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反抗斗争、飞速发展、贫富矛盾、大萧条中看美国的"金融基因"

美国,这个诞生了才200多年的新国家,却已经引领了全球发展100多年。美国强大的根源来自其骨子里的"金融基因",以及坚定不移的"美元霸权"与"金融立国"之路。

从反抗斗争、飞速发展、贫富矛盾、大萧条中看美国的

美国的政治金融基因

1. 英属殖民地的欧洲移民

美国位于西半球的美洲大陆上,这里早在两万多年前就世代居住着印第安人。然而,这块大陆的命运,却是被五百多年前的入侵者改写的。

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这块新大陆,然后许多欧洲人陆续移民到这块新大陆上。到18世纪,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相继建立起13个英属殖民地,这13个殖民地就是美国的起源。

从反抗斗争、飞速发展、贫富矛盾、大萧条中看美国的

13个英属北美殖民地

当时英国对这13个殖民地采取放任政策,殖民地只能依靠自我管理,所以彼此之间的独立性很强。这跟当时欧洲各国的情况非常类似,其实也是欧洲移民者带来的"政治基因",使得13个殖民地之间形成了与欧洲类似的"分权制衡"的行政体制和信用网络。

18世纪中叶,英国开始长年征战。战争使得英国的财政入不敷出,于是英国开始向美洲的13个殖民地征收重税,以补贴英国吃紧的财政状况。

英国私自决定的重税使得美洲的移民者们非常愤怒,殖民地抗税事件屡屡发生。于是英国开始派驻大量英军到美洲进行镇压,英军登陆后肆意妄为,严重破坏了新大陆上的独立自治环境,为摆脱英国、争取独立的战争一触即发。

1775年4月18日,美国独立战争第一枪打响。1776年7月4日,13个英属殖民地联合签署《独立宣言》,宣布脱离英国统治,组成美利坚合众国。英美之间的战争足足打了八年,英国才最终承认美国独立。

从反抗斗争、飞速发展、贫富矛盾、大萧条中看美国的

13个州签署《独立宣言》

2. 美国的经济宪法

美国诞生时的世界是怎样的局面呢?英国正在掀起第一次工业革命,法国正在酝酿大革命,德国依旧四分五裂,俄罗斯经过沙皇改革开始强大,中国正在享受康乾盛世的繁荣。独立的美国实际上还是13个松散自治的州。

独立后的日子,各州之间并不和谐,长期的摩擦使美国面临了一个二选一的生存难题:是继续作为一个合作的联邦国家,还是拆散成13个独立的主权国家?

1787年,13个州派代表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制定出《联邦宪法》,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至此,真正意义上的美国才正式诞生了。

从反抗斗争、飞速发展、贫富矛盾、大萧条中看美国的

13个州派代表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

很多人也把这部《联邦宪法》称为经济宪法,因为它界定了个人、州政府、联邦政府在经济运行中的分工,为美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从此,美国才有了统一的政府,统一的货币,统一的市场,统一的税收,美国的"统一"比起中国的秦朝晚了将近两千年。

经济运行上则采取英国的自由经济模式,并搬来了欧洲的金融和财政制度,银行、证券、交易所、股份公司陆续出现,并通过发债、发行股票进行融资来建设城市。

可见,年轻的美国,既有欧洲分权抗衡、独立自治的信用基因,又有大帝国的"集中统一",还有最具活力的金融和财政制度,这些都是"美国奇迹"的金融基因。


3. 南北战争的金融较量

随后,美国的发展又形成了两个不同的流派。北方各州以发展工商业为主,实行自由资本主义制度;南方各州以种植业为主,保留了黑人奴隶制度。自由与奴隶制并存,显然是违背了《联邦宪法》中人人平等的权利。

1860年,反对奴隶制的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南方七个州宣布脱离联邦,美国又一次面临分裂,一场解放奴隶的南北内战开始了。但是决定这场战争成败的并不是谁更高尚,而是谁正确运用了金融的力量。

