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荣反辱的“好为人师”:追求存在感导致的朋友厌恶、同事不满


求荣反辱的“好为人师”:追求存在感导致的朋友厌恶、同事不满

导读:好为人师,语出《孟子·离娄上》,指的是在生活中,不顾实际场景的喜欢教导、指引他人,染指他人生活、工作。

他人的说教,不可避免的使我们产生厌恶与不满,但我们在厌恶与不满的同时,却可能在生活中处处对他人进行说教。

本期,我将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探讨关于我们“好为人师”背后原因。

  • “好为人师”指的是什么?为何会被大众所厌恶?
  • 我们为何会“好为人师”,是什么促使着我们产生这一行为?
  • 我们如何停止“好为人师”,与他人建立更为亲密的关系?

引子:

公交站,阳光正浓,

此刻,站在他对面的同事,正局促的寻找一个开口的方式,

我们总担心自己的苦恼被他人嘲笑,因此他的同事需要鼓起足够的勇气,

同事的深呼吸,使他身躯微微紧绷,他知道这是开口的信号,

自我表露,伴随着勇气出现,同事是想获得更亲密的关系吗?

那并不重要,他轻蔑一笑,缓缓开口,

处世哲学,伴随着他高高在上的神情,

摧毁了这段关系。

求荣反辱的“好为人师”:追求存在感导致的朋友厌恶、同事不满



求荣反辱的“好为人师”:追求存在感导致的朋友厌恶、同事不满

“好为人师”指的是什么?为何会被大众所厌恶?

好为人师,其重点在于“好”字,指的是我们随时、甚至于迫不及待的想要对他人进行说教与教导。

这种欲望是那么的强烈,我们即使认识到其中的不妥之处,甚至于我们清晰的知道这会逐渐的摧毁一段关系,也不愿意放弃这种机会,或许正如学者周国平所说,世上有自知之明者寥寥无几,好为人师者比比皆是。


01 什么是好为人师?

我们在生活中,由于经历的不同,使我们有了不同的见识、经验、能力、智慧,我们每个人都是处于这个社会中独一无二的个体。

作为社会中独一无二的个体,我们往往由于受到自身认知的局限性,只能看到我们自身所具备的特质。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与他人对比时,通常是用自身的见识、经验、能力与智慧对他人进行对比。

于是我们会发现,对方很多地方不如我们,由此我们认为自身比他人具有更多的“知识”,从而使我们认为自身具有教导、教育他人的能力。

许多人将“好为人师”,认为是一种积极帮助他人的心态所促使的,是建立在热心帮助基础之上的互助行为。

不可否认,确实有一部分“好为人师”的人,是单纯出自于自身错误的帮助方式,使人产生这种印象。

因此在这里我们根据动机、情境、方式不同来进行区分,并对好为人师的群体,从行为上进行定义。

  • 动机:好为人师的群体,在动机上并非是希望帮助、指导他人,而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展示自身的知识,以换取他人的赞美与认同。
  • 情境:好为人师的群体,往往不顾实际的交流场景,主动的、蛮横的指导他人,即使是处于一个不适合的场合之中。
  • 方式:好为人师的群体,往往在对方倾诉结束前,便内心已经对事件进行定义,并在心中思考等会的“表现方式”,并无法真正的听从对方的需求。
  • 定义:
    好为人师的群体,最终表现为不顾他人的真实需求,只是根据他人话语中的关键词,粗暴的对事件进行定义,在不顾对方是否愿意接受教导、是否处于合适场合中,便开始“口若悬河”的进行教导。
求荣反辱的“好为人师”:追求存在感导致的朋友厌恶、同事不满


02 好为人师为何被大众所厌恶?

