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瞒报? “狠招”来了!

  随着境外疫情的扩散,如何严控境外疫情“倒灌”,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3月14日,河北唐山率先针对“瞒报”加码措施,提出对境外入(返)唐人员刻意隐瞒接触史、旅居史,故意谎报病情或拒不执行疫情防控措施,引起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或者有传播危险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同时,本人一旦感染新冠肺炎,所有相关治疗费用由本人承担。


  同时,唐山实行有奖举报制度。广大人民群众对发现的可能违反疫情防控措施的境外入(返)唐人员,举报信息查证属实的,将给予3000元奖励。多个举报人分别举报同一情形的,奖励首位举报人。


  河北唐山:入境谎报病情者,治疗费自担


  《唐山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境外入(返)唐人员疫情防控的通告》,内容如下:


入境瞒报? “狠招”来了!


  多地实行严格隔离措施防疫情“倒灌”


  2020年3月13日12-24时,上海市新增4例确诊病例,均为通过联防联控机制发现的境外输入型病例。


  目前,上海境外输入病例已经达到12例。


  北京的情况更为严重,3月13日0时至24时,新增报告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例,为来自美国的境外输入病例。疑似病例4例,其中,意大利1例,美国2例,西班牙1例。密切接触者14人。截至3月13日24时,北京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2例。

  记者发现,已经有多地针对疫情“倒灌”发布了相关措施。


  其中,3月13日,宁夏宣布实行在宁外国人跟踪管理机制,每日对在宁外国人逐人跟踪入境居家隔离等防控措施落实情况,以掌握在宁外国人有关疫情方面情况信息,防范疫情境外输入。


  同在3月13日,重庆对过去14天内有过疫情严重国家或地区旅居史的入境来渝返渝人员,实施核酸检测,并落实居家或集中隔离14天的措施。


  3月12日,陕西西安提出,境外进入(返回)西安人员应配合落实集中或居家隔离14天等防控措施。


  在疫情“倒灌”的严峻形势下,确保申报的真实性,将成为疫情防控工作中重要的一环。


  2020年3月11日12时40分,郑州市确诊1例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病例,该病例是郑州市首例境外输入性确诊病例。患者郭某鹏,返回郑州后隐瞒境外旅居史,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公安机关已立案侦查。

  郑州境外输入病例男子被立案


  据郑州发布,3月11日12时40分,郑州市确诊1例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病例,该病例是郑州市首例境外输入性确诊病例。


  该病例7日上午抵达北京首都机场后,乘大巴至北京西站,回郑州后隐瞒境外旅居史,多次乘坐公共交通上下班。当地警方通报称,该病例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正在进一步调查。


  患者母亲道歉:没想到要报备,对不起大家


  事后,患者母亲称:儿子回来时没症状,没想到要给社区报备,之后一直在上班,后来儿子出现感冒症状,就在家给他熬药,吃药就退烧了。这次给邻居等人造成很大影响,对不起大家。

  疾控部门提醒:近期入境返郑人员应通过家庭成员、亲属或接待单位,提前两天如实向所在社区报告返郑航班、车次等相关情况,到达机场、车站后应如实填报旅居史,自觉报告个人来往真实情况,按要求配合落实隔离观察措施。


入境瞒报? “狠招”来了!


  立案!两女子密接郑州确诊患者,回国后隐瞒出境史


  3月12日,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成吉思汗派出所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发现: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某小区住户赵某、莎某(姐妹关系),3月7日从土耳其经阿布扎比乘飞机入境过程中,与郑州新型冠状病毒确诊患者郭某鹏有密切接触。


  赵某、莎某在返呼后故意隐瞒出境史,未严格落实“隔离观察”措施,未严格落实“如实申报”措施,期间多次在小区内自由活动并外出到饭店就餐,对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传播危险。


  目前,新城区公安分局以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对赵某、莎某进行立案侦查,疾控部门对两人采取强制隔离观察措施。

  浙江6名华侨入境时隐瞒健康状况被立案调查


  青田县公安局通报,2020年3月10日,对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王某某、叶某等6人立案调查。经查,王某某、叶某等6人均在意大利同一家餐馆工作,回国前出现咳嗽、头痛、发热等症状,近期分别从意大利返回青田,相继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病例,入境时未按规定如实申报健康状况。


  警方表示,王某某、叶某等6人的行为涉嫌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浙江目前共有境外输入病例10例,其中8例均为丽水青田籍的意大利华侨,且均与王某某有关。


入境瞒报? “狠招”来了!


  警告入境人员:隐瞒旅居史,一旦确诊将被立案


  人民日报表示,近日,多起境外输入病例存在瞒报信息、隐瞒外国旅居史等行为。警告所有入境人员:不按规定申报健康状况,只要确诊为新冠肺炎病例,涉嫌违反《刑法》及《传染病防治法》,将被立案侦查。


入境瞒报? “狠招”来了!


  (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来源:21财闻汇综合环渤海新闻网、人民日报、北京日报、郑州发布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