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栽培桃樹,坐果率不高是難題,如何有效防治大量落果的發生?

在溫室裡種桃樹和露地栽培有一定的區別,管理不好就會出現一些問題,其中最為突出的就要數落果問題,這不僅嚴重影響了產量,也給果農朋友的經濟帶來不小的損失。所以,溫室栽培桃樹,防止果樹落果是非常重要的。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落果?我們又該採取怎樣的防治措施?

溫室栽培桃樹,坐果率不高是難題,如何有效防治大量落果的發生?

一、引起溫室桃樹落果的原因

1、需冷量不足

溫室栽培的桃樹,在每年11月份要人為的給它創造一個冷環境,來強迫桃樹進入休眠狀態,一般情況況下,這個過程需要持續40天左右的時間,在這個階段裡,必須達到一定的需冷量,桃樹解除休眠後才能正常開花結果。而在實際的栽培管理中,許多果農朋友都不會詳細記載需冷量滿足的情況,有時也根本不考慮年度氣候的變化,只是根據往年的經驗來確定扣棚升溫的時間,從而造成桃樹需冷量不足,影響溫室桃樹的開花和坐果。果實形成後,容易出現大量落果現象。

2、升溫不合理

溫室桃樹經過休眠後,一般要經過40~50天的逐步升溫才能保證正常開花結果,在這段時間裡,溫度不能過高,晝夜溫差不能過小,升溫速度也不能過快。桃樹的每個物候期需要的積溫是相對恆定的,晝夜溫差會影響達到積溫所需要的時間,如果晝夜溫差過小,那麼,達到花期積溫的時間就會縮短,花芽性器官發育的過快,容易引起性器官異常,最後,也會影響桃樹的開花和坐果。

溫室桃樹升溫期間,除了應該嚴格控制棚室內的溫度和晝夜溫差外,還要防止升溫過快,這是因為,如果在這個階段,升溫過快,桃樹萌芽也會隨之加快,使得葉芽優先生長,出現先長葉後開花的倒序現象,這樣,就會造成葉芽與開花、坐果爭奪養分,使得樹體中貯藏營養被大量消耗,從而影響果實的正常生長,造成果實脫落。

溫室栽培桃樹,坐果率不高是難題,如何有效防治大量落果的發生?

3、花期溫度不適宜

桃樹花期的授粉質量好壞,也直接影響著坐果的多少。桃樹的正常開花授粉需要適宜的溫度、溼度環境。花期的溫度一般白天控制在20~25℃之間,夜間控制在5~10℃之間。由於溫室桃花的開花期正值冬末春初,天氣晴朗的白天,棚溫很容易升到25℃以上,這樣就會造成桃樹萌芽過快,也會出現先葉後花的倒序現象。花期溫度過高,還容易造成桃樹旺長,嚴重影響幼果的發育和膨大,使得幼果出現早期脫落。

4、花期授粉不良

除了花期溫、溼度對授粉質量有影響外,不當的授粉措施也是造成溫室桃樹大量落果出現的原因。多數的桃樹品種雖然能自花授粉,但是,有些品種的花粉量小,有些品種年份之間花粉量相差很大,因此,對於這些花粉量小,不能很好地進行自花授粉的桃樹品種,就需要進行異花授粉了。桃樹是蟲媒花樹種,溫室桃樹花期正值嚴寒的冬季,這時還沒有傳粉昆蟲,因此,不能忽視人工輔助授粉。

5、坐果後管理不當

在硬核前出現落果,多是由於受精胚中途停止發育造成的。桃核的生長需要大量的氮素和碳水化合物來形成蛋白質,在桃核完全硬化以前,缺少氮素或出現光照不足,都能夠引起養分的缺乏,在這種情況下就極易引起大量落果現象的發生;還有就是在桃核完全硬化之前出現乾旱,或者由於中午乾熱,葉片的蒸騰作用旺盛,這時,果實水分就會被奪走,向果實疏鬆養分的果梗導管細胞也會極度的收縮,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大量灌水,果實突然吸收過多的水分,就會使細胞破裂,最後也會導致果實的脫落。

溫室栽培桃樹,坐果率不高是難題,如何有效防治大量落果的發生?

