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度大轉彎:英國衛生大臣否認“群體免疫”策略


「在沸沸揚揚的“群體免疫”論甚囂塵上之時,中文媒體也熱鬧非凡,一批華人說英國不可能錯,“群體免疫”是冷酷但理性。而另一邊,在英國國內和中國又都有批評聲音不絕於耳。突然,英國衛生大臣出面公開否定“群體免疫”,它不是英國的目標或策略。」


180度大轉彎:英國衛生大臣否認“群體免疫”策略


3月15日,就新冠肺炎疫情,英國衛生與社會保障大臣馬修·漢考克(Matt Hancock)撰文稱, 英國已經根據一批世界領先的科學家的專業知識制定了計劃,但“群體免疫”並不是計劃的一部分。

“(群體免疫)是一個科學概念,而不是目標或戰略。我們的目標是保護生命免於受到病毒的侵害,我們的戰略是通過阻擊傳播、延緩疫情、科學研究、強力干預來保護最脆弱的人群和國家衛生服務體系。” 漢考克在《每日電訊報》(The Telegraph)發表的文章中寫道[1]。

此前,英國政府首席科學顧問帕特里克·瓦倫斯(Patrick Vallance)稱,英國的抗疫目標是讓整體社會產生“群體免疫”,而不是完全抑制疫情。瓦倫思的這一表述,在社交媒體持續引發爭議,甚至被認為是為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決定不會採取類似其他國家的嚴苛措施來應對疫情辯護[2]。

漢考克的聲明意味著,英國政府已經否認將基於“群體免疫”制定策略,或將其作為抗“疫”策略。

“群體免疫”說

必須要說,“群體免疫”的說法並非由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提出,但與約翰遜領導的英國政府應對疫情的措施有著莫大關係。

3月12日,英國當地時間週四,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宣佈,英國的疫情應對將進入新的階段,從遏制傳播到延緩疫情暴發,來應對新冠肺炎危機,幾乎是從“主動出擊”,轉入了“被動防守”。


具體來說,進入新階段後,政府將“不再給輕症病人做檢測”,並建議出現咳嗽、發熱等症狀的人居家隔離7天,症狀不嚴重就不需撥打111醫療諮詢熱線。

在發言中,約翰遜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比季節性流感更加危險,因為人群缺少對於新冠病毒的免疫力。他提出,70歲以上的老年人不應參加郵輪旅行,學生不要到國外遊學等,並指出未來可能會取消大型活動。不過,約翰遜並沒有宣佈關閉學校或禁止超過500人的集會。而後者,目前已在歐洲很多國家實施,以遏制疫情的蔓延。

次日,英國衛生部更新病毒檢測指南,規定三類英國居民將獲得檢測機會:危重病人優先級最高;其次是醫生認為需要住院治療的中症患者;來自學校、養老院等聚集性病例感染者緊跟在重症、中症患者之後,而出現輕微症狀的患者,將無法及時獲得病毒檢測。

為了進一步解釋這項決定,英國政府首席科學顧問帕特里克表示,政府的目標是在保護老年人和弱勢群體的同時,嘗試削平流行高峰,拓寬流行曲線,而不是完全抑制流行的高峰。

180度大轉彎:英國衛生大臣否認“群體免疫”策略

帕特里克·瓦倫斯講話截圖 圖源:twitter


“同樣,由於絕大多數感染者表現出來的是輕症,因此可以增加某種‘群體免疫力’(herd immunity),所以更多的人就會對此疾病免疫,我們也就可以減少傳播,同時也保護了最易感的人群。這些是我們需要做的關鍵。”

在接受英國本地媒體“天空新聞”的採訪時,這位科學顧問說:專家估計,英國6600萬人口中,約有60%必須感染冠狀病毒才能使社會增強免疫力。“社區將對此免疫,這將是控制這個長期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60%是獲得’群體免疫’所需的數字。”

在帕特里克提到“群體免疫”的當天早9點,英國的感染人數是798人,兩天後的今天,英國的累計確診人數已經達到了1140人,死亡21人。

180度大轉彎:英國衛生大臣否認“群體免疫”策略

圖源:pixabay.com


以“群體免疫”主導的應對措施?

這位最高科學顧問的言論在社交媒體中產生了巨大反響。

在推特上,愛丁堡大學醫學院的全球公共健康教授戴維(Devi Sridhar)是激烈的反對者。在帕特里克發言後不久,她便開始表達了對這項令輕症無法得到檢測的新政的不滿。

這位1984年出生的公共衛生學者認為:人們本可以(根據檢測報告),改變自己的行為,打破傳播鏈,知道傳播的熱點在什麼地方,甚至醫院可以計劃需要護理的病人的數量,而現在(輕症得不到檢測),我們怎麼知道有多大問題?

