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未落,組織教師入戶家訪可行嗎?

皮囊空空


在疫情沒有完全消除或者說絕對控制的情況下,進行這種實際意義不大的活動,我認為次種方式欠妥,現在通訊方式多樣且暢通的情況下,老師完全能夠通過各種方式掌握學生的情況,何必要求教師入戶呢?何況現在的小區和村莊並沒有完全放開,增加了不必要的麻煩和工作量,可以說是弊大於利,你們以為呢?


暖冬9089


不作為,很可怕。亂作為,更可怕。疫情未結束,就組織教師入戶家訪,應該就是亂作為了。

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已經有200多個回答了,大V們也都來過了。不過,我還是忍不住想說一說。其實,我本來是不相信會有學校作出這種“無厘頭”決定的。為此,我專門在頭條上搜了一下“疫情期間學校家訪”的情況。大多數的家訪,都是採用線上或電話的形式,但居然也真有不少入戶家訪的。印象最深刻的一篇報導,題目十分驚豔:停課不停愛,家訪正當時。這稿子是用腳後跟寫的嗎?疫情未落,叫“正當時”?

1.入戶家訪,考慮過疫情防控政策嗎?

總體上說,現在處於疫情掃尾的階段,是最後攻堅的階段。全國大部分省份,都不同程度的下調了應急響應級別。但下調不是取消,不能有絲毫的放鬆警惕。

隨著國外疫情的爆發,國內連續出現輸入性病例,誰敢保證現在就是安全的?如果真的安全了,直接開學不是更好,還家訪做什麼?

作為普通人,仍需響應國家號召,儘量少出門、不出門,最大限度減少人員流動。學校此時安排老師入戶家訪,不是和疫情防控政策相背嗎?

2.入戶家訪,考慮過師生和家長的安全嗎?

讓老師入戶家訪,考慮過老師的安全嗎?老師的安全,在領導那裡,真的是無所謂嗎?還是領導不用去家訪,就不用考慮安全問題了?讓老師入戶家訪,考慮過學生和家長的安全嗎?假如,只是假如,有一個老師出現問題,會不會傳染給幾十個學生和上百個家長?

病毒面前,是真正的人人平等。病毒不是因為你是老師、你是學生就躲著你。當然也有人會說,哪就那麼邪門,會出現問題。那不妨問問領導們,哪個敢拍胸脯保證不會出一點問題?

3.入戶家訪,考慮過教育部和省教育廳的命令嗎?

我看到的入戶家訪的行為,都是縣教育局或學校組織的,不知道有沒有市教育局下這樣的命令。這些級別的領導,不用聽從教育部和省教育廳的命令嗎?疫情以來,教育部也好,各省教育廳也好,一直是謹小慎微,生怕走錯一步、下錯一個通知。到現在,高考是否延期未確定,大部分省份的開學時間未確定。為什麼不敢確定?因為他們知道,要對幾億人負責。走錯一步,可能是前功盡棄。

有人說,教育部門緊張過度了。我認為,在疫情面前,教育行業緊張一些,沒有任何壞處。教育部明令禁止任何線下的聚集活動。要求入戶家訪的領導,明顯屬於對著幹,就不怕挨處分嗎?

4.入戶家訪,考慮過社會各界的反響嗎?

上學期開學不久,我們這裡就組織了全市範圍的大家訪活動,名曰“萬名教師訪萬家”,時間剛好趕在中秋節前後。雖有一些質疑的聲音,但絕大多數家長、社會各界還是非常支持的。好多人都說,你們真不容易,大過節的還得家訪。

疫情期間的入戶家訪,你讓家長怎麼看,讓全社會怎麼看?經過鋪天蓋地的宣傳,誰不瞭解病毒知識,誰不知道疫情防控政策。這時組織入戶家訪,是求表揚還是求批評呢?

結語

疫情未落,學校組織教師入戶家訪,是不折不扣的亂作為,甚至是胡作非為。連開學這麼大的事都可以延遲,家訪就不能停一停?

話又說回來,領導們沒考慮疫情防控政策,沒考慮師生和家長的安全,沒考慮教育部和省廳的命令,沒考慮社會的反響,他們考慮的,究竟是什麼?