从反抗斗争、飞速发展、贫富矛盾、大萧条中看美国的

美国南北战争

战争需要大量的资金,南北双方都缺钱。北方政府决定用发行国债筹集资金。

以往,购买国债的都是金融大亨,但是局势不明的战况让这些资本家们采取观望态势。但是战争可等不了。

于是,一个叫库克的银行家,向政府提议改变思路:

(1) 把债券的发行面额降低至50美金,转向普通家庭兜售;

(2) 雇佣大量的金融中间商,深入群众中进行地毯式销售;

(3) 宣扬购买债券是"爱国+投资"的双赢举动。

就这样,一年之内北方政府筹集到了4亿资金,缓解了资金压力。

而南方政府,选择了一个特别愚蠢的方法,直接开机印了17亿的钞票,导致南方市场物价飞涨,经济崩溃,最终战败。

由此可见,战争的背后,其实并不是道德的较量、军事的较量,而是金融的较量。这一点又被深深的刻进了美国的基因里,奠定了美国的"金融立国"之路。


4. 姗姗来迟的美联储

虽然美国的骨子里天生带有金融基因,但是作为一个国家最关键的货币当局机构——中央银行,美国却一直没有。

1776年独立,1865年统一,此后在1873年、1884年、1890年、1893年、1895年、1907年先后发生了六次大规模的银行倒闭风波,然后美国人才意识到在金融危机当中,需要有中央银行承担最后贷款人的职责,帮助银行避免倒闭,这才终于达成共识要建立中央银行。

一直不愿建立中央银行,是因为害怕央行被政府掌控,成为政府腐败的工具。所以,如何建立一个不被国家政府掌控的、独立的央行成为了问题的焦点。

从反抗斗争、飞速发展、贫富矛盾、大萧条中看美国的

美联储

终于,在美国成立后的第137年(即1913年),负责履行中央银行职责的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即美联储)成立。这确实是一个特殊的央行,它由位于首都华盛顿的联邦储备局和分散在全国的12个地方储备银行组成,这样避免了货币权力完全集中在联邦政府手中。

美联储权力设计的特殊之处还表现在:

(1) 美联储的权力来自国会,联邦政府的权力也来自国会,所以美联储和联邦政府是两个平级的机构。

(2) 美国总统对美联储委员会的成员只有提名权,审核由国会来完成。

(3) 美联储委员会成员任期为14年,大大超过总统和国会议员的4年任期。

以上三点使得美联储能够独立于联邦政府和总统,制定出适合长期发展的金融政策。

这也是我们现在经常看到美国总统与美联储不和谐的原因。总统和议员更注重在其任期内的短期利益,美联储则关注长期发展,两者必然会有利益上的冲突。

但不论是总统、美联储还是联邦政府,核心诉求都是为了美国的利益,所以即使在21世纪承担起世界央行责任的美联储,制定出的全都是只有利于美国的金融政策。

"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

南北战争之后,美国真正统一了主权、领土和劳动力,成为单一的、联合的、强大的国家,为20世纪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伴随着西进运动、工业革命,美国的领土比建国之时扩张了十倍,建立起了现代化的农业、畜牧业、工业,也使经济产生了跳跃式的发展。到19世纪末,迅速超越了一直走在世界领先地位的欧洲强国。

从反抗斗争、飞速发展、贫富矛盾、大萧条中看美国的

西进运动后的美国领土

此时,世界格局也发生了新的变化。统一之后的德国超越了英国和法国,成为欧洲首强;经历了20年明治维新的日本开始登上世界舞台;中国正在被八国联军侵略;仅仅诞生118年的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1. 反垄断的进步运动

美国从建国起就一直奉行英国的私有经济和自由竞争,即由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左右经济运行,任由企业自由发展,优胜劣汰,政府不会对经济生活加以干预。