前世界衛生組織孕產婦,兒童和青少年健康主管安東尼·科斯特洛(Anthony Costello)則對“群體免疫”能否產生表達了懷疑——“冠狀病毒能引起足夠強的群體免疫嗎?還是像流感一樣,每年都會出現新毒株? 對於新冠病毒免疫反應的知識我們的瞭解還遠遠不夠……”

科斯特洛批評道:英國政府尋求群體免疫的策略是與其他國家脫節的。 這還與WHO的政策相牴觸,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賽的發言中指出過:“國家戰略應該從遏制(病毒)轉向緩解,這種想法是危險和錯誤的。”

經過了一天的發酵,到了14日,來自專業人士的反對聲音開始以公開信、個人聲明的形式全面爆發。

醫學期刊《柳葉刀》的主編理查德•霍頓(Richard Horton)在推特上說:英國政府的這項決定,“似乎是通過推遲緊急行動以使病毒傳染給大量人口來達到’群體免疫’……這是個嚴重的錯誤。”

當日,英國免疫學會發布了致英國政府的公開信,表達了免疫學界對群體免疫這一防疫策略的質疑。

免疫學會的公開信中提到:首先,這項策略,(即使能有效,)也是在確保易感人群不生病的情況下才有效,否則後果將非常嚴重;其次,目前尚不清楚新冠病毒能否使感染者產生長期免疫力。

北京大學美年公眾健康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寧毅則撰文指出,寄希望自然感染以獲得群體免疫,這是“視死如歸策略”——預期4000萬感染,結果是4000甚至上萬死亡,醫療資源同樣耗盡。

他解釋說,因為“劇本”可能不會按照英國的期待去上演,社會隔離的措施沒有那麼嚴格,一些措施不到位,病毒傳播就可能還在繼續甚至加速,那麼短時間內若產生大量的重症患者,有可能發生醫療擠兌;病毒產生變異的話,有可能往好的方面變,也有可能往惡性的情況變,現在一切都還是未知,控制的時間越長,危險越大;人體產生在多大病毒劑量下獲得免疫或者引起發病,現在還沒有明確認識。“那麼它會引起發病還是無症狀感染?在感染率達到60%之前,老人依舊是得不到保護的,我覺得這種措施不確定性太多。”寧毅告訴《賽先生》。

3月14日,美國宣佈了對英國和愛爾蘭旅客的旅行禁令。同日,在寫給《泰晤士報》的信中,霍頓指出:“沒有明確證據顯示英國參考了其他國家抗擊COVID -19的經驗”,並要求英國政府迅速公開制定防疫政策時參考的科學證據、數據和模型。


180度大轉彎:英國衛生大臣否認“群體免疫”策略


盡一切力量應對新冠肺病

“我們必須盡一切力量來應對新冠病毒”,“群體免疫”被提出兩天後,漢考克的文章以此為標題。

文中,這位英國衛生與社會保障大臣提到,從新冠病毒出現的那一刻起,我們就遵循了保護生命免於受到病毒的侵害的目標,保護脆弱人群,保障國家衛生服務和緩解流行。

他進一步解釋說,在阻擊病毒的傳播方面,英國政府進行了歐洲最多數量的檢測,由於英國能追蹤到與最初感染者解除的人數水平很高,最初的增長明顯放緩,並且病毒在英國的傳播比歐洲主要幾個國家都要慢。“這一行動已經使得國家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在最艱難的時候免於承受更大的壓力,為我們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做準備。”

漢考克寫道,上週,英國的防疫進入了下一個階段,他建議輕症患者留在家裡隔離,並通過全國性的宣傳活動讓每個人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以發揮自己的作用:比如出現發燒或持續咳嗽時,可以在家裡隔離七天;多洗手,每次持續20秒或更長的時間。“遵守這些新的建議看似簡單,但它真的可以挽救我們周圍人的性命,尤其是最脆弱的那些人。”

漢考克還提到,今天,英國又採取了進一步的行動,呼籲準備更多的呼吸機和其他設備。而在不久的將來,政府會盡快採取有效的干預措施,保護老年人和脆弱人群免受病毒感染,以確保他們待在家裡時就獲得必要的支持。 從政府到地方議會,從慈善機構到朋友和鄰居,他們都需要成為國家支持這些人的努力一部分,而英國政府將提供專家建議和支持。

根據漢考克的文章,英國下週將發佈緊急法案,以賦予政府臨時權力,幫助每個人渡過難關。

“其中的措施考慮了最壞的情況,我希望其中的一些不會需要,但是如果需要的話,我們也會請議會賦予政府這些權力。”

他最後說,與新冠肺炎作鬥爭,英國這代人正在面臨自己的考驗。“這將要求每個人作出犧牲,保護自己和他人,特別是那些易感的人們……通過我們明確的行動計劃,聽取最好的科學的建議,並採取我們所有人都必須採取的行動,我相信我們將戰勝這一挑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