通过定义,我们可以清晰的了解到,好为人师的人,并未将自身的真正注意力,放在感受他人、体谅他人之中。

对于好为人师的人来说,对方的真正问题、感受与希望获得的安慰、方法并不被他所重视,他仅仅是想要表现自己的“博学”。

但若是仅仅表现自身的“博学”,并不会使他人如此不满与厌恶,真正使他人不满、厌恶的原因是,好为人师这种行为背后的隐喻。

  • 地位控制:好为人师往往是居高临下的教导形式,但生活中的施教者,往往是父母、领导、长者,当好为人师对他人进行教导时,实际上形成的是一种施教者角色,这种角色意味着,好为人师实际上是认为自身地位高于他人。
  • 打压行为:正如前文所说,好为人师并不会考虑实际的场合,即使是朋友间的聚餐时,其也会通过教导行为,来对他人进行打压,从而提升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并从中汲取成就感、优越感。
  • 无益问题:好为人师关注的是自身的情绪,被教导者面临的实际问题,不过是用来满足自身情绪的工具,因此对于被教导者来说,好为人师提供的方法、理论、哲学,并无法对问题起到任何帮助。

在这种情况下,被教导者在社交、情绪上均有不同的损失,却没有获得任何有利于解决问题的收益。

于是,没有人喜欢一个好为人师的人。

求荣反辱的“好为人师”:追求存在感导致的朋友厌恶、同事不满



求荣反辱的“好为人师”:追求存在感导致的朋友厌恶、同事不满

我们为何会“好为人师”,是什么促使着我们产生这一行为?

没有人喜欢和一个好为人师的人相处,毕竟这这种关系之中,我们无法汲取到友情中互相帮助、鼓励与扶持的益处,反而会遭到不断的打压与控制。

我们都不喜欢与好为人师的人相处,但很多时候我们自己却是那个好为人师的人,我们无法控制的希望展示自己。

我们想要展示自己独特的知识、技能,希望获得他人的赞美与认可,于是我们渐渐的发现,我们没有人可以倾诉、更没有人是我们亲密的朋友。

但我们并非无法感知到我们的错误行为,这些错误的行为我们可以从朋友皱紧的眉头,或是强行转移的话题中深切的感知到。

但很多时候我们只顾着表演、宣泄与展示,朋友的不满此时却如阈下信息一般,被我们所忽略、遗忘。

既然我们深知其中的错误之处,为何却还是义无反顾的产生了错误的行为?


01 情感忽视

他的德性的光辉照耀到他人身上发生了热力,再由感受他的热力的人把那热力反射到自己身上的时候,才能体会到他本身的价值——莎士比亚

我们之所人使他人产生好为人师的看法,在于我们没有顾及到他人真正的需求,他人需要的可能并不是解决方案,而是情感慰藉。

或者我们再降低一些,甚至于他们需要的并非情感慰藉,而是一种互动与回应,他们不需要人生哲学与处事哲理,也不需要具体的解决办法与操作方式。

他们需要的可能只是一种倾听与回应,他们可能仅仅需要的是我们的一个拥抱,或是一个肯定的眼神,然后告诉他们:“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我们的看法与行为,我们的悲伤与痛苦,需要他人的关注与共情,但好为人师的我们却无法意识到。

这可能是我们已经习惯依靠自己,可能是我们已经在忙于工作的父亲,与忙于社交的母亲那里,认识到了这点。

当我们不再对回应、互动与共情抱有期望,那么认知的局限性,便会使我们无法感受到来自于他人的回应、互动、共情请求。

于是我们根本无法理解,为何我们明明说了这么多有意义的话,却被对方无视或是反击,也根本无法理解,对方并不需要解决方案,只是想要一种共情。

我们体会过求而不得的痛苦,于是我们将这种感知深深隐藏,可能最好为人师的人,往往是最需要慰籍的人。

求荣反辱的“好为人师”:追求存在感导致的朋友厌恶、同事不满



02 获取认同

孩童时期来自于亲密关系的情感忽视,使我们在亲密关系不仅没有获得慰籍,反而在一次次的请求回应中品尝到了被忽视的痛苦。

我们将这种求而不得的痛苦,深深的隐藏到我们的潜意识之中,迫使自己不会再次的回忆、体验这种痛苦。

我们隔绝了自己,不再向他人进行自我表露,不再将自己脆弱的一面展现出来,也不再祈求通过亲密的关系换取我们需要的慰籍。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真的不再需要慰籍,毕竟没有人可以真正脱离亲密关系,独自一人义无反顾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需要与他人的倾诉,并获得他人的回应。

