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言”才以留存:《颜氏家训》何以受统治者青睐称"古今家训"?

“立言”才以留存:《颜氏家训》何以受统治者青睐称

“颜君的识见,宽严得中,而文词温润与情调相副,极不易得”。这是现代评论家周作人,对于颜之推的评价。他所作的《颜氏家训》共有二十个章节,囊括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子为第二章,兄弟为第三章此外还有后娶,省事,风操等等。

一、颜之推三历亡国事,身世浮沉雨打萍

《颜氏家训》不同于其他家长刻板教条的训诫,而是颜之推以其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规劝后世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其中融入了他个人的思想、学识以及对不同事物的见地。

所以除了聆听其劝导之外,后世仍然可以从书中看到南北朝时期的社会风貌、文化风格等等。正所谓“一种风流吾最爱,六朝人物晚唐诗”

1. 先历侯景乱

三历亡国事,悉谙南北情。及时成家训,调教后人行”。颜之推所生活的年代,正处于南北朝至隋朝的过渡时期。此间战乱纷繁,民不聊生。但其自幼聪慧,敏而好学是一个非常务实之人,因而深得湘东王萧绛的喜爱。

在十九岁时,颜之推便被委以重任,在军中担任右长侍。他博览群书如《老子》《左传》等,而又恣意洒脱,不拘礼法。然而好景不长,侯景之乱很快爆发。一时之间,寰宇内外战火四起。

梁武帝萧衍悲愤而死,侯景一伙很快攻陷郢州。颇有魏晋风骨的颜之推,从不拘泥于困苦也不会向权贵低头。在很长时间内,侯景都想将其杀之而后快。幸得王则非常欣赏其气度,屡屡搭救。

2. 再受北齐掳

萧绛平叛之后,西魏大军的铁骑来势汹汹的将其斩杀。而颜之推,则在破城之际又遭俘虏。到达西魏以后,他伺机逃脱想借北齐之地返还江南故里。齐文宣帝高洋听说后极为重视,还在驿馆内为其安排仆从。

“立言”才以留存:《颜氏家训》何以受统治者青睐称

杨坚

随后故国南梁覆灭,颜之推于北齐再次出仕。就此一路青云直上,再度做到了参军的位置。后主高纬热衷文艺,因此将其常带左右。命其修撰《休闻典语榄》,同时颜之推揣度圣意屡屡上奏美文。

不久他便升任为中书舍人,这难免会因此得罪其他权贵。但其人行端影正,他人的多次构陷反而使得北齐皇帝对他愈发信任。为了表示对颜之推的支持,升任其为黄门侍郎。因此,拜于其门下之人也被称之为“颜黄门下”。

3. 三度受俘终于隋

北周柱国杨坚,夺取了女儿和外孙的皇位建立大隋。“开皇三让受天命,俗具五方,去农从商,争朝夕之利,游手为事,竞锥刀之末”。在杨坚的锐意改革下,隋朝势力日益壮大。

在此之前,杨坚就已领兵攻克晋阳,北齐亡于敌手。颜之推虽然领兵拼死相抗,但终究还是难逃被俘之命。

在隋朝,颜之推仍旧很受重视。当时的太子杨勇,敏而好学以师礼待之,敕封其为学士。

颜之推的一生,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他先后经历了南梁、北齐、隋朝等三个国家,并且都担任过重要的职务。他任过文职,也任过武职,经历非常丰富。而他希望将自己为人处世之道,传于后世子孙。希望他们能像自己一样,做一颗常青树。

二、南北社会生活的缩影

颜之推评价自己道:“生于乱世,长于戎马,流离播越,闻见已多”。《颜氏家训》自成书以来,广受统治者青睐称其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

“立言”才以留存:《颜氏家训》何以受统治者青睐称

颜之推

南宋朱熹的《小学》和清代陈宏谋之《养正遗规》均以此为范本。而它之所以有如此影响力,绝不单单只因为书中的立身之法,更多的是其对时局的评判和社会生活的再现。

1. 民风彪悍的北方士族

颜之推的前半生在江南度过,后半生阴差阳错的到了北方生活。而自魏晋以来的世族文化,在其笔下刻画的淋漓尽致。《颜氏家训》是研究南北朝家族文学的宝贵财富,体现了南北社会不同的生活面貌。

在当今社会,南方较于北方而言更注重于宗族化发展。在许多村中,都有宗庙,祠堂的存在。而在北方,则很少有这种现象。尽管北方也有聚族而居,但并不如南方紧密团结。这种情况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出现。

《颜氏家训》“北境儒人,多处田野乡间。词音鄙俗,风操嗤拙。假耳师如此,使人气寒”。

如果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字里行间难免有些地域黑的嫌疑。但这都是颜之推本人的所见所闻,可见当时北方的儒士显得不太入流。