三石學堂


我老婆是幼兒園老師,前幾天剛應學校要求對自己班裡38位小朋友進行了家訪。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和你分享一下。

首先,學校和有關部門安排家訪是正確的。孩子這麼長時間沒有入校學習,不論在生理還是心理上都會較正常上課發生很大的變化。除了學習情況之外,心理健康更值得老師們關注。很多孩子在這段時間變得懶散,暴躁,甚至抑鬱……需要老師通過家訪的形式,瞭解孩子的實際情況,針對性地進行心理輔導。也需要老師跟家長做好溝通,為學生們的身心健康保駕護航。

其次,非常時期要靈活使用家訪的形式。現在疫情期間,我們應該相應國家防控防疫的號召,還是儘量減少出門,不要聚集,很多家長雖然口上不說但心裡多多少少有些反感老師到家裡去。所以線下的家訪方式我們不推薦,我們可以運用線上家訪的方式。

線上家訪我們也要注意方式方法。考慮到家長的工作情況,作息時間,在家的生活習慣等等。我們要提前通知家長家訪的時間和內容,讓家長選擇是視頻家訪、語音家訪還是文字聊天家訪。老師的家訪工作是家校共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不能因為自己一些準備或者行為不到位而讓家長反感。與人方便即是與己方便,老師要充分尊重家長的意願,雙方選擇最佳的家訪方式。

這就是我的一點看法,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米爸育教


通知:各位科任教師:根據上級文件精神,請科任教師聯合本班班主任(班主任協調好本班科任)在3月14、15、16、17日四天內,確保安全情況下,通過家訪形式(如果學生在外地,路途較遠,則可以通過電話訪問等形式)瞭解每一位學生近期在線上學習情況,瞭解他有什麼困難(比如設備、網絡等等),存在困難的,班主任要記錄好上報給學校教務處王主任處(上報格式為:年級、班別、姓名、監護人姓名、家庭地址、聯繫電話、存在問題),家訪時要拍照一張照片發給班主任,班主任收集好本班數據再統一發上班主任群,教務處某某主任負責收集保存。此外,要督促和鼓勵他們,一定要按照老師的要求:認認真真學習,外出要注意安全,多參加體育運動,增強體質,做好疫情防範工作。請班主任和科任一定要與家長以及學生本人聯繫,做到不漏一戶、不漏一人。解決每一位學生在線上學習遇到的困難,是學校現階段一項政治工作,體現黨和政府以人為本,體現我們學校、老師對每位學生學習與生活的關懷和指導的重大舉措,請大家務必高度重視這項工作,把它做好。謝謝!

只能提供廣東省茂名市化州市通知一份,別的就不多說了。


午夜迷戀太陽1


我來回答你的問題。

我們來認識家訪:家訪是協調各種教育關係。從正面對學生髮展產生正向激勵的一種方法。

首先,家訪是有必要的。

家訪是學校與家庭協調。共同維持學校秩序,保持學生良好發展的一種手段。它是一種傳統的家校合作方式,目的在於老師與學生家長正面溝通交流意見增進互信,共同為學生髮展而協調配合。

但是,家訪具有多樣性。

在現有條件下家訪並不拘泥於老師到學生家裡去。可以通過電話、微信、釘釘等方式對學生進行訪問和溝通。

而且,疫情具有複雜性。

目前的疫情情況是國內形勢相對較好,而國外卻有較大的發展,切成蔓延的態勢。外方輸入成為1000期間,我們國家保持1000。時間穩定的重要手段。對國家如此,對家庭也是如此。避免不重要的交流和不必要的會面是必須的。採取靈活的方式也是可以的。

所以,鑑於疫情期間的特殊情況,教師不應該參與直接家訪。更不應該組織教師進行家訪。


孝義大鵬教育


我覺得不合理,完全是胡鬧,疫情都還沒有結束,冒然去家訪,不是給國家添堵嗎?真的是沒事找事做!

我們家的小區,要進小區特別難,要登記、檢查、還要提前申請,才能進小區,你覺得這個時候讓老師來做家訪合適嗎?每個小區的申請,萬一老師被感染了算誰的,我覺得這是一個不合理的做法!


疫情未落,學校讓老師們做好個人防護,這個是完全可以接受的,老師嘛!一定要保證自己的安全,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老師也是不容易呀!特別是聽課不停學,我們家有兩個親戚都是教師,一個年輕的,讓他上網課,這個老師還是比較容易操作;另一個老師年級比較大,讓天天上網課,每次都去請教自己的孩子,各種操作,真的太難了。

這不,上網課已經夠難了,還要求老師家訪,而且還要納入學校評比,說句實在話吧!聽到這句納入學校評比,就知道這都是學校之間的比賽吧!就像學校之間,比較三好學生一樣,拼命的給成績好的學生補課,就是為了充面子,不知道如何評價!大家覺得呢?

大家覺得讓教師去家訪,又有什麼意義呢?

老師去家訪了,就代表老師關係孩子嗎?老師去家訪了,就代表老師上班了,可以合理領工資了嗎?老師去家訪了,就代表學校是好學校嗎?就可以去參加評比了嗎?