二、防治落果的管理措施

通過前面介紹的溫室桃樹發生落果的一些重要的原因,大家在實際的生產當中就可以根據這些落果的原因,採取相應的管理措施來解決。

1、滿足正常的需冷量

為了滿足桃樹休眠期的需冷量,在生產管理中,果農朋友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是不能只根據經驗確定升溫時間,應該充分考慮年度間氣溫的差異;

二是在溫室內應放置溫度計,根據實際記錄的溫度內溫度計算0~7.2℃的低溫累計值,以便正確確定升溫的時間。在實際的栽培中,實際需冷量應在理論需冷量的數值上再加10%~20%的安全係數;

三是為了滿足需冷量,提早升溫,在實際栽培管理中可採用反保溫措施,具體做法是:當夜間的氣溫穩定在10℃以下的時候,通過扣棚和加蓋苫簾。夜間的時候打開通風口和苫簾,而在白天的時候,關閉通風口並蓋嚴苫簾,這樣可以保持溫室中的低溫條件,從而為滿足桃樹的需冷量創造條件。

溫室栽培桃樹,坐果率不高是難題,如何有效防治大量落果的發生?

2、合理升溫

前面介紹過,在升溫期升溫不合理也是引起桃樹大量落果的原因之一。那麼,在實際栽培中,究竟該如何進行升溫才算科學呢?首先要做到的是,在扣棚升溫後到開花前這段時間的升溫速度要緩慢,升溫規律越接近露地桃樹開花前30~40天的自然氣溫變化規律,性器官的發育質量就越高,也就越能為溫室桃樹多坐果打好基礎。

一般從升溫到開花要40~50天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裡,可以通過揭蓋苫簾和通風的方法來控制溫室中的溫度。升溫速度應該控制在每週2℃左右。這樣,經過6~7周,到花期時溫室內白天的溫度就能達到20℃以上。

在保持適宜棚溫的同時,這個時期的地溫也不能忽視,特別是要防止氣溫過高、地溫過低而引起地上部與地下部生理失調的出現。提高地溫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實現:一是在澆完水後等地面稍干時立即進行鋤地工作,同時要儘早覆蓋地膜;二是在升溫之後,一直到花期之前,最好不進行澆水;三是日出後及時揭簾,增加地面光照。

溫室栽培桃樹,坐果率不高是難題,如何有效防治大量落果的發生?

3、花期科學控溫

為了減少落果的發生,在花期,還應當科學地控制棚溫,這個時期溫度的調控主要是通過開啟和關閉通氣孔來實現的。

  • 始花期溫度:白天的溫度要控制在19~21℃ 之間,夜間溫度控制在6~8℃之間。
  • 盛花期溫度:白天的溫度要控制在21~23℃ 之間,夜間溫度控制在7~9℃之間。
  • 落花期溫度:白天的溫度要控制在24~25℃ 之間,夜間溫度控制在8~11℃之間。

4、花期進行人工授粉

在溫室桃樹的花期,必須進行人工輔助授粉或利用蜜蜂為桃樹授粉。這樣做才能提高桃花的授粉質量,減少落果,提高坐果率。人工輔助授粉可以採取人工點授的辦法,在花期用紙捻、毛筆、香菸過濾嘴等蘸取花粉,然後逐花輕點柱頭。人工授粉的效果和授粉時間有著很大關係,一般在上午九點以後進行比較好。因為這時的花粉和柱頭的生理活動都最為旺盛,授粉效果自然就會好。

花期放蜂是在桃樹開花前6~7天,把密封箱放置在溫室中,每畝溫室放置一箱蜜蜂就可以了。放入蜂箱3~5天后,這時,蜜蜂已經慢慢適應了溫室中的環境。當白天溫室內溫度達到16℃以上時,蜜蜂就會自己出來授粉了。

5、控制肥水

桃樹是比較耐旱的樹種,只要土地含水量達到20%~40%時,桃樹的正常生長髮育都不會受到影響。但是,如果幼果期,土壤的含水量低於20%時,幼果就會出現脫落現象。因此,在桃樹的幼果期,土壤含水量如果接近這一範圍時的第一件事,就是應該及時澆水。

幼果期在施肥方面避免單獨施入大量的氮肥,氮肥應該和磷、鉀肥配合施用。這個時期,可以葉面噴施0.3%的磷酸二氫鉀和0.2%的尿素混合溶液來提高樹體營養水平。

另外,幼果期白天的溫度應該控制在24~26℃之間,夜間的溫度要控制在9~11℃之間。

溫室栽培桃樹,坐果率不高是難題,如何有效防治大量落果的發生?

溫室栽培桃樹如何防落果是栽培過程中的管理重點,只要找到了落果的原因,採取針對性的措施,就一定能夠解決這一難題,也就一定能夠實現優質、高產和高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