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科学的审美观:03审美科学通俗超话——基本概念


塑造科学的审美观:03审美科学通俗超话——基本概念


一、审美对象及其真度

审美对象(X),不论是天然的,或是人工化的,以及纯粹是人的创造物,我们都设定它是真的条件(A)和假的条件(A^,读作“对A”)的对立统一体。

绝对真的对象和绝对假的对象则是审美客体的对立两极存在,真的条件和假的条件等同时,则为审美客体的中介极态。审美对象则是介于绝对真的客体与绝对假的客体之间的,真假条件互相转化的、对立统一的客体。

定义对“真的条件”的定性定量的语言描述的集合为n(A),“假的条件”的定性定量的语言描述的集合为n(A^),则对审美对象的定性定量的审美语言描述的集合就被定义为:n(X)= n(A)+ n(A^)。

而“真的条件”在审美对象所有内外条件中所占的比例:

n(A)/n(X),就能客观地反映审美对象从属于真的程度,简称真度F(X),即审美对象的真度为:F(X)= n(A)/n(X)。定义域为区间[-1,1],值域则为以基础语言变量如真假等为元辞的语言辞集。


塑造科学的审美观:03审美科学通俗超话——基本概念


问:什么是真的条件呢?

答:这里的“真的条件”与形式逻辑上讲的“真假”是由本质区别的。首先,它是相对人而言的,自然事物本身无所谓真假,但人所创造的文学艺术品有真假。

其次,真的条件是从假的条件的对立中得到定性的,而且真假条件无不处在相互的转化变动中。

再次,真的条件也随本身及其所处背景的时空变换而变化,这就决定了真的条件是多种多样的、千姿百态的,正所谓“美人不同面,佳人不同体”,大可不必“千人一个明星脸”。


塑造科学的审美观:03审美科学通俗超话——基本概念


另外,对天然的事物而言,真的条件会表现出一些对称、和谐和节奏等不变的形式,并与事物本质中的进步发展的方面相关互系。

问:为什么非要用符号表达?

答:文中所用符号表达,并没有超过高中数学的难度,而且文中文字表达与所用符号表达是等同的,不看符号也不影响阅读理解。

重要的是作为科学的显著特征是必须有科学假设,以及符号化的定性定量模型,是可以进行实验证实的理论。所以,必须用等同的符号表达来弥补纯语言表达的模糊性等不足。

1、齐甲斌著:《零守恒终极猜想--辩证逻辑学及统一时空理论》,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