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经典招式:“斜行”的练习及实战用法

斜行是很多拳种都作为基本功练习的重点势子,例如:十路少林拳中的“斜行”(图1)、六步架大洪拳中的“十字捶”(图2)、八极拳中的“斜插拗步呈刚强”(图3)、长拳中的“拗弓步搂手冲拳”(图4)、陈式太极拳中的“掛步斜行”(图5)、杨式太极拳中的“搂膝拗步”(图6)等,这些动作都是同类的“斜行”动作。

它们有些地方虽然有异,但有其共同点。一是练法基本上相同;二是要领要求基本相同;三是步型相同,都是“描弓步”。所谓拗弓步,就是上肢动作与下肢动作不顺的弓步。一般是左腿在前的弓步,右手在前;右腿在前的弓步,左手在前。因而这个动作做起来就会感到特别别扭,往往打不顺劲,动作也很难符合规格要求。所以很多拳种都将“斜行”这个动作作为基本功进行重点练习。


二、斜行的规格要求

两脚平行,两脚间横间距离15~20厘米,前腿屈膝半蹲,大腿与小腿夹角略大于90°;大腿接近水平,膝盖不冲出脚尖;后腿挺膝蹬直,后腿与地平面夹角约45°。身体重心落于两脚间平面中点,上体稍向前倾,头顶垂线落在前脚跟上,头颈、上体与后腿在一条斜线上;上体胸部转向前腿外侧方向,两臂是后撑成一条线,收腹敛臀、立腰吊裆、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塌腕展指,头项上领,鼻尖,手尖、脚尖三尖相照。

三、斜行的练习方法

(一)并步直立

两脚并拢,两腿自然直立,身体正直,两臂自然垂于两腿外侧,掌指尖向下,掌心均向里,目视正前方(图8)。

(二)左上步提抱掌

左脚前上一步,屈膝半蹲,右腿挺膝蹬直,成为左弓步,随之身体左转,两掌屈肘上提于胸前,相互交叉,左掌在里,右掌在外,掌心均向里,拇指侧均向上,目视左前方(图9)。

(三)拗弓步双撑掌

两脚蹬地发力,步型不变,拧腰继续向左转体,随上体左转,两掌由胸前同时前后撑推,右掌向前直臂平肩立掌推出,掌心向前,掌指尖向上,左掌向后直臂平肩立掌推出,掌心向后,掌指尖向上,两臂成为一条直线,目视右掌前方(图10)。


七、错误的纠正方法

(一)注意两脚脚尖微微内扣,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多注意直至定型,养成习惯。

(二)上步时要注意向前外侧上步,不要向正前或前内侧上步,这样就可留出横间距离。

(三)后脚脚跟尽量用力后蹬,使全脚掌着地,则可避免后脚跟抬起。

(四)后腿要尽量挺膝,用力后蹬,这样后腿就不弯曲或下跪了。

(五)身体重心落在两腿连线的中点上,身体重心不过于前移,前膝关节就不会超出前脚尖了。

(六)腰与胯要尽量向后腿方向扭转,注意向下坐胯,髋关节就不会上突了。

(七)注意上体稍向前倾,使上体与后腿成一条斜线,后腿与上体不留有夹角,这样上体就不会过于竖直,而影响腿部劲力向上传递。

(八)两掌外撑时,要尽量肩与臂在一条直线上,称之顺肩,肩与臂不留夹角;同时还应注意两肩下沉,使两肩能呈显出肩窝。这样做久了自然就可达到要求。

(九)两臂前后推撑时,胸部要尽量向外扩张,这样长期坚持,两臂自然就会做到在一条直线上了。

(十)平时注意头项上领,百会穴向上顶悬,这样时间长了,成为习惯,自然就不会歪头别颈了!

八、斜行的实战用法

斜行动作运动轨迹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在每一个点上就是一个招势,每个招势的方法都是一种技击,再加上左右势及与对方的距离、所处的角度、出招的时机不同,就有不同的打法,因而斜行的技击技术是招法无穷,千变万化、内容丰富、招法多变、技击实用。因篇幅所限,不能一一列出,现仅将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几个招法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一)里拍防斜行推胸当对方前上右脚一步,成为右弓步,同时用右冲拳向我胸部击打而来时,我左脚前上一步,于对方右脚外侧方成为左弓步,同时,用左掌顺其来拳向右后拍其来拳之肘部,防开其来拳(图24)。当对方感觉右拳失效,回抽右拳时,我借其回抽拳之机,上体左转,同时用右掌向对方胸部推击(图25),将对方推出。

要点:上步要及时,左掌横抽其来拳之肘要顺其来劲横向用力,以横破直,右掌推击对方胸部时要两脚蹬地发力,推击劲力顺达,快速有力,力达右掌。

(二)外拨防斜行推胸

当对方前上右脚一步,成为右弓步,同时用右冲拳向我胸部击打而来时,我左脚前上一步,于对方右脚外侧方成为左弓步,上体左转,同时,用左掌顺其来拳之劲向左后横拨对方来拳,防开其来拳的击打(图26)。接着,我上体继续左转的同时,右掌向前推击对方胸部,使对方胸部受伤(图27)。

要点:上步要及时,左掌外拨其来拳要顺其拳来劲向左后拨捋,以横破直,使对方来拳失去攻击目标和效果;右掌推其胸部要快速有力,劲力顺畅,达于右掌。


(各位爱好者,您们好!本账号将向大家呈现各类搏击、功夫、散打、武术等文字、图片、视频资料以及国内外搏击、散打等赛事新闻、评论。欢迎关注本账号!请点击右上方“关注”!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