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达区“中国好人”褚立志:立志战“疫”,躬行必赢

一辆三轮车,一个消毒药水喷雾机和一沓宣传单,这是2015年“中国好人榜”上的助人为乐好人——褚立志,在疫情防疫一线的“战场”装备。


乌达区“中国好人”褚立志:立志战“疫”,躬行必赢


褚师傅今年68岁,居住在乌达区苏海图办事处,义务修路近十年了,是本地人交口称赞的老实人,大家都亲切的叫他老褚。疫情发生后,老褚和妻子主动请缨做志愿者,“这个时候,我们这些模范再不上前,还啥时候上。”防疫卡口坚守排查、喷洒消毒液、分发张贴宣传单……一个多月来从未休息。“我做的都是小事,社区的工作人员更辛苦。”褚立志拉了拉口罩谦逊的说。


乌达区“中国好人”褚立志:立志战“疫”,躬行必赢


乌海的2月,有时气温会降到零下20多度,褚师傅每天早晨六点多,吃一碗盐水挂面加一个馒头后,主动去社区报到,开启一天的志愿服务。记者先后采访褚立志两次,他都在刺骨的寒风里忙碌着,穿一身迷彩服,戴着帽子、眼镜、口罩,远看像一个健硕的小伙子。老褚骑着载满消毒用品的三轮车,带着妻子和协助的志愿者,穿梭在办事处所辖的大街小巷,偶尔会自言自语的感慨“这条路有许多坑是我修过的,后来政府重新修路都覆盖掉了。”


乌达区“中国好人”褚立志:立志战“疫”,躬行必赢


一天两次喷洒消毒这件事看起来简单、乏味、枯燥,其实工作量巨大。“背着几十斤的消毒桶,就是紧的快走,消毒水也一会儿就冻住喷不出来了,要不停的拆下来、解冻、再安装。起初不懂防护,消毒液腐蚀坏了好几个桶,等裤子湿透了才知道。头两天回到家后,老褚累的,我和孩子看着就觉得心疼。”一旁的妻子刘庆英用河南乡音告诉记者。

褚师傅原本是两肘撑在路边的垃圾箱上,躬身半趴着,听到妻子的诉说,赶忙站直安慰,“受点苦就是一时的,休息休息就过去了,人不干活攒力气,从来攒不下,今天用了,明天还长力气。”他和妻子爽朗的笑声点缀了空荡的街道。其实,口罩下的一张张笑脸,充满希望也传递力量,是每座城市康复的特效药。

褚立志一家扎根乌达快四十年,在生活并不富裕的情况下,一直勤勤恳恳坚持义务工作,不以一毫私利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即使面对质疑和曲解,仍然保持坦荡,“赶走病毒对大家都好,我身体好,饭量大,这些小事都能做。疫情过去,比啥都强”。老褚语气坚定,还透着一股子不服老的劲儿。问及初心是什么,褚师傅义正言辞的说:“只要继续干下去,这就叫初心。”正可谓:幽境自能外见,高怀独出世间痴。


乌达区“中国好人”褚立志:立志战“疫”,躬行必赢


老褚不畏严寒,不惧风险,舍小家为大家,用行动彰显模范人物的带头作用,让“好人精神”拔节生长。他在极低的物欲中不忘担当,又让奉献社会成为了生活本身的组成部分。褚立志同时也是广大志愿者的一个缩影,疫情期间,我们还看到了许多平凡却尽心尽力,躬身做事的人,像桥梁连起四面八方,把必赢的信念传至五湖四海,也为这个春天注入了明媚的阳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