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國黨衛軍“愛沙尼亞第一”師的成因與結局

2015年愛沙尼亞電影《1944》上映,影片講述了同根同族的愛沙尼亞人,在二戰中分別加入蘇德兩大陣營,戰場上兵戎相見、手足相殘。電影中那支德軍部隊,就是由愛沙尼亞人組建的黨衛軍第二十武裝擲彈兵師,關於這個黨衛軍外籍師的成因,還得從愛沙尼亞近代史說起。


二戰德國黨衛軍“愛沙尼亞第一”師的成因與結局


  • 命運多舛的小國

愛沙尼亞是位於波羅的海東岸的一個小國,歷史上曾多次被周邊列強佔領,十八世紀至二十世紀被俄羅斯吞併,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愛沙尼亞取得獨立,不過好景不長,二戰爆發後,蘇德簽訂《蘇德邊界友好條約》重新劃分勢力範圍,蘇聯取得波羅的海三國的控制權,1940年7月蘇軍開進愛沙尼亞,再次將愛沙尼亞變成蘇聯的一部分。

二戰德國黨衛軍“愛沙尼亞第一”師的成因與結局

獲得騎士勳章的愛沙尼亞黨衛軍士兵,他的領章是最早的樣式。

被蘇聯合併的愛沙尼亞國內民族矛盾尖銳,其國內在意識形態上大致分為兩個陣營,一派擁護蘇聯、樂意留在蘇維埃大家庭內,另一派則視蘇聯為侵略者、堅決謀求民族獨立。加上蘇聯在當時推行集體農莊和清洗反對勢力時採取了很多高壓手段,更加激化了反對派對蘇聯的仇恨。德國入侵蘇聯後迅速佔領了愛沙尼亞,其國內兩大陣營的人也分別加入蘇軍和德軍,雙方都把自己的老闆當做解放者,把對方的後臺視為侵略者,這就是愛沙尼亞人在戰場上相互仇視、同胞相殘的歷史原因。

  • 德佔愛沙尼亞武裝力量

德國佔領愛沙尼亞後,得到一部分愛沙尼亞人的支持,他們希望在納粹德國的幫助下獲取國家獨立。最初德國軍隊並沒有招募愛沙尼亞人入伍的計劃,只是德國第十八集團軍司令屈希勒下令在愛沙尼亞組建了5個營級規模帶有保安隊性質的“安全營”。與此同時,納粹警察系統也在愛沙尼亞組建了警察武裝“防禦分隊”,至1942年8月,這些納粹德國組織起來的愛沙尼亞武裝力量已經達到兩萬人的規模。

二戰德國黨衛軍“愛沙尼亞第一”師的成因與結局

愛沙尼亞黨衛軍軍官,他的左臂上有一個愛沙尼亞國旗臂章。

希姆萊一直沒有停止過他擴充黨衛軍的步伐,在國內徵兵受限制的情況下,他把目光放在了德國佔領區的志願者身上,愛沙尼亞的特殊情況自然會被他充分利用。1942年8月,黨衛軍宣佈將在愛沙尼亞組建部隊,它的番號是“黨衛軍愛沙尼亞第一志願擲彈兵團”,由黨衛隊旗隊長弗朗茨·奧格斯伯格擔任指揮官。

二戰德國黨衛軍“愛沙尼亞第一”師的成因與結局

愛沙尼亞第一師師長弗朗茨·約瑟夫·奧格斯伯格,1945年3月在上西里西亞陣亡。

1943年1月,三個警察營被解散,他們中大部分人加入了黨衛軍。4月,黨衛軍愛沙尼亞團第一營被命名為“納爾瓦”營抽調到維京師,跟隨維京師作戰,直到1944年7月才回歸愛沙尼亞第一師的建制。

二戰德國黨衛軍“愛沙尼亞第一”師的成因與結局


二戰德國黨衛軍“愛沙尼亞第一”師的成因與結局

上圖是早期使用的愛沙尼亞黨衛軍領章,由Estonians首個字母E和一隻持劍的手臂組成,下圖是後期使用的領章圖案。

為了彌補人員短缺的困難,黨衛軍開始大規模徵兵,德國人制定了政策,凡是參加黨衛軍的愛沙尼亞人,將會歸還他們被蘇聯充公的土地。這個策略激發了愛沙尼亞人參加黨衛軍的熱情,有1.2萬人報名,經考核後約有一半人被黨衛軍招收。

人員增加了,編制當然也隨之擴大,團級編制升級為黨衛軍愛沙尼亞志願旅,共有兩個步兵團,該旅隨後被調往東線戰場參戰。1944年蘇聯紅軍開始反攻,德軍抵擋不住,撤退過程中又把這個旅調回愛沙尼亞,其目的不言而喻,你們自己的國家,自己去和蘇聯人鬥吧。

