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對於新冠肺炎患者治療與恢復的作用與意義

新冠肺炎雖然叫“肺炎”,但它對人體的損害絕非攻擊肺部這麼簡單!


新冠肺炎可導致多器官損害,肺部是疾病首發或主發器官,繼而心臟、腎臟、小腸、生殖系統都可能受到攻擊和損傷。高齡、合併基礎疾病、長時間缺氧及炎症反應增強,最終導致患者器官衰竭而死。


新冠肺炎患者營養不良風險高


在治療新冠肺炎的過程中,為挽救患者生命,我們更注重基礎治療。但從臨床上看,新冠肺炎患者極易發生營養不良、營養代謝失衡等營養問題,對治療效果影響巨大。


能量消耗大

由於感染、發熱等症狀,使機體處於高分解代謝狀態;而呼吸急促,氧飽和度偏低等症狀,會嚴重干擾患者的進食速度和總量。


腸道功能受損

新冠肺炎可造成多器官功能損害,小腸為受累部位之一,可直接損傷腸道的消化吸收功能。重症患者可出現食慾不振、消化不良以及腹瀉、便秘等臨床症狀,由此導致消瘦、低血容量。


合併基礎疾病

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多數合併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基礎疾病,均會增加發生嚴重營養不良的風險。

營養對於新冠肺炎患者治療與恢復的作用與意義


營養在肺炎不同階段均有重要作用


大量研究已經證實,與沒有接受營養治療的患者相比,接受營養治療的患者,其臨床預後更好,併發症更少,死亡率更低,住院時間更短,醫療花費更少。


積極的營養治療、合理提供營養素,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有助於疾病恢復,降低死亡率;在康復期改善已出現的營養不良狀況,增強營養儲備,改善預後。


營養對於新冠肺炎患者治療與恢復的作用與意義



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中,建議全程營養管理,動態評估患者的營養風險,及時給予營養支持,強調儘快達到目標能量。已經處於恢復期患者,仍可能因食慾不佳、治療性干擾、精神緊張等,導致能量攝入不足,或由於疾病消耗帶來的營養不良需要及時糾正。


中國營養學會對新冠肺炎康復期患者飲食指導,著重從以下方面進行營養治療:

保證優質蛋白質

能量、蛋白質充足是提高免疫能力的基礎。蛋白質、氨基酸與免疫細胞和免疫分子的形成及活性維持有極為密切的關係,能保證機體正常的免疫功能。


治療期及恢復期,應確保優質蛋白質類食物的攝入,如瘦肉、蛋、大豆、奶、魚、蝦等,以利於蛋白質的利用和儲備。


足量微量元素

維生素家族中的維生素C、維生素A、B族維生素,礦物質如鐵、鋅、硒、鉀等,是參與免疫反應的生理活性物質,具有強大的抗氧化作用。


增加新鮮蔬菜水果、豆類、堅果、全穀物的攝入,儘量多吃深色蔬菜。建議適量口服複方維生素、礦物質及魚油等營養補充劑。


增加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

適當增加富含單不飽和脂肪酸等茶油、橄欖油、菜籽油的攝入,有利於炎症康復。


保證充足飲水

水是營養素運輸的載體,保持人體內環境穩定所必需,也有呼吸器官潤滑作用。多次少量飲水,全天白開水或淡茶水1500-2000毫升,既增加液體,也補充一部分電解質。


補充維生素D

維生素D被認為與免疫調節相關,可從沙丁魚、蛋黃、魚肝油等食物中獲取,若條件允許,可以考慮維生素D補充劑或營養強化食品等。


因隔離期間外出少、接觸日照減少,可增加陽臺活動時間或錯峰無聚集外出活動,避免維生素D缺乏。


必要時服用營養製劑

對於食慾較差進食不足者、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經營養篩查具有營養風險者,可通過營養強化食品(如奶粉)、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或營養素補充劑,適量補充蛋白質(大豆蛋白、乳清蛋白、乳鐵蛋白等)及微量營養素,以提高免疫功能。


營養篩查評估

當然並非所有的新冠肺炎患者都存在營養風險或營養不良,因而也不是所有的新冠肺炎患者都需要醫學營養治療。所以,在進行營養治療之前首先應進行營養篩查和營養診斷,對症下藥,實施精準營養治療。


《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醫學營養診療專家共識(試行版)》中,建議新冠肺炎患者於入院24~48小時內要進行營養風險篩查,重點關注患者過去1周膳食攝入情況,胃腸道症狀和大、小便,近期體重變化以及是否存在低體重(BMI<18.5)情況等,綜合評估患者營養狀況。


營養評估有助於瞭解患者的營養狀況和營養風險,幫助醫生制定有針對性的營養治療方案,避免盲目採取營養治療措施,貽誤治療時機。

營養對於新冠肺炎患者治療與恢復的作用與意義


結語:

營養治療在新冠肺炎的治療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新冠肺炎沒有特效藥物、人力物力財力大量消耗的當下,更應該高度重視營養治療的核心和基礎作用,把營養狀況作為基本生命體徵,把營養治療作為一線治療,最充分地發揮營養治療的臨床作用。這不僅僅適用本次新冠肺炎患者,而且,對未來可能出現的其他流行性感染也有借鑑和指導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