一月愛八月


首先表明觀點:疫情未落,組織教師家訪是不合理的。理由如下:

1.我國的抗擊疫情雖然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但是國家還是一再提倡:減少聚集,減少外出,宅在家就是為國家做貢獻。

2.教師數量龐大,教師家訪,會接觸大量的人群,一旦感染,密切接觸者會非常之多,後果將很嚴重,最重要的是教師家訪接觸最多的是學生,學生年齡小、抵抗力弱,且學生在自己家一般是不會戴口罩的。假如不幸一名老師被感染,就會有無數的家庭感染。

3.僅為了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就貿然家訪大可不必。我們現在都有班級群,微信、QQ、釘釘等通訊軟件數不勝數,實在不行也可以電話家訪、視頻家訪等。我覺得沒有什麼特殊情況,沒必要去學生家裡。其實我們去家訪,家長對於我們是否健康也會擔憂。

但為什麼,學校還會組織教師家訪呢?

1.服從命令,不得不家訪。因為學校歸教育局管理,教育局如果開會研究形成文件,那麼下面各個校長就只能服從,校長們別無選擇,老師們也只能去家訪。

2.個別校長為了邀功,為了顯示出自己的辦學特色,做簡報、做美篇等,大力宣傳自己疫情期間,教師不顧個人安危,去貧困戶或者留守兒童家裡家訪等新聞。這個現象現在在基層學校很常見。因為,管理者給各個學校有量化考核,所以各個學校校長就會自己想辦法,辦出自己的“特色”。

當然我們一線老師是沒法選擇去或者不去家訪,上面決定了的事情,基層老師就是有再大的困難也要克服,我們只能服從。

明知不可為,卻不得不為。要想解決這種困境,只能是管理者提高自身素質,切實領會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真正做到以人為本,並制定好一系列的特殊時期的方針政策,才能切實減少老師們在疫情期間外出家訪。


中小學數學張老師


這不是讓家長為難嗎?家長是歡迎好還是不歡迎好?教師能夠入戶家訪,為何不組織線下教學呢?或者讓學生直接開學呢?

如果平時的話,家長都希望老師入戶家訪,可以使家長熟悉孩子的學習情況。增加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培養師生之間的感情。

現在是特殊時期,為了避免交叉感染,學校才遲遲延期開學。教師家訪,接觸學生多、家長多,會給家長和學生帶來不安全的感覺,會對教師有反感。但又不能直接表達,家長會感到非常尷尬,起不到溝通的目的。

不建議教師在疫情未落的情況下入戶家訪,我認為教師與家長溝通的方式很多,未必非得采取實地家訪不可。可以通過網絡視頻的方式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

平時每天的直播,也是與學生溝通的一種方式。我們學校的教師,每節課後,都要統計學生在線情況,及時進行通報。發現有些學生登陸十分鐘之後就退出,和家長聯繫就發現學生聽課中有玩遊戲的現象。

還有的學生在開始前兩週情況非常好,第三週的時候沒有登陸一次,教師就趕緊和家長聯繫,孩子家中發生了變故。教師趕緊給孩子安慰,讓孩子繼續增強生活的信心。

對於疫情期間,教師到學生家裡家訪這種做法 並不可取,我們平時利用釘釘平臺、微信群、電話和家長學生保持聯繫,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

疫情未落,你喜歡老師到家中家訪嗎?


教育採擷


教師做好防護去家訪,大家應該肯定和支持!網絡教學全國性開展,但教師水平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更是不同,所以鄉村學校的教師的辛苦不是誰都理解的。他們不但要克服重重困難備課上課,更想要充分了解學生在網上學習中的狀況。為更好的實施教育教學,是教師的責任與使命,這根本不需要什麼上級強求。昨天我就去了學生家,瞭解學生的生活、學習狀況……






-大力


現在教育上的兩大頑疾,一個是形式主義的值班制度,一個是形式主義的家訪制度。

每年到了寒暑假,到了週六周七學校裡面總是安排一些人值班,而這些人值班基本上是收不到上級的任何通知,只是表明了這個人在學校裡面其他的含義沒有,更何況學校裡面有門衛有教練,還有日常工作的一些人員,值班只是讓老師在暑假裡面,在假期裡面出現,在學校裡面並沒有任何作用。

第2個制度就是家訪,並且要求上門家訪,現在技術的發展對於學生來講,對於家長來講打個電話或者孩子上放學的時間,在學校門口都可以進行家庭方面的一些交流,這就是家訪的另外一種形式。

可是到目前為止,全國好多的學校每年還會印了一個班主任家訪記錄,發上5~10份的家訪記錄要求,填寫甚至要求老師必須到家庭中去家訪,簡直是笑話,家長都不一定允許老師進門兒,老師還熱臉向冷屁股上蹭。

社會在發展最可笑的就是我們的教育,似乎就像一個老態龍鍾的老先生,不願意前進,一直在原地徘徊,看一看我們教育上存在著有多少個形式主義,從來就沒有改變過,並且還一直在強化,通過各種檢查手段,各種給予得分的手段,不斷強化這種抄抄寫寫造假的檔案。

家訪的方式千千萬,唯一不可取的就是上門家訪,更何況在現在這個非常特殊的一個階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