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目专家:4 个生活细节判断宝宝视力好不好,来对照看看

明目专家视力矫正中心

防控导师

心不能太大,这些征兆一定要留意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近视是「忽然之间」形成的,其实不然。如果细心观察,孩子的日常行为,其实可以暴露出一些问题。


1. 眯缝着小眼看电视

孩子眯着眼睛,其实是为了让瞳孔变小,增强聚光,帮助自己看清东西。但是,不断眯眼让孩子眼周肌肉过度紧张,很容易变得又酸又痛

明目专家:4 个生活细节判断宝宝视力好不好,来对照看看


2. 学习的时候老是都坐不住

孩子看书学习时,经常注意力不集中。妈妈要仔细辨别,是因为孩子调皮?抗拒学习?还是因为用眼疲劳,让孩子感到不适?


特别是当孩子不愿意或者无法准确表达时,妈妈们可千万不能一味觉得「这孩子真不听话,不好好学习」。

明目专家:4 个生活细节判断宝宝视力好不好,来对照看看

明目专家:4 个生活细节判断宝宝视力好不好,来对照看看


3. 非得凑到跟前看东西


孩子看东西时,总是凑得很近,恨不得把脸贴上去。读书写字时,常常抱怨光线太暗,看着看着头就越埋越低。

这样的情况,需要考虑到孩子是不是近视了。

明目专家:4 个生活细节判断宝宝视力好不好,来对照看看

明目专家:4 个生活细节判断宝宝视力好不好,来对照看看


4. 干嘛总是歪着脑袋

觉得歪脖子很萌?开什么玩笑......


一些患有早期近视的儿童,很喜欢歪着头看东西。这是因为歪着头时,散射光线对视力的影响较小,看东西看得更清楚。

明目专家:4 个生活细节判断宝宝视力好不好,来对照看看

明目专家:4 个生活细节判断宝宝视力好不好,来对照看看


好好的孩子,怎么就近视了呢


导致近视的原因很复杂,最主要的有三个因素:


1

遗传因素:这事儿真得怨爹娘

据调查,爸妈都是近视、有一个人是近视、两人都不是近视,这三种情况下,孩子近视的发生率的比例大约是 6:3:1。同时,如果爸妈都在 600 度以上,孩子就更容易发生近视了。


明目专家:4 个生活细节判断宝宝视力好不好,来对照看看

2

视觉环境:环境很重要

太亮、太暗、炫光、反光的周围环境,其实对眼睛有很大影响。举几个常见的例子:灯光不够明亮的写字桌,忽明忽暗不断晃动的公交车,反射不均匀的黑板,过亮的教室墙壁。孩子长时间呆在这样的环境中,费力地看东西,会引起视觉疲劳,增加近视的风险。


明目专家:4 个生活细节判断宝宝视力好不好,来对照看看

3

用眼习惯:电子设备玩太多

除了看书写作业,孩子们常常拿到手机、平板就不肯放下。长时间、近距离地盯着电子设备的屏幕,会对孩子的眼睛造成很大伤害。

明目专家:4 个生活细节判断宝宝视力好不好,来对照看看


儿童近视,「防」比「治」重要


一般来说,孩子 3 岁左右就可以开始到专业的视力矫正机构检查视力。妈妈们可以对照上面说到的三个因素,看看孩子占了几条。


如果觉得孩子的近视的可能性挺大,那么最好每年进行两次以上的全面眼部检查


同时,妈妈们可以自己建立孩子的视力小档案,持续记录每次检查的结果。一旦孩子眼部出现问题,有这样的系统档案在手,可以配合专业理疗师有效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视力是随着年龄增长的,不能用大人的正常视力作为判断标准。


对于孩子来说,2 岁时的正常视力为 0.4~0.5,之后每年增加 0.1~0.2,等孩子到 5 岁时,视力应为 1.0 以上。


明目专家:4 个生活细节判断宝宝视力好不好,来对照看看

明目专家:4 个生活细节判断宝宝视力好不好,来对照看看


最后,跟大家分享几个育儿小技巧:


  • 给 iPad、手机设置密码。美国儿科学会建议:不让一岁半以下的宝宝接触电子产品;2~5 岁每天不超过 1 小时;对 5 岁以上的孩子同样要严格控制时间
  • 以身作则,爸爸妈妈都要做好榜样,减少在孩子面前玩手机的时间;
  • 引导孩子发掘有趣的事物,将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感兴趣的事情上;
  • 多陪伴孩子,跟他们一起玩耍、讲故事玩游戏,加强情感交流;
  • 经常到户外活动,争取一天累积 2 个小时。在促进血液循环的同时,眼睛会有更多的远眺时间,可以充分地放松眼部肌肉神经,起到保护视力的作用。


妈妈们赶紧行动起来

保护眼睛,从小做起

让每个孩子都能看到

「原汁原味」的美丽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