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顫動,這不是愛情,是病!

曾經

我在大街上聽音樂

看到美麗的小姐姐

隨著耳邊大分貝鼓點的音樂

我的小心臟開始跟著鼓點跳劇烈跳動

我以為那是“愛情”


心房顫動,這不是愛情,是病!


直到當天晚上

我的小心臟都“沉醉”在這“旋律”中

不可自拔


心房顫動,這不是愛情,是病!


直到家人強迫我吃了速效救心丸

終於

在睡覺前恢復了正常心跳


↓↓↓


後來我知道了這是心悸


心房顫動,這不是愛情,是病!


接下來的幾年裡

我時常作息不規律、晝夜顛倒

學習壓力大再加上生活的挫折

心悸從偶有發生發展為逐漸頻繁

每月大概一兩次

持續時間從幾十秒

到幾分鐘

再到幾個小時


心房顫動,這不是愛情,是病!


靜息心率40-45/分左右

熟睡時心率最低低於40/分

(正常心率應為60~100次/分)


後來醫生通過明確診斷

告訴我

這是房顫

我的症狀很重


心房顫動,這不是愛情,是病!


心血管內科二病區負責人宋昆鵬說


房顫是最常見的心臟節律問題

通俗來講就是心房顫動


心房顫動,這不是愛情,是病!

正常心臟


心房顫動,這不是愛情,是病!

心房顫動


房顫可稱得上是21世紀的心血管流行病,據估計2010年全球房顫患病人數約3350萬。預計到2050年,中國房顫患者男性520萬、女性310萬。


心房顫動,這不是愛情,是病!


40歲以上人群中,男性一生中患房顫的風險為26%,女性為23%,也就是說平均每個人一生中可能有四分之一的概率會患上房顫


大部分房顫病人仍可正常生活和工作,甚至沒有症狀。

但實際上,它已對人體產生了危害。


它的危害是多方面的,總體來說,可使卒中風險增加5倍,心衰風險增加3倍,痴呆和死亡風險增加2倍


房顫患者,由於心房不能規律的收縮舒張,病人不僅會時長感到心慌、氣短,更容易導致血液在心房內瘀滯,容易凝固形成血栓,血栓脫落隨血液循環,可能栓塞在身體的各個部位,其中栓塞在腦血管的概率最大,危害也最大,可導致腦卒中甚至猝死


心房顫動,這不是愛情,是病!


心房顫動,這不是愛情,是病!


如何發現房顫?


房顫相關症狀主要是心悸、氣短、頭暈,嚴重者在房顫轉復時伴有長間歇,還可導致黑曚、甚至暈厥。


心房顫動,這不是愛情,是病!


然而,有近三分之一的房顫發作是沒有症狀的,使得房顫極具隱匿性。


數心跳、摸脈搏

可幫助早期發現房顫跡象,常有患者描述為“有時快,有時慢,一點規律都沒有”


發現異常跡象時,及時就近檢查心電圖即可確診房顫。


老年人,尤其合併疾病較多的人,更應重視每年體檢,幫助發現隱匿性房顫。


除此之外,隨著科技進步,一些便攜式、穿戴式心電監測設備也可幫助及時發現隱匿性房顫,更有助於早發現早治療。



對於房顫患者,目前分為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兩種途徑。


藥物治療主要包括:控制心室率、恢復並維持竇性心律和抗血栓治療。其中藥物治療又包括抗心律失常治療和抗凝治療。


非藥物治療包括:射頻消融治療、外科手術治療和起搏治療等,其適用於藥物方法治療房顫效果不佳或不適合藥物治療的病人,成功的射頻消融治療和外科手術治療可以治癒房顫,雖然遺憾的是這兩種方法到目前為止成功率最高也只有90%,但令人欣慰的是近幾年成功率在不斷提高。


2019年11月15日

由武漢大學人民醫院、中國心血管健康聯盟、中國房顫中心總部、湖北省房顫中心等主辦的2019心房顫動高峰論壇上


正式成為“中國房顫中心”


心房顫動,這不是愛情,是病!


心房顫動,這不是愛情,是病!

心血管內科二病區宋昆鵬代表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領取“中國房顫中心”牌匾


心房顫動,這不是愛情,是病!


醫院門診設有房顫篩查及房顫門診,並設有專人對房顫病人做好定期隨訪。

房顫中心還對患者進行全程管理,將會有更多的房顫患者從中受益。


房顫中心對患者的全程管理包括

院前篩查

危險分層

出院後隨訪

心臟康復

與基層醫院聯合救治,並同多家醫院建立網絡會診

落實房顫中心培訓計劃


自此,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集齊了心血管五大中心


心房顫動,這不是愛情,是病!


患者的每一次成功救治

都承載著醫護人員的責任與奉獻


前進的步伐不會停歇

守衛健康、解除病痛

我們義不容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