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也可以很文艺 五大“非遗”瑰宝与你云上见

宅家也可以很文艺 五大“非遗”瑰宝与你云上见

宅家也可以很文艺 五大“非遗”瑰宝与你云上见
宅家也可以很文艺 五大“非遗”瑰宝与你云上见宅家也可以很文艺 五大“非遗”瑰宝与你云上见
宅家也可以很文艺 五大“非遗”瑰宝与你云上见

泉州网3月16日讯(记者 李心雨 文/图)近期生活的关键热词大概就是一个“宅”字了:3月起不少人虽已复工,但在特殊时期“不出门少走动”仍是最安心的办法。原本计划2月在鲤城新门会客厅举办的“文创研学体验第一弹”,因受疫情影响暂时无法对公众开放。而今日起,泉州的“非遗文化之美”,你在家也能感受。扫描本版二维码,新门会客厅五大展厅的“刺桐瑰宝”将让你一饱眼福!

【展厅1】

精雕细琢的“戏剧道具”

宅家也可以很文艺 五大“非遗”瑰宝与你云上见

盔帽雕刻是件细致活儿

泉州戏剧种类多,而戏剧中道具也各有门道。泉州杨氏戏剧道具制作技艺传承人杨宏达老师,其制作品种繁多,有供奉神明的盔帽、戏剧演出的盔帽、木偶盔帽、“跳加冠”的加冠面、刀枪剑戟等演出道具,宫灯、绣房灯等演出用的灯彩、民间舞龙舞狮道具制作,珠花头插、髯口髻包等。

新门会客厅的木偶头盔帽,有帝王将相系列和传说人物系列。作品人物有关公、皇帝、状元……色彩鲜明,富有立体感,既有观赏性,又有收藏价值。

【展厅2】

闽南石头刺绣“惠安影雕”

宅家也可以很文艺 五大“非遗”瑰宝与你云上见

石头刺绣惠安影雕

俗话说“苏杭刺绣绣丝绸,闽南刺绣绣石头”,惠安影雕是一种特殊的雕刻形式。影雕传承人蒋清兰老师依靠一把细钢锥、一块石板,作为“指尖上的影雕艺人”守护着惠安影雕技艺,在早年的“针黑白”工艺为基础发展上创新,在仅1.5厘米厚的青石板上,用各种微型钢钎精心雕琢。

影雕的过程劳累,从开始的选材磨光,定轮廓与描图,再二次定轮廓,最后才进行雕刻,每一幅都需经过上亿次的敲凿,而凿点的位置与疏密程度对眼力的要求也十分严苛。

【展厅3】

高品位修行“宋氏印香”

宅家也可以很文艺 五大“非遗”瑰宝与你云上见

领略香道文化

香道与花道、茶道并成为“三雅道”。香道是通过认识香、香法修炼等行为,去体会人生的一种高品位修行。

“印香”最初是将中药放入研制好的模具中,后来渐渐发展成了我们今天所称的“品香”。中华传统中式香席传承人谢净弘老师通过“香”这个载体,让大家用嗅觉感知美,领略香道文化的独特魅力。沉香、檀香、养生香,还有一众香器。新门会客厅里,香气氤氲。

【展厅4】

活灵活现的“木偶头”

宅家也可以很文艺 五大“非遗”瑰宝与你云上见

木偶头制作过程繁琐

木偶,古称傀儡。用木偶来表演的戏剧叫木偶戏。中国雕刻艺术大师黄清辉老师,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捏着一块樟木,用力顶在桌沿,左手持刀,一刀一刀细细刻,木屑掉落一地,美猴王、花旦、小生等木偶头造型,一点点被释放出来。

木偶头制作,繁琐枯燥。樟木选材后,要经过打胚、定初型、雕刻、上黄土、修光、打磨、补土、粉彩、画像、植须、喷漆等十多道工序,每件作品都达到刀法细腻、工艺精湛的效果。

【展厅5】

创新思变的“金苍绣”

宅家也可以很文艺 五大“非遗”瑰宝与你云上见

创新思变的“金苍绣”

金丝银线,平凹有致。金苍绣是一种源于明清、盛行于闽台的刺绣工艺。泉州金苍绣技艺传承人林秀清老师,与它相伴四十多载。金苍绣考验耐心与精细度,绣一件家常的桌围需要每天工作8小时,连续2个月方可完成。

金苍绣的制作流程有八个步骤:画稿、打孔、绷布、印图、平绣、凸绣、上浆、组装。金苍绣和杰禧高定的高跟鞋的结合,则是非遗传统技艺与时尚相融合,让高跟鞋兼具美感与底蕴,走入日常生活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