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进价6毛卖1元被罚” 如此执法难得人心


近日,湖北洪湖市一药店进价0.6元的口罩卖1元涉嫌哄抬价格,被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处罚,不仅没收违法所得14210元,还罚款人民币42630元。

疫情当前,如果发国难财哄抬物价的确该罚,但口罩售价1元算不算哄抬物价?在“一罩难求”的当下,与各种微商动辄几十元一个的口罩比,“1元口罩”简直是业界良心啊!

有权不能任性。特别是执法部门,要敬畏处罚权、慎用处罚权。生搬硬套用“购销差价额超过15%”的规定作为判断是否处罚的唯一标准,而不去进行真正的市场调查,不讲常识,只是机械执法,难免矫枉过正、过度执法之嫌。药店没有合理利润空间失去进货积极性,群众更买不到质量过硬价格合适的口罩。

执法重在公平。执法最重要的根基与力量都来自于其公正公平。同样是卖口罩,卖一元一个的被“从重从严”处罚,一些坐地起价卖几十元一个的微商却“安然无恙”。执法部对比较容易取证的实体店逮着不放,而对那些需要下功夫反复取证的微商“睁只眼闭只眼”,算不算是典型的懒政?是不是典型的乱作为?“一罚一不罚”,又有何公平可言?法治的权威在哪里?


“口罩进价6毛卖1元被罚”  如此执法难得人心

疫情当下,湖北洪湖相关执法部门积极作为维护市场秩序和稳定物价的初衷本是好的,但“卖一元口罩也被罚”不仅寒了商家的心,也寒了普通民众的心。这种矫枉过正的执法是对官民同心抗击疫情的“低级红”“高级黑”,更会助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这种不合民心的“猪队友”还是少一些为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