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航空业陷入苦境,新一轮整合重组潮或即将爆发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扩大正在对亚洲各航空公司的经营构成直接打击。据航空信息公司Cirium统计,1月以后,在中国大陆起降的约50万个航班被取消。旅游和出差的旅客锐减。订票网站上,比原价降价近9成、单程仅数十元的地方航线的机票大量出现。

2月份中国航空业录得有史以来最大单月亏损245.9亿元人民币,其中航空公司亏损209.6亿元人民币。
中国民航总局数据显示,今年2月,乘坐飞机出行的旅客人数同比下降84.5%,至834万人次。3月份第一周,国内航班数量恢复到正常水平的40%左右。

国内航空业几乎处于亏损经营状态

亚洲航空业陷入苦境,新一轮整合重组潮或即将爆发

目前国内航空公司已经取消数万架次航班。航空旅客停止流动意味着航司资金也停止流动。“飞机躺着不飞,就是亏损。”

一位民航资深专家表示,当前民航企业,特别是像“国航”“南航”“东航”等航司,疫情期间要支持抗疫运输,现在要全力为复工复产做贡献,处于亏损经营状态。

这对于中国民航业而言是不折不扣的冬天。一般情况下,航空公司运营固定成本主要包含飞机折旧、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这些费用支出较为稳定,可按照历史数据直接折算为日均固定成本。据民航大蓝洞统计,三大航中,国航集团固定成本约1.01亿元/天;南航集团固定成本约1.35亿元/天;东航集团固定成本约0.83亿元/天。

亚洲航空业陷入苦境,新一轮整合重组潮或即将爆发

大量航班停飞的另外一个问题是现金无法收回,加剧现金流的紧张。现金是航空公司正常运营的血液,罗兰贝格指出,航空公司受制于前期飞机购买带来的高额资产投入和运价管制限制了业务变现能力,在突发事件影响下,航空客流量受到极大冲击,经营性现金流入将更为有限。

运力和收入大幅削减,加之此前的免费退票政策导致大量的退票需求,航空公司现金流遇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客座教授邱连中保守估算,中国民航2月份收入损失达到近370亿元。3月份行业预计收入损失会在350亿元左右。如果疫情延伸到4至5月份,那么中国航空业的收入损失总额有可能接近1000亿元。


亚洲其他各主要航空公司境况更为堪忧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全世界蔓延,停飞的规模也正在扩大。新加坡航空2~5月决定在全集团停飞相当于运输能力15%的5千个航班。澳大利亚最大企业快达航空(QANTAS)将在9月之前将国际航线的运输能力减少23%。除了亚洲航线之外,美国和英国也成为对象。

亚洲航空业陷入苦境,新一轮整合重组潮或即将爆发

国内疫情扩大的韩国被世界60多个国家限制入境,陷入“没有能飞的目的地”(大型航空公司)的严峻事态。此前8家公司加起来达到100多条航线的赴日本航班减为仅3班。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估算称,如果感染持续扩大,亚太地区的旅客收入将减少573亿美元。

原本亚洲航空业就竞争激烈,经营基础脆弱。菲律宾航空也由于飞机租赁费用等膨胀影响,2019财年(截至2019年12月)的亏损达到106亿比索(约合人民币15亿元),创出历史新高。

航空公司削减成本和增强资本的动作接连不断。新加坡航空提出从3月开始削减经营层薪资和停止录用地勤。菲律宾航空将裁掉300名地勤,占员工总数的约5%,并在2月将可发行的股票总数(授权股份)增至2.3倍。

航空公司能否通过削减成本度过难关,前景并不明朗。作为小规模廉价航空收入来源的提前预约出现减少,陷入危机状况。据马来西亚国家新闻社,印度尼西亚狮子航空在马来西亚开展合资业务的马印航空的资金周转情况恶化,部分员工2月的工资被拖欠。韩国的航空公司尽管实施了无薪休假,但是飞机租赁费等固定费用高昂,不少观点认为“2020财年(截止2020年12月)只有大韩航空一家航空公司有望实现盈利”。

亚洲航空业陷入苦境,新一轮整合重组潮或即将爆发

航空公司在自救的同时,也只能苦苦等待

日前,中国民用航空局已经下发了《关于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有关支持政策的通知》,提出实施积极财经政策、积极推进降费减负、加大基础设施投资、促进航空运输发展、优化政务服务工作等五个方面十六条政策措施。按照此前计划,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本将于3月29日迎来首个热闹的夏秋航季,东航、南航等多家航空公司将把更多的航线转场至大兴国际机场。

政府也决定6月底之前为各航空公司运营的国际航线提供补贴,免征用于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民航发展基金。

而对于亚洲其他国家航空公司来说,并没有中国航空业这样的政策引导,即使重组也存在难以顺利推进的可能性。韩国最大的廉航、济州航空拟收购国内第5大廉航易斯达航空,双方于3月2日达成最终协议,不过收购额比2019年达成基本协议时减少了2成以上。摸索寻求外资支援的马来西亚航空方面,此前日本航空、卡塔尔航空、中国南方航空成为候选企业,但现在情况为之一变。寻找买家的印度国有航空公司印度航空的走向也变得不明朗。

不过,目前有一个好的迹象是,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的全球蔓延,中国与各主要经济体之间的物流领域,相比定期航班,价格较高的航空货物包机的需求正在急剧扩大。以前几乎没有货物包机的全日空货运公司今后将安排60多个航班。其主要原因是以半导体和汽车厂商为中心,很多企业不惜花费更高的物流成本,优先确保按时交货。

“疫情阴霾下,还应该保有信心,随着疫情退去,民航或将迎来井喷式客流。”航空专家表示。

航空公司的春天迟早会到来,到那时或许将是亚洲航空业的新一波整合重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