2.孱弱好文的南方士族

但颜之推也非常赞赏其文人的尚武精神“河间文人,概通骑射。顷世离乱,任衣冠士人;纵不能驰骋杀敌亦多聚集,舞弄拳脚”。在中原地区的文人,虽然衣冠楚楚看似手无缚鸡之力但仍然有一颗义勇之心。

“立言”才以留存:《颜氏家训》何以受统治者青睐称

颜之推注重家庭教育

而南方则与北方恰恰相反“梁武帝萧衍时,南朝权贵子弟,熏衣剔面。头顶簪花,面敷朱粉。出则乘辕,入则扶侍。城郭内外,竟无一人骑马”。可见,当时的南朝世族子弟大有女性化倾向,同北方形成鲜明对比。

主要原因是衣冠南渡之后,两晋世族全部迁往南方,沿袭了当时所谓的“魏晋风骨”,呈现出一派阴柔之气。同时,统治者对他们也多是保护政策,轻易不使其冒险。而北方则因为长期与少数民族杂居,多受胡人习俗影响,形成了彪悍勇武之风。

三、南北世族社会风气的差异化

万丈高楼始于基,一个人的性格和成就与家庭是密不可分的。因此,中国古人非常注重家风的养成。他们将对后辈的循循善诱,融入到家训当中。除了《颜氏家训》以外比较出名的还有《朱子家训》《钱氏家训》等等。

1.南北世族的社会风气

《颜氏家训》:“江南妇女,足不出户。另有持家数十年者,唯以信命遗赠。然邺城风俗不尽,专以妇人相撑。或代夫曲讼,或替子求官。为是桓、伐之遗风矣?”南方世家大族的妇女,仍然恪守三从四德之道。

因为儒家一直提倡“男尊女卑”之说,女孩或待字闺中或相夫教子轻易不得出门。而北方则不然,女性大多豁达开朗。家中不论何事,都由其操持。大有现代女性之风范。

“立言”才以留存:《颜氏家训》何以受统治者青睐称

颜之推认为,主要原因还是“胡化”。拓跋氏建立北魏以来,积极推行汉化改革。但文化的影响是双面的,鲜卑人汲取汉人的文化知识而汉人则学习鲜卑人的风俗习惯。比如面食的制作,胡服的穿着。当然,这其中还包括了他们对于女性独立的尊重,。

通过这两点可以看出,南方仍然保留着保守、精致的儒家文化的色彩;而北方则偏向于较为开放、粗犷鲜卑文化。但“江南不避嫡庶之分,然河北鄙于侧出,若丧室比以再娶”。

古代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度,而世家名门大都有许多妾室。不论南方还是北方,持家者皆是明媒正娶的正房夫人。这也就有了嫡庶之分,江南世族对此并无非议。

他们眼中,一家人不能引发嫌隙所以都公正对待。但北方则不一样,非常重视贵贱之分。如果正房夫人去世,必须再娶一房而不是以妾室填充。

2.儒学地位的变化

南朝的梁武帝萧衍是非常狂热的佛教信徒。《颜氏家训》“内外两教,殊途同归。则渐及未已,叔达悲周、孔,取于释。”在南朝的宗教信仰可谓是遍地开花,不仅有以志怪小说为主的玄学还有外来宗教佛学以及本土宗教道家和儒家等。

江南世族可以选择的余地非常大,他们可以在这其中任选其一。而不是单纯的秉承儒家学说,而此时也是儒、释、道三家合为一体的绝佳时机。就像颜之推虽然尊奉儒家,但全家皆信仰佛教。北方则不同,他们没有过多的选择,只能因统治者的喜好而定。

“立言”才以留存:《颜氏家训》何以受统治者青睐称

颜之推

而到了后来杨坚统一全国,南北之间的交流开始愈发频繁。不论是在语言、信仰、习俗还是建筑、手工艺等方面都开始出现了融合的趋势。但是世家大族因为自己的不思进取,而后很快被后来兴起的庶族所取代。

所以,在这期间儒学的地位必然会受到打击。这时期没有大一统的王朝和有力的君主,他们自顾不暇自然无暇去稳固自己的统治。首先要做的就是自保,所以不会极力推崇儒学以维护自己。

然而这一时期,为隋唐的门阀制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正所谓是“窥一斑而知全豹”,从《颜氏家训》中让后人以小见大的看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看到了南北世族之间的差别,看到了儒家学说的兴衰。

《颜氏家训》闻名于世,后人受益

正是秉承着先祖的循循善诱,颜家后代也是人才辈出。单论有唐一朝,颜家后代为其辉煌添砖加瓦,在其落魄时也不离不弃。颜师古为《汉书》作注;

凛然拒贼的书法巨擘颜真卿;还有身殁名存的颜杲卿。不仅是颜家后代,还使得无数天下百姓深受其益。

正所谓“治国有方,营家有道”。《颜氏家训》使得颜之推以“立言”闻名于世,他强调务实精神鄙夷那些酒囊饭袋般的南朝权贵。

参考文献:

《颜氏家训》

《汉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