浅出,没有效果的。

祝愿每位考生通过努力能金榜题名


化学李老师


不能说没有用。高考真题的价值你得细细的品,但是由于较早以前的高考题真题的考查内容和思路都已经被各个机构和出题老师都已经拆解或者渗透到平时的各种训练题中,再者由于高考考纲的变化,有些知识点有所删减,你可能甄别不出来,你再花时间专门的做以前的真题,说实话性价比不高 。


猫眼窥世


对于数学而言,因为知识点大体上没有改变,可以做,但是没必要,因为高考复习要在高考指挥棒下进行,盲目复习会浪费很多时间,可以选择做近十年的高考题,了解近年的考题类型,可能会有新题型出现。

以下以2013年至2019年高考集合题为例,通过分析,会发现集合考试范围和知识点并没有多大改变,但是偶尔会有新的题型出现。

(对应高考题的视频讲解我主页里有,有兴趣可以看看)

集合是高考中的重点,同时也是一个容易得分的题。集合一般会以小题的形式出现,而且基本都会在第一题。虽然简单,但是到了真正考试的时候,还是会有很多学生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失分,接下来会以各年新课标高考题来分析,集合考试当中用到的知识点以及在一般情况下会和什么知识点结合进行考察。

一:集合内容:

1.集合与元素

(1)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集合中元素和集合的关系有两种:属于(∈)和不属于(∉)。

(3)常用数集及其符号表示:自然数集(N)、正整数集(N*)、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

(4)集合的表示方法有:列举法、描述法、Venn图法。

2.集合与集合的关系

(1)集合A与集合B的关系:

(2)空集(∅):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3)子集的个数可以通过集合中元素的个数来计算:

假如集合A中有n个元素,则集合A的子集个数为2的n次幂,真子集为2的n次幂减1.

3.集合的基本运算:交集、并集、补集之间的运算

(1)并集:A∪B={x|x∈A或x∈B}

(2)交集:A∩B={x|x∈A且x∈B}

(3)补集:CuA={x|x∈U且x∉A}

  

以上为集合的基本知识,下面通过对2013年至2019年的全国卷对集合进行分析并附有视频讲解:

1.2013年全国卷新课标1试卷

2013年课标1的题考查的是集合交集和并集、集合的基本关系与不等式相结合的内容,需要求解不等式后,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后求解。

2.2014年全国新课标试卷

(1)2014 新课标1

2014年课标1集合考查内容为集合的交集、不等式的求解、区间的表示。

(2)2014新课标2

2014年课标2考查内容为集合与不等式的求解,并且集合M中元素为明确的数,集合N求解出来后是一个范围,求得的交集应为明确的数,并且求解不等式的过程中,需注意是>或者是≥,避免出现遗漏。

3.2015年全国新课标试卷

(1)2015课标2

2015年课标2这道集合题相对来说会简单一点,考查的是集合的交集以及不等式的求解,对于集合A已经给出了集合元素,集合B中的不等式已经分解成因式相乘,只需要根据口诀(大于号取两边,小于号取中间)解出即可。

4.2016年全国新课标试卷

(1)2016年课标1

本题考查内容为集合交集与不等式求解,最后用区间的形式表示出来。

(2)2016年课标2

本题考查集合与不等式求解,并求两个集合的并集

(3)2016年课标3

本题考查内容为集合与基本不等式,并求集合的交集。

5.2017年全国新课标试卷

(1)2017课标1

本题考查内容为集合、不等式以及指数函数的求解,要求学生对指数函数的知识点有一定的了解。

(2)2017课标2

本题考查内容为集合与一元二次方程求解,这道题要理解交集,明白交集里的元素1即为集合B中方程的根。

(3)2017课标3

本题考查的是点集,和以往考查内容有点差别,这道题需要借助图像求解,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答从而使求解更加简便。

6.2018年全国新课标试卷

(1)2018年课标1

本题考查集合的补集,需要先求解不等式后画出数轴求解。

(2)2018年课标2

本题考查点集,需要求出要求中的二元二次不等式的解。

(3)2018年课标3

本题考查集合和不等式,求两个集合的交集。

7.2019年全国新课标试卷

(1)2019课标1

本题考查不等式和集合,并求交集。

(2)2019课标2

本题考查不等式和集合,求交集。

(3)2019课标3

本题考查集合和不等式的内容,求交集。

通过以上对2013年至2019年全国新课标集合小题的讲解,可以总结出集合考试中出现比较多的内容为:

(1)集合的交并补

(2)集合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相结合考查。

解题方法一般用 数形结合的方法,画出数轴。

那么对于高考考试复习的过程中,需要对集合基本知识掌握,并且懂得如何求解不等式,但是在复习过程中,也要对新题型有一定的了解,对于集合这一内容,比较简单,需要考生做好万全准备,避免失分。

(想了解更多高中数学、高考考点,可以关注我,后期会对更多知识点进行讲解)


吴老师的数学课堂


别的不知道,数学这一科绝对可以选择性的去做,甚至各个省自主命题的卷子也可以去做。

不要听别人说什么高考一直再改革,一直变化,数学知识都是几百年前的知识了,只要是仍然在考察的知识点,那么重难点,易错点还是那些,所以考察的方法没有什么区别。

你如果有时间研究一下高考题,你会发现近几年的某些数学高考题,和多年前的题目差不多,a省的自主命题卷和b省的卷子有的题差不多,全国卷的某个题和c省的某年自主命题卷的题差不多,这都是很正常的,所以数学可以选择性的去做各个时期,各个地域高考题,只要把确定不再考内容筛去就可以了。


居易数学


这个问题不能用有用或没用来回答。做很久之前的卷子,当然也是有用的。通过做很久之前的卷子和近几年的高考卷,你会发现有一些知识的考点是固定不变的。当然你也会发现近几年的试卷的出题风格和类型在逐渐的进行改变。如果你能够细心品味它们之间的区别,那对于你把握高考中的重难点解题技巧也会有所帮助。


小鱼老师讲数学


有用,这个可以肯定!

不过,近年的试卷你都做完了吗?原则上从新往老做。

另一个要注意的是课件的版本,比如说有些地区课本是人教版的,有些是北师大版的,还有湘教版,浙教版等等。不同的教材,有些考试内容是不一样的。如果你辛苦了半天,发现有些内容是不考的,那就冤枉了。

一般来说,我们在刷题的时候最好是分板块刷。比如说你在练习函数,那最近一周最好都刷函数的题目。基本做了无错题,而且速度也够了,再换一个板块。一个阶段刷同一板块的题目,效果比分散要好的多。特别是你原来没掌握的板块。

希望这个建议对你有用!




娴意有效教育


你好,非常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

其实在我看来无论是多久之前的高考题,做过一遍后,你会发现其实你学到的是解题方式,我觉得学会如何解题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当然啦,作为一名高考生,尽可能地去多做近几年的考题才是合理的。

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