在无数个深夜,我们脆弱并痛苦着,却没有可以倾诉的人,甚至是倾诉的对象,我们希望去建立亲密关系,潜意识却在无数次阻止我们。

于是我们开始转而寻求群体的认同,我们需要他人来认同我们的观点、认同我们的行为方式,来使我们确信自己的选择没有“错误”。

于是我们不断的通过哲学、哲理与处事的道理,来向其他人灌输我们自己的三观,以寻求三观上的共鸣,在获得认同感的同时,也使我们产生存在感。

通过改变他人的想法、行为,来使我们处于亲密关系中的强势方,似乎回到了被忽略的孩童时期,无非我们之前是弱势方,现在是强势方,我们通过对其他人施加影响,来强调我们存在的意义。

但无论我们处于亲密关系中的强势方还是弱势方,都无法去延续这种亲密关系,即使我们再为强势,对方也具有退出权来结束这段关系。

理性使我们得以权衡利益,使利益最大化;但亲密关系并非可以盘算的利益,而是需要建立在平等的地位上,心与心的交流。

求荣反辱的“好为人师”:追求存在感导致的朋友厌恶、同事不满



求荣反辱的“好为人师”:追求存在感导致的朋友厌恶、同事不满

我们如何停止“好为人师”,与他人建立更为亲密的关系?

我们渴望亲密关系,却担忧像孩童时期那般,自我表露后获得嘲笑、忽略与无视,于是我们强迫自己不去抱有希望,并对自身的存在感产生怀疑。

这使得我们在社交过程中,无法感知他人的真正需求,并且希望使自身成为强势方,来强行的延续这种关系。

或许正如流沙一般,握的越紧,失去的越多。


01 认识负面影响

孩童时期的被忽视,使我们倍感挫折,使我们不再渴求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这种思维被不断的重复,最终形成了固着。

在这种固着的影响下,我们不仅忽略了对自身的情感需求,也忽略了他人的情感需求,这导致了即使我们希望与他人建立联系,也失去了这项能力。

因此我们在与他人建立联系,希望改变自己好为人师的问题前,需要首先将目光转移到自身之中。

好为人师源自我们希望通过影响他人的思想与行为,来获取自身的存在感,消减我们的不安与焦虑,但在好为人师的影响下,对方并不会去认同与聆听,反而使我们的存在感受到打击。

因此在进入下一环节中的具体思考方式与互动方式前,我们需要深刻的认识“好为人师”带来的负面影响。

  • 知识暴露:强烈的好为人师欲望,使我们涉足不熟知的领域,强行对事件进行解读,反而使他人评价降低。
  • 社交裂痕:没有人愿意被他人掌控,好为人师使他人与我们无法建立情感联系,从而破坏本应建立的友谊。
  • 负面评价:不分场合、强迫性的进行说教,使好为人师的我们,被冠以“爱卖弄”“不懂装懂”的评价,降低社会、群体对我们的评价。
  • 自我怀疑:外部评价的缺失,与我们对自身存在的虚无感,使我们陷入自我怀疑之中,虽然通过反向形成使我们外在表现很自信,但内地里却是深深的自卑。
求荣反辱的“好为人师”:追求存在感导致的朋友厌恶、同事不满


02 思维链条

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亚里士多德

在现如今的社会之中,我们每个人的生长过程中,由于经历、教育与互动的不同,使我们每个人都具备了独特的技能与知识。

错位的知识体系,使我们都拥有对外输出知识的能力,但我们需要真正正确的认识到这些能力的价值,才能正确的使用、传递,获得他人的认同。

我们很难将自己的所有知识、经验进行量化,然后将这些知识记录并熟记,因为这是巨量的数据意味着无法完成的任务。

因此,我们必须接受随时随地的检验,我们需要知道何时可以影响他人,而何时又应该控制自身的言论。

在这里我将介绍一个思维链条,当我们遇到倾诉、询问类的内容时,完全可以通过此链条进行一次快速的过滤与匹配。

即使最终的结果是我们应该控制言论,在这种快速的沉默思考过程中,也使我们最终的表达显得“深思熟虑”。

  • 角色:在当前场景下,我们担任的是什么角色?其他人是希望我们倾听,还是强烈的希望我们去诉说?
  • 地位:在当前场景下,我们在群体中的地位如何?对方强烈希望我们去诉说是否是想要获得教导与指引?还是希望我们去附和他的意见?
  • 技能:在当前场景下,我们掌握的技能与知识,是否是针对这一问题最为优秀的?
  • 风险:在当前场景下,我们选择开口诉说是否具有风险?