二戰德國黨衛軍“愛沙尼亞第一”師的成因與結局

騎士勳章授勳儀式。

  • 血戰1944

1944年1月,蘇軍已經推進到愛沙尼亞邊境,大軍壓境,德國人與愛沙尼亞傀儡政府宣佈在全國範圍內大徵兵,有3.8萬人應徵報名,另有3萬人加入德國輔助人員隊伍,整個二戰時期大約有7萬愛沙尼亞人加入德國軍隊,陣亡1萬多人。黨衛軍徵召到1.5萬名志願者,因此再次擴編為師,這個齊裝滿員的師很快就投入到抵抗蘇軍的戰役中。

二戰德國黨衛軍“愛沙尼亞第一”師的成因與結局

電影《1944》劇照,其服裝、道具等方面還原度非常高。

黨衛軍愛沙尼亞師被部署在納爾瓦河防線,替換在此苦撐的空軍第九、十野戰師,經過九天九夜的激戰,愛沙尼亞黨衛軍成功的將蘇軍逼回了河對岸,守住了德軍的陣地。戰鬥持續到5月,愛沙尼亞師傷亡慘重,全師能參加戰鬥的人員只剩下5000人,不得不撤退回後方進行補充,兩個“安全營”被補充進該師,“納爾瓦”營也從維京師調回,加上入伍的新兵,該師再次滿血復活,正式被命名為黨衛軍第二十“愛沙尼亞第一”師。

7月25日,愛沙尼亞第一師奉命防守坦能堡防線,這也是守衛首都塔林的最後防線,在接下來的一個月時間裡,與進攻的蘇軍展開了慘烈的戰鬥,而進攻的蘇軍是蘇軍第八步兵軍,這個軍在1942年11月組建,其中大部分是愛沙尼亞人。

二戰德國黨衛軍“愛沙尼亞第一”師的成因與結局

電影劇照,這些進攻的蘇軍也是愛沙尼亞人。

從26日開始,蘇軍飛機和大炮對德軍陣地進行了連續幾天的狂轟濫炸,德軍陣地上的森林幾乎被夷為平地,29日中午蘇軍發起猛攻,德軍防線即將崩潰,打紅眼的德軍把最後一個營的預備隊頂上了陣地,戰地醫院部分還能行動的傷員也全部回到陣地繼續戰鬥。在剩下的唯一一輛豹式坦克的掩護下,瘋狂的德軍冒著蘇軍的飛機大炮發起了反擊,彈藥打光了就從屍體身上扒武器,短兵相接就展開白刃戰,空中蘇軍飛機不分敵我投彈掃射,不要命的德軍硬是把蘇軍的進攻打退,把戰鬥推進到了蘇軍的陣地裡,蘇軍不得不撤出戰鬥。這一仗雙方都損失慘重,只不過,漫山遍野的屍體幾乎全都是愛沙尼亞人,電影《1944》講述的就是發生在這裡的戰鬥。

二戰德國黨衛軍“愛沙尼亞第一”師的成因與結局

1944年初,愛沙尼亞婦女給新兵送慰問品。

8月中旬開始,愛沙尼亞第一師逐步從坦能堡防線後撤,戰線雖然幾經反覆,但德軍依然呈節節敗退之勢,愛沙尼亞第一師也幾經整編、打殘、再整編的過程,到1945年2月,該師尚有1.1萬愛沙尼亞人,又補充進2500名德國人再次回到前線,參加維斯瓦河的防禦戰,損失慘重,3月,潰不成軍的愛沙尼亞第一師拋棄所有重裝備逃出蘇軍包圍圈。4月,該師調往捷克支援“春醒”行動,但很快就敗退,一部分走投無路的士兵向捷克軍隊投降,遭到折磨和殺戮,約有500名愛沙尼亞俘虜被捷克游擊隊槍斃,一些向美軍投降的俘虜也被交給了蘇聯。

  • 戰後狀況

1946年紐倫堡法庭宣佈黨衛軍為犯罪組織,但不包括那些被德國佔領國傀儡政府以國家名義徵召的士兵,這樣的判決使得大部分包括愛沙尼亞黨衛軍在內的志願人員免受審判。

但蘇聯不會輕易放過曾經的黨衛軍成員,1951年列寧格勒軍事法庭以謀殺罪判處11名前愛沙尼亞黨衛軍成員25年監禁,因為他們參與了克盧加集中營的屠殺行動,大部分參加德軍的愛沙尼亞人都被送進了勞動營。

二戰德國黨衛軍“愛沙尼亞第一”師的成因與結局

愛沙尼亞黨衛軍老兵修建的紀念碑。

2000年7月坦能堡戰役紀念日,倖存在世得愛沙尼亞黨衛軍老兵成立了一個協會,並在帕爾努市修建了一座紀念碑,這座紀念碑引起了巨大的爭議,幾經拆除和重建,2005年10月被安放到愛沙尼亞首都塔林附近的“為愛沙尼亞自由而戰博物館”的廣場上。

喜歡二戰歷史的朋友請關注煙雨濛濛未沾衣,我的寫作題材是二戰德國人物、軍銜、服裝等內容,介紹歷史,揭露法西斯罪惡,更多史料請點擊我的用戶名,在“文章”裡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