在19世纪末,优势企业通过联合、并购、重组等手段可以同时控制生产、市场和价格,以追逐高额、稳定的利润,然后在各个行业就产生了许多富可敌国的大企业和大财团,它们形成了垄断组织的最高形式——托拉斯,例如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托拉斯和摩根的钢铁托拉斯,两者几乎占据了全国财富的三分之一。

从反抗斗争、飞速发展、贫富矛盾、大萧条中看美国的

漫画:垄断资本家控制下的美国参议院

自由市场经济狂奔了一个多世纪之后,自由资本主义变成了垄断资本主义,随之而来的是严重的社会矛盾和危机,灾难开始出现。垄断使得大批中小企业纷纷被兼并或破产倒闭,社会分配不公也使城市贫困人口急剧增加。即使美国早已出台《反垄断法》,但是并没有真正执行过。

据统计,当时1%的美国人占有近一半的国家财富;12%的美国人拥有90%的国家财富。于是,就有一批中产阶级开始考虑如何使大多数美国人都能够在国家的高速发展中获利。一场消除社会腐败、重建社会价值体系和经济秩序的进步运动开始了。

时任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被迫整顿经济。他从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托拉斯开刀,判定其违反了《反垄断法》,把标准石油托拉斯解散拆分成若干个石油小公司。然后,又对牛肉托拉斯、烟草托拉斯等40多家垄断企业提起诉讼,解散拆分。至此,政府通过宪法对垄断进行限制的原则被确立了起来,反托拉斯行动也被正式纳入到美国政府制度化的长久政策之中。

从反抗斗争、飞速发展、贫富矛盾、大萧条中看美国的

与此同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给美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来自欧洲的军火和钢铁生意,让美国发了战争财,美国从此变成了欧洲的债权国,拥有了世界40%的财富。到了20世纪20年代,随着经济的腾飞,进步运动也结束了。此时证券交易所里的股票都在飞涨,然后我们都知道了,什么即将到来。


2. 大萧条

1929年10月24日,有人忽然卖掉了手中被高估的股票,惊惶和疯狂的抛售如同多米诺骨牌,一发不可收拾。一天之内,股市崩盘,超过300亿的市值蒸发殆尽,人们的财富转瞬即逝。

股市的崩盘源于银行与投行无监管的混业经营,使得资金从银行到股市,就是左手倒右手那么简单。大量资金肆意流入股市之后,股价节节攀升,泡沫越吹越大,终于在10月24日发生了崩盘。此后美国进入著名的大萧条时期,800多家银行破产,14万家企业倒闭,全国四分之一的人失业。

从反抗斗争、飞速发展、贫富矛盾、大萧条中看美国的

大萧条

时任美国总统胡佛,是个坚定的自由市场经济支持者,他相信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能够进行自我调节,克服危机。所以在1929年至1932年期间,胡佛政府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美国损失掉一半的财富。大萧条还从美国蔓延到了欧洲。恐惧是所有人的唯一感受。

与此同时,苏联创造了新的计划经济模式。欧美大萧条期间,苏联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经济发展欣欣向荣。


3. 罗斯福新政

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当选为新的美国总统,给人们带来了希望。通过苏联的成功转型,他重新思考了政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很多经济学家们也从大萧条当中看到了市场经济失灵的一面。因此,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要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参与国家经济,用国家的力量推动经济的运转。"

富兰克林·罗斯福上任后的第五天,政府干预经济的新政开始了。新政有核心3R:复兴(Recovery)、救济(Relief)、改革(Reform)。通过整顿银行与金融业、复兴工业、调整农业、大力兴建公共工程、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等一系列新政,帮助美国走出了危机,也使他成为美国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从反抗斗争、飞速发展、贫富矛盾、大萧条中看美国的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使得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就在美国经济逐步好转的时候,国际局势又发生了大地震。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其实二战的爆发归根结底还应该怪胡佛政府不作为导致的全球大萧条。当时的德国还背负着一战的巨额赔款,经济一恶化,国内的民粹主义就开始崛起,希特勒纳粹政府上台,才导致了二战爆发。

(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