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的額溫槍,還得加強監管

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生活開始慢慢迴歸正軌,出行的人也越來越多,體溫檢測成了習以為常的事情。現在出門一趟,門衛一“槍”,上公交車一“槍”,超市一“槍”,菜市場一“槍”,回來再補一“槍”。有人戲稱:“出趟門感覺自己就像《無間道》裡的劉德華”。


瘋狂的額溫槍,還得加強監管

為了發現體溫異常的潛在患者,人員密集的場所都要配備溫度檢測設備對往來人員進行體溫檢測,額溫槍由於價格便宜、測溫速度快、使用方便,成為了繼口罩之後又一個被瘋搶的防疫物品。根據業內人士介紹,全國去年額溫槍的產量大概在1500萬臺左右,疫情導致額溫槍的需求量劇增,大概有2000萬臺的需求,嚴重的供不應求。因此額溫槍市場徹底瘋狂了,原本一臺不到100元,一天一個價地漲,最高時候漲到了近700元一臺。

供需的極度不平衡給了額溫槍漲價的機會,但除此之外,還有兩個更重要的原因。第一個原因就是“莊家”壟斷,據業內人士爆料,從大年三十開始就有資金雄厚的“莊家”在全國最大的額溫槍生產地——深圳,對市場上的額溫槍進行掃貨,達到壟斷市場目的,隨後“莊家”漲價出貨;第二個原因就是“倒爺”攪局,“莊家”出的貨並沒有直接到達用戶手裡,而是到了一些有一定資金實力的“倒爺”手裡,“倒爺”大量拿貨再賣給用戶、微商,有些甚至是賣給了“二倒爺”。就這樣,在多層倒手的過程中層層加價,原本一臺零售價100多元的額溫槍最終到達用戶手上可能就去到了600多元,中間500多元的差價被囤貨的“莊家”“倒爺”“微商”給賺走了。

如果付了錢能收到貨,哪怕價格貴了很多,疫情當前,很多人也會迫不得已地接受。但是,比這些囤積居奇的“莊家”“倒爺”更可惡的是有一些騙子,他手裡根本就沒有貨,純粹就是為了騙錢。疫情發生以來,媒體已經報道過很多起利用額溫槍進行詐騙的案例了。

額溫槍市場實在太混亂了,醫療用品原本是必須有相關資質證書的企業或者藥店才能售賣,但現在誰都可以說自己有貨,誰都可以說自己是供貨商,貨都不知道倒了幾手,才到用戶手裡。他們大發“國難財”,卻由老百姓買單。相關部門除了在非常時期要加強對醫療產品監管,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切實有效的長效機制,牢牢把握住醫療物資的掌控權,確保在發生衛生安全公共事件的時候能快速、高效的調配醫療物資,保障群眾的生命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