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四大丑女,一个比一个过得好!

我国历史上除了有"四大美女"的故事为历代文人津津乐道外,"四大丑女"也有她们不同的人生传奇。本篇我们便来讲述我国古代相貌丑陋但才德兼备的四位女性。


嫫母


嫫母是黄帝的妃妾,传说黄帝为了制止部落"抢婚"事件,专门挑选了品德贤淑,性情温柔,但面貌丑陋的丑女作为自己的第四个妻室。西汉王褒在《四子讲德论》里说:"嫫母倭傀,善誉者不能掩其丑。"唐代的《琱(diāo)玉集·丑人篇》也对嫫母的容貌进行了描写:"锤额顣頞(cù,é),形麁(cū)色黑",即额如纺锤,塌鼻紧蹙,体肥如箱,貌黑似漆,乃"黄帝时极丑女也"。黄帝曾授予嫫母"方相氏"的官位,并用她的相貌来驱邪,传说后世巫医祛除瘟疫跳大神时所戴的面具用的就是嫫母的遗像。

虽然如此,嫫母的品行却也得到了史学家们的诸多称赞。《吕氏春秋》里说"嫫母执乎黄帝。黄帝曰:厉汝德而弗忘,与汝正而弗衰,虽恶何伤"。嫫母会借黄帝的话告诫长相自卑的女性,"不忘记磨砺你们的道德;不衰退你们内心的纯正。这样做了长得丑又能伤害谁!"


中国古代的四大丑女,一个比一个过得好!

嫫母


钟无艳


钟无艳,又名钟离春、钟无盐。她是齐宣王的妻子。钟无艳的故事最早见于西汉刘向的《列女传》。据说钟无艳是齐国无盐县人,她德才兼备、却容颜丑陋,到了四十岁还没有出嫁。钟无艳额头突出、眼睛下凹、黯淡发干,鼻孔朝天,脖子肥粗,喉结比男人还大,她长了一只大得离谱的脑袋,上下比例失调,她没有头发,接近秃头,皮肤皮肤黑得像漆。就是这样一个女子,眼见国家政治腐败,纲纪不振,全国上下人心惶惶,怨声载道,而冒着杀头的危险,来到都城临淄,面见齐宣王。


传说齐宣王看到钟无艳时,钟无艳举目,张口,挥手,拍着膝盖便高喊"危险"。齐宣王不解,钟无艳便上前解释说:"我的举目,是替大王观察变化的风云;张口,是惩戒大王不听劝谏的双耳;挥手为替大王驱赶阿谀奉承的奸佞;拍腿,则是要摘除大王用以享乐的宫殿。民女不才,但却明白'君有诤臣,不亡其国,父有诤子,不亡其家'的道理。大王沉湎酒色,不理朝政,兴修宫殿导致国库空虚,而周边的敌人虎视眈眈,如此如何抵御他们?"齐宣王闻言,大梦初醒,将钟无艳视为"镜子",为了表明自己痛改前非,他还立了钟无艳为王后。


中国古代的四大丑女,一个比一个过得好!

钟无艳


孟光


传说孟光长得肥胖,肤色黝黑,但力气极大,能力举石臼,年到三十还没有出嫁。孟光的父母询问孟光的意愿时,孟光表示非梁鸿不嫁。梁鸿品德高尚,有不少人家敬慕梁鸿的高风亮节,想将女儿嫁给他,梁鸿都谢绝了,但当梁鸿听到孟光的志向后,主动请人去下聘。


孟光在出嫁时,没有准备金银细软,而是带了布衣、麻鞋、和织布的工具。刚过门时,孟光每天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可是梁鸿总对她爱理不理的。于是孟光便问梁鸿:"夫君现在娶了我,为什么又对我不理不睬。"梁鸿说:"我想娶到的是一位可以与我一起凭自己的劳动而生活的女性。而现在你穿着打扮讲究,不是我所希望的样子。"孟光一听,十分欣慰:"我这样穿着打扮就是故意考察夫君的志向啊!"之后,孟光换上布衣,在梁鸿面前操持起家务来。男耕女织,过着清贫而和谐的生活。


孟光在梁鸿跟前从不仰视,总是把装满食物的托盘高举到眉毛处,恭敬的侍奉梁鸿,"举案齐眉"也成为了后世夫妻和睦的代名词。


中国古代的四大丑女,一个比一个过得好!

孟光


阮氏女


阮氏女是三国时期曹魏名士许允的妻子阮氏,历史上并没有记载她叫什么名字。传说阮氏女和许允的洞房花烛夜,许允发现阮家女相貌极丑,被吓得跑出了新房,从此不肯再进。后来,许允的朋友桓范对他说:"阮家既然嫁丑女于你,肯定是有原因的,你得观察一下她。"许允听了桓范的话, 再次跨进了新房。但他一见妻子的容貌又要往外跑,阮氏女一把抓住他,许允一边挣扎一边问:"妇有'四德'你符合几条?"阮氏女回答说:"我所缺的仅有美丽的容貌。但读书人所有的'百行'您又占据了多少?"许允说:"我百行俱备。"阮氏女会怼说:"百行德为首,您好色不好德,怎能说俱备呢?"许允哑口无言。从此夫妻相敬相爱,感情和谐。


后来,许允被司马师杀害,阮氏女带着许允的两个儿子们搬到许允的墓所旁边。司马师派钟会前去打探,并告知钟会:如果许允的儿子才干赶得上许允,就抓起来。阮氏女则告诫两个孩子:你们可以敞开胸怀同钟会交流,但是不能太悲伤,钟会不说话你们也不要说话,也不要问太多朝中的事。儿子们以母亲的教诲接待钟会,钟会如实禀告给司马师,于是许允的两个儿子得以活命。


中国古代的四大丑女,一个比一个过得好!

阮氏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