当我们完成这一系列的思考后,我们会意识到自身的诉说是具有风险的,根据角色、地位、技能与风险指数,我们可以选择诉说或是控制言论。在这里举两个典型场景的例子。

“我们是企业领导,会议时上级领导希望我们对新员工进行一个简短的培训,此时我们的角色是引导者、具有比受众更高的地位,而我们掌握的技能也是在座中最强的,此时我们的言论中风险的成分便较低。”

“我们是企业基层员工,在公司会议时,领导对新项目进行了规划,此时领导出于试探性,询问再做是否有其他意见,此时我们的角色是倾听者,地位处于弱势,技能不具备”

在此环节中,由于我们之前的习惯性“好为人师”,使我们很难对自身的言论进行控制,因此我们需要在思考过程中,主要考虑风险的一面,而非利益的一面。

这可以防止我们出于自我服务倾向,强行的认为此时发言是收益大于风险的,致使我们的思考前功尽弃。

求荣反辱的“好为人师”:追求存在感导致的朋友厌恶、同事不满



03 互动链条

在上一个模块中,我们整理了当面对倾诉、询问类场景时,我们的思考方式,接下来我们将进入具体的互动链条之中。

经由多次的思考练习,我们可以尝试去建立亲密关系,以消除我们的固着,让我们重新获得存在感,从而步入正确的轨道之中。

在此环节中,我们通过互动环节的思维链条,去感知对方的情感需求,最终通过满足这种需求,建立亲密、和谐与稳定的关系。

  • 辨别请求:在互动过程中,正如好为人师的“好”,遇到对方的烦恼、倾诉,我们总是急于去进行回应并提供解决方案,但实际上,我们需要辨别对方是否需要我们的帮助。

“对方倾诉完成后,进行了相应的停顿,并询问我们意见时,可以认为是在请求我们回应。”

  • 辨别需求:当我们收到对方的请求,不要迫不及待的提供方案,而是应该区分其是需要解决方案,还是需要我们与之的共鸣。

“朋友对领导的抱怨,可能并非是为了让我们教给他如何解决,而是为了希望我们认同他的做法、观点,此时我们只需说出一句,你说得对、辛苦你了。”

  • 给予回应:如果朋友明确表示希望我们可以提供一个解决方法,这说明其相信我们的能力,但此时对方仍处于情绪脑之中,无法真正的去理性看待问题,因此我们需要顺从他的观点进行解读。

“我们领导能力不行,经常乱指挥,我真想离职;这种领导特别烦人,你能忍这么久也算是厉害了。”

  • 善意提醒:我们顺应了对方的观点,暂时的满足了对方的情感需求,但这并不足以使我们建立更为亲密的关系,反而有成为情绪宣泄垃圾桶的风险。

因此我们要在对方情绪褪去,回归理智后,对其的一些错误决定进行提醒,善意的顺应其观点从客观角度进行提醒。

“遇到这种领导,谁都想离职,现在这个局面,是不是找到下家再离职比较好?”

  • 尝试诉说:我们很难不断的倾听别人,并不断的跟随他人思想行动,一味的单向付出也无助与建立关系,因此我们需要尝试着进行主动的自我表露,去建立双方平等的互助关系,增加亲密性。

“我最近遇到一个问题,我觉得你在这方面比较擅长,希望听听你的意见”

平等、沟通、付出与回报,最终形成互惠行为,才得以使我们建立一个良性循环的亲密关系。

当这种亲密关系建立后,我们也就无须固着,消减了强烈的表现欲,使我们重归正常的心理、社交之中。

求荣反辱的“好为人师”:追求存在感导致的朋友厌恶、同事不满



结语:我们在实际生活工作中,不可避免的会在不同场合、面对不同个体时,陷入了“好为人师”的思维误区之中。

但我们可能并不是有意的伤害他人,只是由于固着导致的我们忽视了他人情感诉求,这固然会使他人不满,但我们不必过于对自我进行谴责。

毕竟我们并非不愿去了解,而是我们对自我的情感忽视,使我们失去了这项“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