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七朝元老郭子儀,是如何利用老子哲學,富貴壽考的?

郭子儀,是道道地地,經過考試錄取的武舉異等出身,歷任軍職,到了唐玄宗(明皇)天寶十四年,安祿山造反,才開始詔命他為衛尉卿、靈武郡太守、克朔方節度使,屢戰有功。當唐明皇倉皇入蜀,皇太子李亨在靈武即位,後來稱號唐肅宗,拜郭子儀為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仍總節度使的職權。

南懷瑾:七朝元老郭子儀,是如何利用老子哲學,富貴壽考的?


轉戰兩年之後,郭子儀從帝子出任元帥的廣平王李豫,統率番漢兵將十五萬,收復長安。肅宗曾親自勞軍灞上,並且對他說:“國家再造,卿力也。”但在戰亂還未平靖,到處尚需用兵敉平的時候,恐怕郭子儀、李光弼等功勞太大,難以駕馭,便不立元帥,而派出太監魚朝恩為觀軍容宣慰使來監軍。

南懷瑾:七朝元老郭子儀,是如何利用老子哲學,富貴壽考的?


  一個半男半女的太監,又懂得什麼,但他卻代表了朝廷(政府)和皇帝,處處加以阻撓,動輒掣肘,致使王師雖眾而無統率。在戰場上,各個將領就互相觀望,進退失據。不得已,又詔郭子儀為東畿山南東道河南諸道行營元帥,魚朝恩因此更加忌妒,密告郭子儀許多不是,因此又詔郭子儀交卸兵權,迴歸京師。郭子儀接到命令,不顧將士的反對,瞞過部下,獨自溜走,奉命回京閒居,一點也沒有怨尤的表示。

南懷瑾:七朝元老郭子儀,是如何利用老子哲學,富貴壽考的?


 

  接著,史思明再陷河洛,西戎又逼據首都,經朝廷(政府)的公認,認為郭子儀有功於國家,現在大亂未靖,不應該讓他閒居散地。肅宗才有所感悟,不得已,詔他為諸道兵馬都統,後來又賜爵為汾陽王。可是這時候的唐肅宗已經病得快死了,一般臣子都無法見到。郭子儀便再三請求說:“老臣受命,將死於外,不見陛下,目不瞑。”因此才得引見於內寢,此時肅宗親自對郭子儀說:河東的事,完全委託你了!

南懷瑾:七朝元老郭子儀,是如何利用老子哲學,富貴壽考的?


  肅宗死後,當時和郭子儀並肩作戰、收復兩京的廣平王李豫繼位,後來稱號為唐代宗。又因親信程元振的讒言,暗忌宿將功大難制,罷免了郭子儀的一切兵權職務,只派他為監督修造肅宗墳墓的山陵使而已。郭子儀愈看愈不對,一面盡力修築好肅宗的陵寢——墳墓,一面把肅宗當時所賜給他的詔書敕命千餘篇(當然包括機密不可外洩的文件),統統都繳還上去,才使代宗有所感悟,心生慚愧,自詔說:“朕不德,治大臣憂,朕甚自愧,自今公毋疑。”

南懷瑾:七朝元老郭子儀,是如何利用老子哲學,富貴壽考的?


  跟著,梁崇義竊據襄州,叛將僕固懷恩屯汾州,暗中約召回紇、吐蕃寇河西、踐涇州、犯奉天、武功。代宗也同他的祖父唐明皇一樣,離京避難到陝州。不得已,又匆匆忙忙拜郭子儀為關內副元帥,坐鎮咸陽。這個時候,郭子儀因罷官回京以後,平常所帶的將士,都已離散,身邊只有老部下數十個騎士。他一接到詔命,只好臨時湊合出發,藉民兵來補充隊伍,一路南下,收集逃兵敗將,加以整編,到了武關,又收編駐關防的部隊,湊了幾千人。後來總算碰到舊日的部將張知節來迎接他,才在洛南擴大閱兵,屯於商丘。因此,又是軍威大震,使得吐蕃夜潰遁去,再次收復兩京。

南懷瑾:七朝元老郭子儀,是如何利用老子哲學,富貴壽考的?


  大概介紹了郭子儀個人歷史的幾個重點,就可以看出他的立身處世,真正做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不怨天,不尤人的風格。他帶兵素來以寬厚著稱,對人也很忠耍在戰場上,沉著而有謀略,而且很勇敢。朝廷(政府)需要他時,一接到命令,不顧一切,馬上行動。等到上面懷疑他,要罷免他時,也是不顧一切,馬上就回家吃老米飯。所以屢黜屢起,國家不能不有他。像郭子儀這樣作為,處處合於老子的“衝而用之或不盈”的大經大法。無怪其生前享有令名,死後成為歷史上“富貴壽考”四字俱全的絕少數名臣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